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相继出现过数百位皇后,从吕雉到婉容,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并且影响了历史进程。她们中间,有的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德才兼备、和蔼可亲……,也有的狂妄自大、厚颜无耻、尖酸刻薄、篡权乱政……。
婉容
今天,文史不假为您讲述历史,走进末代皇后婉容的悲剧人生。她不仅出身高贵,不仅姿色过人,而且知书识礼,而且性情温柔,可惜却难逃“命途多舛”这四个字。
为了杜绝无休无止的抄袭和复制,本人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水印实属无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同时声明,原创文章只发表于百家号和头条号,其余任何第三方平台均属于是无耻剽窃。
1912年2月12日,面对袁世凯的软硬兼施,隆裕太后被迫偕宣统皇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标志着已经存续276年的满清王朝就此终结。根据《清史稿》记载,溥仪的第一份退位诏书大致内容如下:
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虽然清帝溥仪退位了,虽然封建帝制结束了,但中国并没有迎来真正的和平与民主局面。相反,随着各路军阀羽翼渐丰,随着各派势力争权夺利,社会变得更加纷繁混乱,百姓变得更加穷困潦倒,否则民国也不会被评价为“极少数人的盛世和大多数人的荒年”。
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成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甚至还派出专使团迎接南下赴任。不过,他却通过一连串的阴谋诡计策动北洋军“叛乱”,终于逼迫革命派让步并同意自己在北京就职,从而彻底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袁世凯很快就卸下了自己的伪装,开始实施一系列的倒行逆施之举。而且,他还在1915年12月将“中华民国”改成“中华帝国”,终于引起了北洋集团的内讧和革命派的反抗,在四面楚歌和举国唾骂中病逝。
袁世凯死后,由于北洋集团内部缺乏一个新的领军人物,很快便四分五裂成多个派系,相互之间争斗不止。其中,主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和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为主,其余小的势力暂且不提。
在军阀混战时期,虽然皖系、直系和奉系相继控制北京政权,但谁也没有赖账,继续执行着袁世凯签订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因此,满清皇室退位后虽然没有任何的实权,但待在紫禁城内倒也吃喝不愁。
1917年3月,北洋政府在国务总理段祺瑞的主导下突然照会德国,宣布两国即日起断交并且加入协约国参战。此举,无疑引起了美国的警觉,担心日本会趁机攫取在华的更多利益,于是支持总统黎元洪进行抵制,从而引发了“府院之争”。
1917年6月,辫帅张勋假意调停“府院之争”,率领自己的数千辫子军进入北京城,一举就控制了政权。之后,他不仅赶跑了黎元洪和段祺瑞,而且还进入紫禁城拥护溥仪重新登基并恢复了“宣统”的年号。
不过,面对举国的声讨,“张勋复辟”的闹剧只上演了仅仅12天的时间便草草落幕了。之后,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自居,他不仅解散了国会,而且还废除了《临时约法》。
革命党人为了维护《临时约法》,为了恢复国会,联合南方军阀共同发起了护法战争,也称为“三次革命”。不过,由于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最终导致了失败的结局,国家陷入到连绵不断的战端祸乱之中。
到了1922年时,溥仪即将年满十六岁,按祖制应该是大婚和亲政的年龄。可是,满清的遗老遗少们再也无法帮助他实施亲政,可为了挽回些许的颜面,还是准备举行一次隆重的选秀活动和大婚仪式。
选秀制度在顺治年间初定,历经康熙朝、雍正朝和乾隆朝的多次修改后成为定制,后宫女子都是由此途径选拔。挑选秀女的范围全部来源于“八旗”,包括满八旗、汉八旗和蒙八旗的适龄女子,通常在十三岁至十七岁之间。
选秀期间,秀女们需提前抵达神武门外,然后由太监和宫女引到顺贞门前集齐。之后,按照“先满、次蒙、后汉”的顺序,备选女子依次接受皇帝和皇后的遴选,入选的秀女还要定期进行复看,最终合格后才能留在宫中。
1921年底,由于溥仪早已经退位多年,像其他历代清帝那样大张旗鼓和铺天盖地选秀女显然不太现实,也不太可能。于是,深受西方新思想影响的他,决定所有待选秀女都不必本人亲至,只需要将相片和资料送入宫中即可,像《甄嬛传》那样大规模的选秀场面是看不到了。
得知溥仪要选皇后,整个民国都彻底轰动了。除了满清的遗老遗少们踊跃参加外,就连各地的军阀们都蠢蠢欲动,包括徐世昌、张作霖和张勋等人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入宫。
文绣
在众多的秀女中间,最终有两个人脱颖而出,一个是额尔德特·文绣,另一个是郭布罗·婉容。通过现代审美标准来看,后者的相貌和身材都完胜前者,可溥仪最初却选择了前者作为皇后。
溥仪的选择,立即就遭到了皇室长辈们的一致反对,尤其以端康皇贵太妃反对的最为坚决,认为文绣出身不高和相貌丑陋。她原本是光绪皇帝的瑾妃,是珍妃的亲姐姐,在隆裕太后过世后成为紫禁城内的地位最尊者。
无奈之下,缺乏主见的溥仪只能做出妥协,将婉容变成了皇后,而将文绣变成了皇妃。就这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横空出世”了。
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946年6月),字慕鸿,号植莲,出身于满洲上三旗的正白旗,中国的末代皇后。其名“婉容”二字,取自曹植《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是一位颇具争议和流量的历史人物。
婉容出生于郭布罗家族,高祖阿尔景是咸丰年间的副都统,并且凭借军功受封为武显将军和建威将军。祖父长顺是三朝元老,先后辅佐了咸丰、同治和光绪三位帝王,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的得力干将。父亲荣源是宣统朝的内务大臣,极力主张“开眼看世界”,安排女儿接受了传统教育和西式教育。
得知婉容被钦定为溥仪的皇后,曾为内务大臣的郭布罗·荣源简直是欣喜若狂,毕竟这算光宗耀祖的喜事。根据《清史稿》的记载,册封皇后是国家的大事,必须先由翰林院撰写册文和宝文,接着由礼部铸造金册和金宝,然后派遣重臣持节去纳彩订婚,最后在皇帝祭告天地和祖宗后才能择期迎娶。
婚事定下后,郭布罗·荣源立即安排女儿进行岗前培训,力求一举一动和一颦一笑都能符合朝廷规制和宫廷礼仪。而且,据传他为婉容准备的凤冠就高达二十万两黄金,实在是令人咂舌。
婉容自幼养尊处优惯了,面对繁琐和复杂的宫廷礼仪培训终于有些吃不消。身在紫禁城的溥仪听闻自己未婚妻身体不适,就打电话过来问候,还跟青年男女谈恋爱那样“煲起了电话粥”。甚至于,他还安排宫中的太监前往郭布罗·荣源的府邸去送信:
慕鸿女士,听说近日演礼得十分劳苦,我很抱歉!要知道,这并非我的本意。希望慕鸿能像对待朋友一样对我。午安!
婉容着皇后盛装
根据祖制,皇帝大婚之日,内务府会派出正、副使持节去皇后娘家的府邸行册封之礼,然后奉迎回宫。在仪仗队的导引下,凤舆载后进入午门,经太和门、中左门、后左门和乾清门后抵达乾清宫的玉阶下,由太监和宫女搀扶通过交泰殿后进入洞房,等候吉时与皇帝进合卺宴并行台卺礼。
显而易见,这是非常繁琐和复杂的一套流程,清帝退位后已经断难实现。不过,经满清皇室和民国政府交涉,时任大总统的徐世昌还是给予了充分支持,在维持秩序和开放城门等方面“开绿灯”。
1922年11月30日,筹备多日的帝后大婚终于开始了。气势恢宏的皇家仪仗队浩浩荡荡来到郭布罗·荣源的府邸,婉容按照皇家礼仪着皇后服饰跪接金册,一字不差地背出了那句台词:
臣妾郭布罗氏叩谢皇上天恩,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登舆后,由衡水等八名御前侍卫手执藏香在前引导,仍由载振骑马率领原班仪仗穿行北京城,民国政府特许经东华门进入紫禁城。抵达乾清宫后,婉容在众人的簇拥下跨过火盆和马鞍终于来到洞房,婚礼第一天的主要仪礼就算是结束了。
大婚的当晚,心情忐忑不安的婉容按照规制等候皇帝和她洞房花烛,终于等到了姗姗来迟的溥仪。可是,他进来后只是略微坐了一会儿就径直离开,没有圆房就返回了养心殿。据《我的前半生》记载:
新娘子坐在炕上,低着头,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只觉着眼前一片红:红帐子、红褥子、红衣……好像一摊融化了的红蜡烛。我感到很不自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觉得还是养心殿好,便开门出来了。
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溥仪在结婚当天的确前往了洞房,但并没有圆房,只是看了看新婚妻子而已。只不过,婉容当时并没有多想,只是以为他略显紧张而已。
原来,溥仪登基时尚不满三岁,离开亲生父母后孤独地成长在紫禁城内,身边只有一些太监和宫女相伴。十岁左右,他便在似懂非懂之下初尝禁果,久而久之终于搞坏了自己的身体。据《我的前半生》中这样回忆:
新婚的这天,我感觉不到这是一种需要。婚后,我和婉容的生活也不正常,至于文绣和伪满时另娶的两个妻子,更纯粹是摆设,这四个妻子全都过着守活寡的日子。
溥仪连续多日的诸多反常举动,终于令婉容和文绣都得知了真相,只能无奈地选择接受无性婚姻。好在,他们三人都接受过良好的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琴棋书画和天文地理都涉猎广泛,以此作为调剂感情的润滑剂。
溥仪、婉容和文绣除了一起读书、绘画、聊天和拍照以外,还经常骑自行车在紫禁城内闲逛。为了骑行能够畅通无阻,还下令锯断了许多的门槛,反正端康皇贵太妃过世后已经无人可以约束他。
婉容经常教溥仪学英语和吃西餐,就像是一股新鲜血液注入了他的身体,给死气沉沉的紫禁城也带来了久违的活力。基本上,他们的新婚生活虽然谈不上圆满,但最起码还算融洽。
孙耀庭
好景不长,溥仪和婉容的恩爱日子没过一年就戛然而止了。根据太监孙耀庭回忆,皇后的脾气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柔情似水,经常都会发脾气,甚至当着皇帝的面都毫不避讳。
为了打发无聊的生活,为了排解心中的忧愁,婉容竟然迷上了当时刚刚流行起来的香烟,溥仪多次劝说都无济于事。烟瘾渐渐加重,她甚至还开始偷偷吸食鸦片,借此麻痹自己的内心。
尽管帝后之间有了裂痕,但紫禁城内还算是平静,最起码表面上平静。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终于打破了这种“平静”!
1924年9月,随着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将领冯玉祥被任命为第三军司令北出迎战。结果,他在张作霖的拉拢下突然率部返回北京并囚禁了总统曹锟,史称“北京政变”。
掌控北京政权后,冯玉祥立即推翻了袁世凯和北洋政府的一系列内外政策,还废除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之后,他派鹿钟麟带兵进入紫禁城,限期要求满清皇室迁出皇宫。
溥仪被迫交出了“皇帝之宝”和“宣统之宝”这两颗大印,带着皇后婉容和皇妃文绣等人住进了生父醇亲王载沣的府邸。不过,父子之间在很多问题上都矛盾重重,经常都会发生激烈的争执。
1925年2月,溥仪不愿像父亲载沣那样无所事事,索性带着皇后和皇妃搬到了位于天津的静园居住。婉容长年在天津生活和学习,对那里非常的熟悉,于是整日带着他外出散心,过了一段安逸自在的生活。
期间,皇妃文绣对溥仪的不满情绪彻底爆发,还上演了一幕轰轰烈烈的“离婚大战”,经报纸披露后搞得沸沸扬扬。一方面,婉容佩服她那样敢作敢为的勇气;另一方面,婉容又缺乏她那样破釜沉舟的胆气。
在天津看起来没心没肺和无欲无求的溥仪,实际上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皇帝梦。特别是,孙殿英假借演习之名悍然对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陵墓进行了疯狂盗掘,而国民政府竟然不了了之,这令他愤怒至极。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并且攻占了中国东北,准备扶持代理人进行间接统治。同年9月30日,日本驻屯军司令官香椎浩平安排溥仪会见了关东军派来的上角利一和罗振玉,表明了准备扶持他重新“登基”的态度。
毕竟是数典忘祖和卖国求荣的行径,溥仪对于日本的拉拢有些犹豫,但并没有严词拒绝。为了促使他最终下定决心,土肥原贤二秘密抵达天津进行游说,双方终于“达成共识”。据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
当时,土肥原“诚恳的语调和恭顺的笑容”,完全不容我再用对待罗振玉和上角利一的眼光来对待他。
1931年11月10日夜,溥仪终于在日方的软硬兼施下秘密动身,只身前往东北去“登基复辟”。由于事发仓促,他并没有带婉容一同随行,直到半个月后才由川岛芳子连哄带骗带出关外。
1932年3月,溥仪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伪满洲国,改年号为“大同”,继续册立婉容为皇后。不过,除了日本和萨瓦多尔以外,再没有第三个国家承认它的存在,实在是可笑至极!也可耻至极!
婉容很快就发现,丈夫和自己虽然贵为帝后,但不过就是日本人操控的木偶而已,大事小情都没有自主权。在复辟当天,溥仪准备穿着珍藏已久的龙袍,结果却被告知“满洲帝国”不是“满清帝国”,只能穿上所谓的陆海空大元帅服饰,而她甚至还得穿上和服。根据《我的前半生》这样记载:
经我亲手升起的伪满洲国国旗,像是一块黄色的破补丁,贴在了祖国东北的天空……。
登基以后,溥仪显得“国事繁忙”,每天从早到晚都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求见他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有前朝遗老,有各部总长,有当地绅商。不过,这些人都是礼貌性拜访,从来都不提实质性的事务,或者说提了实质性的事务也是白搭,因为真正掌权的一直都是日本人。
作为政治上的道具和生活中的摆设,婉容变得愈发空虚寂寞,对鸦片的依赖程度也日益严重。加之,她和丈夫溥仪的关系越来越冷淡,甚至连续几日都不会见面,终于开始红杏出墙与人私通。
1935年初,婉容在多次出轨后终于怀孕,一面瞒着溥仪思考对策,一面找来熟识的德国医生进行护理。由于侍卫李体育和她亲热后没有擦干净脸上的口红印,这个丑事终于还是败露了。
为了减轻罪责,可耻的李体育不仅和盘托出自己和婉容的奸情,而且还供出之前的祁继忠也和皇后通奸。得知真相后,溥仪简直气炸了,这可比当年文绣和自己离婚还要丢人。据他在《我的前半生》中记载:
她有了身孕并且将近临产,我才发现了问题。我即愤怒,又不愿让日本人知道,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她身上泄愤,除了把和她有关系或有嫌疑的人一律驱逐外,还决定离婚。但是,当时的关东军不准许,我又不敢冒犯日本人。
盛怒之下,溥仪下令立即处死这对奸夫淫妇。可是,为了顾全自己的尊严,为了维护爱新觉罗的颜面,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谨慎处理。
作为奸夫之一,李体育被遣送回北京并且永远不准入境伪满;作为另一个奸夫,祁继忠在事发时已经被送往日本就读士官学校,自然遭到了开除和遣返。
婉容在产下一个女婴后,随即遭到了软禁,整日都待在昏暗的房间内不得外出,陪伴她的只有鸦片,整个人都变得恍惚和颓废。偶尔清醒的时候,除了大骂父亲荣源,就是大骂丈夫溥仪。据当时的福贵人李玉琴回忆:
我原先头脑中的她不说是如花似玉吧,也是清清秀秀挺好看的。可现在看到的,却是个枯瘦如柴、人不人、鬼不鬼的形象,目光呆滞,脸色清白,穿一件又脏又皱的旧睡衣,由于长时间不洗,也看不出是什么颜色了。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进,反法西斯同盟终于走向了胜利,意大利和德国都相继投降。直到1945年7月,曾经的“轴心国”就只剩下日本还在负隅顽抗,但也只是垂死挣扎而已。
随着杜鲁门、斯大林和丘吉尔(后为艾德礼)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首脑会晤,同盟国最后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史称“波茨坦公告”。几乎与此同时,失去天皇裕仁信任的东条英机宣布辞职,已经老态龙钟的铃木贯太郎接任了首相一职。
作为曾经的海军将领,铃木贯太郎虽然名义上贵为首相,但却只能眼巴巴地看陆军的脸色。在御前会议上,陆相阿南惟畿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等人都明确反对接受《波茨坦宣言》,甚至还鼓噪“一亿玉碎”的疯狂计划。
1945年7月28日,日本铃木贯太郎内阁宣布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拒绝向同盟国投降。8月6日,美国向广岛投放了第一颗原子弹,一举就震惊了世界。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且进入中国东北与关东军交火。
1945年8月15日,随着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了逃避战争审判,溥仪和溥杰抛下婉容、嵯峨浩、李玉琴等人抵达沈阳东塔机场准备飞往日本,却被苏军的空降部队逮捕并且运往西伯利亚关押。
遭到抛弃以后,精神状态已经萎靡到极点的婉容几乎丧失了生存能力,幸亏得到李玉琴和嵯峨浩的照顾。她们在逃亡途中先是被当地的杂牌军抓获,后又被游击队俘虏并关押在通化的一处收容所内。
待查明身份后,李玉琴被遣送回自己的老家,而嵯峨浩也被遣送回日本,只有婉容无处可去。当时,她虽然得到了部队的医治,但精神状态已经接近疯癫,加之毒瘾时常发作,简直是惨不忍睹。
1946年4月,婉容被转至条件更好的延吉监狱看押,可是生命却进入了倒计时。两个月后,她在牢房之内黯然病逝,遂被狱方葬到了延吉的南山上,从此以后尸骨和踪迹都再难找寻。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将溥仪和其他的260多名战犯一并移交给我国政府,转入了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看管。期间,他终于认识到自己在侵华战争中的种种过错和罪责,认真接受思想教育和劳动改造。
1959年12月,溥仪作为第一批特赦的战犯提前获释,回到北京后成为自由公民。经人介绍,他与二婚的李淑贤重新组建了家庭,但二人过得始终都是磕磕绊绊不断。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为尿毒症而在北京逝世,骨灰被安葬于八宝山公墓。到了1995年,被迁葬于清西陵内崇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这里虽然距离伯父光绪皇帝的崇陵后墙只有200米,但却是商业性的公墓。
作为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后,婉容生前享尽了人间富贵,但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也尝尽了人间苦楚,死后甚至尸骨无存。为了寻求归宿,弟弟郭布罗·润麒以衣冠冢的形式将她与溥仪合葬于清西陵外的华龙皇家陵园,谥号为“孝恪愍皇后”。
回顾末代皇后婉容的一生,虽然存在着诸多令人诟病之处,比如贪慕虚荣、自暴自弃、婚内出轨和吸食鸦片等等,但也的确是令人同情和唏嘘。说到底,她也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也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可怜人。
@文史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