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多个关键部门联合召开了会议,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包括住建部发布的最新政策。其中,城中村改造、白名单项目贷款、降首付等政策引起了广泛关注。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住建部的发言总结了本次房地产政策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新增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意图通过改善住房条件来拉动内需;
白名单项目贷款增加至4万亿,强化对未完工项目的信贷支持;
取消限售、限购、限价,放宽普通和非普通住宅标准,降低市场交易门槛;
四降政策:降首付、降存量利率、降换新税赋,试图通过降低购房成本来激活市场;
专项债收存量商品房,地方政府自主决定,企业可以收购存量土地,并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
首先,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可能会在短期内产生一定的消费刺激作用,但这个拉动作用是非常有限且不可持续的。首先,这100万套的改造,面对全国7亿平方米的房产库存,仅靠这区区100万套,根本不足以撼动市场。拿出1万亿资金来“救市”,最终只不过是削减了14%的库存,几乎是杯水车薪。这类改造与经济大局的核心无关,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白名单项目贷款增加至4万亿的措施看似庞大,但实际上已经审批通过的仅有2.23万亿。更关键的是,虽然审批通过了这些贷款,但是否真正能够落地执行仍然是个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只有6000亿,这点新增量与白名单审批的数字完全不匹配。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商业银行的风险与收益并不匹配,许多银行对放贷依然持谨慎态度。在供给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这笔资金更多的是兜底作用,防止房地产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引发金融风险,而非激发市场活力的强心剂。
房地产政策的深层次困境
进一步来看,四降政策(即降首付、降存量利率、降换新税赋)本质上是在鼓励居民加杠杆。问题在于,当前居民的购房意愿和能力都在下降,城中村改造带来的消费增量相较于民众直接获得资金支持,其效果也大打折扣。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稳定房市,但由于供给过剩、人口下降以及居民收入下降的双重压力,政策的实际效果恐怕难以令人乐观。
地方自主决定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的措施同样面临困难。首先,收储价格的确定是个难题,如何在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与市场预期之间找到平衡点?其次,地方政府自身在财政收入急剧下滑的情况下,是否有足够的意愿和能力来推行这些政策?这一点依然存疑。再加上专项债发行难度的提升,政策的执行力恐怕远不如预期。
另外住建部提到“保交楼”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年已续建并交付了246万套烂尾楼,但这能让市场振奋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能。中国境内有高达900万套的烂尾楼,而今年所谓的246万套交付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足三分之一。
政策的有限性与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
从整体来看,当前房地产政策的核心问题在于,它们并未触及经济的根本困境。供给严重过剩、收入和预期下降、人口趋势性下滑,再加上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这些问题远不是短期政策能够解决的。市场期待的不是如何完成烂尾楼,而是如何消化已经建成的商品房库存。但在这方面,住建部的政策似乎刻意回避,未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更重要的是,当前出台的政策仍然像是一个“待办清单”,缺乏清晰的落地细节。在过去类似政策的执行中,往往出现实际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这不仅无法提振市场信心,反而可能进一步增强不确定性。
事实上,市场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小碎步式的改革,而是一场力大势沉的全面变革。
就业市场的寒冬:百万就业危机来袭
与股市齐飞的,还有中国就业市场的寒冬。在过去一年里,500强民营企业裁掉了超过31万个工作岗位,制造业的裁员潮尤为明显。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制造业的萎缩意味着未来数百万就业岗位岌岌可危。而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就业市场的困境无疑让他们前途未卜。一些90后的年轻人甚至将目光投向股市,试图在短期投机中找到机会,但结果却是“以贷炒股”,在几天内损失数十万元的惨剧频频上演。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振兴私营经济”的措施,希望通过法律草案和政策调整来提振市场信心。然而,现实中的经济结构和政策导向问题,远比这些短期措施来得复杂。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政策效果的短暂性显而易见。再加上贸易顺差萎缩、制造业订单急剧减少,未来几个月的出口形势恐怕会进一步恶化,企业倒闭潮和更大规模的失业潮正在暗流涌动。
内外需求的双重困境
9月份的出口增速仅为2.4%,进口增速则更低至0.3%,这些数据清晰地反映出外需和内需的同步萎缩。曾经让中国引以为豪的“世界工厂”地位正在受到挑战,全球产业链的调整与转移,正在悄然削弱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国内消费市场的疲软也让这一经济体缺乏内生增长动力。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如何打破这一困境,恐怕需要的不仅仅是政策上的微调,而是结构性改革的深度推进。
与1990年代日本的“失去的三十年”相比,咱们正处在一个类似的十字路口。外汇储备的流失、股市的波动、就业市场的萎缩以及对外贸易的衰退,所有这些问题都像是多米诺骨牌,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经济体系出现连锁反应。而如果不进行深层次的体制改革,仅靠短期“打补丁”恐怕难以真正解决问题。
对于普通人来说,理性投资,谨慎决策,不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蒙蔽,或许是应对当前不确定性的最佳选择。守住自己的财富与理性,或许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