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近期写了几篇关于老陈皮的内容,引来不少读者的围观,也有一部分读者分享了自己的买老陈皮经历,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故事,例如下面这个。
市场越难做,高人就越多,这不老李万万想不到的“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就真被商家用在“老陈皮”的营销上了。话说这位读者是跟随朋友去看一款标注“民国十三年”的老陈皮。其外观是用老玻璃瓶装载的,封口用的是油纸,呈现满满的年代感;瓶身上有贴各种标签,来源为卖家自己收回来的老物件。
然后卖家泡了一片,让读者和他朋友品尝了。读者觉得有老陈皮的味道以及回甘,并表示想要购买一些。老李问价格如何?读者说大概几万元一罐,具体还没聊。出于对老李的信任,这位读者想问问老李这款陈皮的年份和品质是否有造假,于是发来了更多细节。以下是老李的观点,仅作参考,如有误判,希望指正!
一百年历史的老陈皮
首先看这老陈皮的外观就不正常。从下面读者发来的图片大概可以知道,这并不是自然陈化的新会陈皮,至于是什么柑皮制作的陈皮,因陈皮已经被熟制过,从痕迹上已经看不出是何种柑橘。再细看部分陈皮的内囊,已经有乌黑发亮的颜色,这些色泽不管陈化时间如何都是不及格的痕迹,或者是受潮后重新烘干处理的结果。
这里老李再补充一点,我国的陈皮种类非常多,各地方的陈皮制法也非常多,我们熟悉的新会陈皮,是用新会茶枝柑的果皮制作而成,即依靠自然晒干后持续陈化三年以上制作出来的陈皮,才称之为新会陈皮。这位读者去鉴赏的这款陈皮,并没标注是新会陈皮,所以其制法如果是工艺处理过,也不是不合理的。
经过“量子检测”的民国十八年老陈皮
其次是颜色不正常。以正常陈化的新会陈皮为例,早期的新会陈皮因为成熟度有差异,特别是二红阶段的“青黄不接”果皮颜色,让陈化的早期会出现深褐色或者青褐色的皮色,特别是陈化期前五年的陈皮,同一批果也会出现明显色差的情况,但随着陈化时间的深入,颜色就会趋向于雷同。
陈化的本质就是果皮中的挥发油,经过缓慢氧化后转化为黄酮类物质,所以陈化时间不久远的陈皮,特别是三年到五年之间的陈皮,其外表皮会出现渗油的情况,即看起来抹了一层油的即视感,这是因为陈化过程中,柑皮干燥后挥发油渗出的结果,如果是挥发油含量高的青皮,还会出现挥发油渗出凝固的“结霜”现象(常见于小青柑茶的表皮白化结霜)。
经过“量子检测”的民国十八年老陈皮
再者是味道也是不对的。读者朋友说卖家泡了一片给他们品鉴,其味道有“陈香味”和“回甘”。首先说说陈香味。老陈皮特别是十年以前的陈皮,不管是不是新会陈皮还是其他品类的陈皮,其香味都是呈现出樟香或药香味,在老陈皮的风味上看,新会陈皮因为挥发油含量比较多,其陈化后会出现复合型的香味,这是其他柑橘皮所没有的特征,特别是老陈皮上,其味道会呈现复合型的陈香味。
读者说的陈香,老李认为在每个人主观判断上看都有味道的差异,所以不能直接判断,而真正的问题出在“回甘”这里。所谓的“回甘”,一般是指茶叶因为茶多酚、氨基酸、糖分、碳水化合物等在口腔中反应后产生有清甜的味道,那么新会陈皮有没有回甘呢?
有的,但仅限于一定年份的陈皮,因其中有果糖,在陈化后容易产生回甘的清甜。随着陈化时间的加深,果糖的转化和消耗也会殆尽,所以老陈皮是不可能存在“回甘”的口感,或者仅剩下非常弱的果糖,因此读者说这款民国老陈皮有“回甘”,基本说明了大概率就是工艺造旧的果皮。
读者朋友正在体验“量子检测仪”检测老陈皮的场景,上面显示陈皮“1922年产”
那么目前是否有什么技术可以检验“年份”或者“成分”呢?上述量子检测仪器是否可以检测出来呢?
根据读者朋友发来的仪器运作视频(为了保护读者的隐私,老李就不分享该视频),大概就是上图的一个多按钮的仪器(有点像调音台),当陈皮放置在上面时,操作者用鼠标在屏幕上点选对应需要检测的项目,仪器就会发出“滴滴,滴滴,滴滴滴,滴”等有规律的声音,而操作者根据这些声音的节奏用手去点击一个按钮,每当按钮被点击时,屏幕上的数字就会出现变化,视频最后屏幕上出现“1”以及“1922”等等数字。
根据视频中检测者点选的测试项目来看,就包含了是否含有“有害化学成分”、“陈皮年份”等,然后操作者一边点仪器的按键,一边看屏幕上的数值,最后数字停留在某个位置,操作者就会解析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
“我们通过检测结果,可以知道这个陈皮是‘0化学添加’,而且是1922年的陈皮。”视频最后,操作者如是说。
抛开这个“量子检测仪”准不准的事实不谈,我们先来看看目前主流的检测手段,主要分为“化学层面”和“物理层面”两种。
化学层面的检测,即是把陈皮样品进行成分提取后,分别得出其成分(有益或者有害的成分以及含量),这也是目前主流检测的手段;在物理层面的检测,目前有太赫兹电磁波频率检测、光谱仪检测等手段。
某商家的“1995年陈皮检查报告”
某商家的“1995年陈皮检查报告”
化学层面的检测,只能测出来化学成分以及含量,是无法测出真伪和年份;物理层面的检测,理论上依靠参照物的对比(检测多个老陈皮后获得老陈皮的数据,再检测样品后跟老陈皮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观察的结果上参照老陈皮进而得出大约年份和产地,这在逻辑上是行得通的,但却高度依赖数据样本库的准确性。
综合来说,目前是没有任何技术能100%精准检测出某款陈皮的“年份”和“产地”,只能在化学层面上检测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规范等。
以上再看这位卖家用“量子检测仪”来赋能自己的老陈皮,起码在当前科学技术层面是行不通的,如果其量子技术能如此应用,那么卖这个机器,岂不是比卖陈皮更值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