每次去医院,几乎都会得到一张医生开的“处方”。

简单来说,“处方”就是告诉你要吃什么药、一天吃几次、每次吃多少等等。

近几个月,不少地方开始探索“疫苗处方”,并有了一些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苗处方?是什么东东?

我们知道,孩子打疫苗,到了年龄,去门诊打就行了,不需要“处方”。

而成年人打疫苗,也是“我选择,我要打”,直接去门诊,也不需要“处方”。

那“疫苗处方”是什么?

疫苗处方,是由全科医生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开具的包含疫苗接种信息的处方,用于推荐或指导患者接种特定疫苗。

和业内几位老师讨论了一下,总体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可以:

1. 促进“医防融合”

通过“疫苗处方”,理论上,临床医生可以在“治病”的同时,主动加上“防病”内容,实现了“预防+治疗”的双重效果。

毕竟,对于患者来说,临床医生的1句话、1个观点(不论对不对)可抵10篇科普文章,以及100句公卫医生的好言相劝:我一个朋友是医生,他说………

2. 提高疫苗接种率

确实,这件事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部分成人疫苗的接种率。

比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乙肝疫苗、破伤风疫苗等。

3. 提升公众健康意识

根据健康状况和需求,临床医生提出个性化的疫苗接种建议,这会让很多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病、肾病、免疫性疾病等)“耳目一新”,提高老百姓对疫苗重要性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仔细想了一下,要真正全面实施起来,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包括:

1. 针对人群较为局限

“疫苗处方”其实主要针对的是成年人(甚至仅为老年人)。儿童正常接种疫苗即可,基本不需要额外的“疫苗处方”。

2. 涉及疫苗可能有限

主要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些疫苗。而甲肝、水痘、麻腮风、流脑、霍乱等其他诸多疫苗,可能想到或想打的人不多。

3. 接种服务可能不足(第3大问题)

疫苗接种服务的提供主力依然是社区接种门诊。目前,多地接种门诊的成人疫苗接种服务时间十分有限,疫苗储备也十分有限。

一旦此事全面推行,临床医生只需“开处方”,但后续人力、物力、财力和服务压力,还是在公共卫生领域。

4. 患者接受度可能不高(第2大问题)

平时,你拿到一张“药品处方”,不付钱,不拿药,不吃药,理论上也可以——但毕竟有病在身,几乎很少人会这样做。

从本质上说,“疫苗处方”仅为“健康建议”,约束性或强制性更低。如果患者只吃药,但不去打疫苗,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后果”。

5. 医生认知不足或错误(最大问题)

这点很明显——如果临床医生对疫苗的认知不足甚至错误,可能少开、多开或开错“疫苗处方”。

甚至出现“临床医生和接种门诊医生观点矛盾”的情况。怎么办?

毕竟,以我的标准看,目前任何一个医院,真正懂疫苗的医生不会超过1个;任何一个疾控中心,真正懂疫苗的医生不会超过2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话还是要说回来。

为应对“疫苗处方”这个新工作、新任务、新趋势,不论什么专业的医生,都应该、也需要去主动去学习疫苗知识。

毕竟,要开处方,至少自己得先懂(要不要打/能不能打/怎么打)吧。

这或许,可以以点带面,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一些人的观念。

这或许,才是这项工作最大甚至唯一的意义。

来源:包包聊疫苗

更多板块,静待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文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