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井邑无衣冠 : 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

作者:周鼎

出版方:四川人民出版社·壹卷Ye Book

ISBN:978-7-220-13789-1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定价:85.00元

【内容简介】

隋唐之际,士人阶层从乡里关系中脱嵌而出,世代著籍、营葬两京,成为“中央化”的官僚家族。随着乡里语境的消解,在官修史书撰述中,“地方”的历史世界也趋于黯淡。本书活用笔记小说与出土墓志等史料,着力勾勒出如下历史图景:中唐以降,在仕途竞逐与家庭生计的双重压力下,大批士人转而从两京迁徙、侨居地方州县,经营地方重新成为其生活世界的重心。围绕藩镇体制下的资源再分配,侨寓士人与地方人群展开激烈博弈,而唐宋之际的精英转型、乡里秩序重构等历史命题,也可置于这一历史脉络下重新理解。

【作者简介】

周鼎,1987年生,江苏扬州人,201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近年关注石刻文献与地方社会等议题。先后在《中国史研究》《文史哲》《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编辑推荐】

隋唐之际,士人阶层开始了一段“中央化”的转型历程。唐人所谓“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仕家不著籍于乡闾”,“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描述的正是这一时代变局。不过,有迹象表明,传统乡里关系消失后,唐代士人与地方社会仍维系着某种纠葛。

重重掩映之下,唐代地方社会呈现出何种形态?士人究竟在其间扮演了何种角色?所谓“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应置于怎样的历史情境下理解?

本书旨在探究唐代精英在“地方”这一场域下的活动样态,他们的空间迁徙、人际网络、生存策略等,都是作者关心所系;探寻这背后的社会机制与秩序原理,更是贯穿全书的核心问题意识。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乡里与两京之间:唐前期的江南士人家族

第一节 家族、地域与信仰:《魏法师碑》再研究

第二节 溧阳史氏事迹钩沉

第三节 三吴地区的士人与乡里

第二章 “邑客”论:唐后期的侨寓士人及其人际网络

第一节 从“萃处京畿”到“散寓州县”

第二节 侨居的生活世界

第三节 从“江湖”到“庙堂”:精英网络的延展

第三章 走向地方:侨寓士人的仕宦路径

第一节 “两京亲故”与入京求职

第二节 藩镇体制与任职“地方化”

第四章 从乡望到土豪:唐代地方精英的源与流

第一节 唐前期地方精英的形态

第二节 晚唐五代“土豪”论

第五章 “乡吏富家,俯拾青紫”:藩镇体制与地方精英

第一节 地方精英的军将化

第二节 晚唐五代的军职胥吏与基层治理

第三节 晚唐五代的商人、军将与藩镇回图务

第六章 官、客与民:唐后期的地方秩序

第一节 唐后期的客、民关系与地方治理

第二节 邑客、土豪与衣冠户

第七章 唐宋之际的精英转型

第一节 从唐宋精英的地域形态谈起

第二节 侨寓士人的土著化

第三节 土、客精英的社会融合

结 语

附录一 《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录文

附录二 “清流”之外——中晚唐长安的“非士职”官僚及其家族网络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后记】

这本小书脱胎于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初稿完成于2016年初。工作后,诸事丛脞,修改工作迁延再三。在此期间,承仇鹿鸣先生推荐,谭徐锋先生惠允纳入“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有了付梓出版的机会。这促使我收敛起慵懒,抓紧修改成书。

相较学位论文,本书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其中有文字修订,有对篇章结构的改写,对新近研究与新刊史料,也尽可能做了吸收。不过随着思考的深入,我意识到书中有些问题不是文字修补所能弥缝,想利用后记做一点反思。

本书的最初构想萌生于2012年,当时刚步入博士阶段,正在细读中晚唐笔记小说与墓志,徜徉其间,自认为颇有心得,发现了两《唐书》《通鉴》以外的另一个世界。于是很快草拟了一份计划,打算以此为核心史料,研究唐代的地方精英,进而揭示隐没于正史叙事的民间社会。这一构想显然受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引介至国内的市民社会理论,以及区域研究、地域社会论等方法与取向的影响。

不过近年在修改书稿时,逐渐产生了一些疑虑。书中借用的不少概念、框架是在帝制时代晚期研究中形成的,对宋以前中国社会的解释效度究竟如何?是否契合历史情境?自我感觉并不理想。阅读史料所感受到的幽微而深的时代气质,是当初吸引自己走进这段历史的魅力所在。如果不能呈现这种特质,断代史研究的意义何在?此外,随着阅历的增长,尤其是过去三年所经历的,让我看到了社会内生秩序的脆弱。反观历史中国,摆在面前的还是那个老问题:应如何把握秩序的自发性与权力逻辑间的关系呢?东方专制主义早已饱受批判,而源自西欧历史经验的“国家—社会”二元论,用来观察中国历史,同样有其偏蔽。至少在本书研究的时段,并没有看到一个自立、自在的社会。这是我在开始这段研究时并未意识到的。

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在书稿修订中已有反映,但展开得并不充分,甚至前后不无龃龉,这令我深感不安,读者想必也不难鉴察。书中错谬在所难免,附上我的邮箱:zhoudingyz@126.com,期待来自读者的批评。

本书部分章节内容,曾以专题论文的形式发表。这些文章的刊出,首先缓解了我科研考核、职称晋升的压力,而经历一番撰写、投稿、同行评审、返修,对厘清全书思路也大有助益,不少新想法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浮现出的。在此谨向接纳拙文的期刊编辑老师,以及诸位匿名审稿人表示感谢。这些论文在收入本书时做了不少修订,敬请以书中表述为准,为便读者参考,现将论文揭载信息及对应的本书章节条列如下:

1.《家族、地域与信仰:〈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所见唐初江南社会》,《史林》2019年第1期。(第一章第一节)

2.《侨寓与仕宦:社会史视野下的唐代州县摄官》,《文史哲》2020年第3期。(第三章第二节)

3.《晚唐五代的商人、军将与藩镇回图务》,《中国经济史研究》2020年第3期。(第五章第三节)

4.《“邑客”论——侨寓士人与中晚唐地方社会》,《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4期。(第二章、第六章第一节)

5.《乡里与两京之间:唐前期江南士人家族》,《唐研究》第2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第一章第二、三节)

6.《晚唐五代“土豪”新论——以学术史反思为中心》,《历史教学问题》2021年第6期。(第四章第二节)

7.《晚唐五代的军吏与基层治理体系转型》,《史林》2022年第4期。(第五章第二节)

8.《“清流”之外——中晚唐长安的“非士职”官僚及其家族网络 》,《中国中古史研究》第10卷,中西书局,2023。(附录二)

本书从选题、撰写、修订到付梓,自始至终离不开业师牟发松先生的教诲和关怀。自2009年负笈沪上,投入老师门下,七年读书时光,自由、充实而纯粹。回顾师门问学历程,从入学之初的“汉唐史籍举要”授课、读《通鉴》《四库提要》答疑,到对相关领域经典命题的解说,乃至工具书与数据库的使用心得、写作的行文与注释规范等等,牟老师手把手教给了我做研究的基本技艺和素养。虽然我学得并不好,但这套训练终身受用。

记得硕士入学之初,曾对这套“繁琐”的规矩与章法颇为抵触,觉得高明的研究就应该是大开大合的明快论断。此后数年,读书之余,陆续写了不少文字交给牟老师。这些习作当然没什么学术价值,文字也非常稚嫩,但牟老师每篇都会仔细批阅,并字斟句酌地修改,从标点、句式、引文到论证逻辑,巨细靡遗。接着会专门找时间面谈,解释每一处修改的原因。如果我坚持己见,凡涉及观点,他从不勉强,一定会强调“这只是建议,决定权在你”。一篇习作的修改通常会有三四轮往复,可谓费时费力。但这番“切磋琢磨”的过程,让我逐渐明白规范、自律的文字表达何以重要,也对学术写作中艰辛和愉悦相伴随的状态有了切身体会。后来终于在研二下学期写出一篇现在看来也算满意的习作,经牟老师推荐,发表在《碑林集刊》。硕士论文也完成得很顺利,后来获评上海市优秀论文。这些成绩当然微不足道,但给了我走上研究道路的信心。就我所见,牟老师对他指导的每一名学生都是这样用心,无论他们以后是想进入学界,还是从事其他行业。

我素来不善交际,甚至有点“社恐”,但回顾求学历程,有幸得到很多师长、友人的无私帮助与提携。王永平、李文才先生是我本科阶段的老师,此后在升学、求职等人生节点上也给了我莫大帮助和鼓励。川本芳昭先生是我赴日留学期间的导师,身处异国他乡,承蒙他良多照拂,福冈一年的学思、见闻,于我而言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同门师兄李磊、刘啸、王玉来,师弟刘波、胡海忠、王兴振、沈国光、赵满、刘书广、陈兵,师妹武雨佳等,毕业后星散各地,但同门之谊历久弥深。张学锋、魏斌、北村一仁、仇鹿鸣、张熊、徐成、徐畅、沟口瑛、孙齐、胡耀飞、陈丽娟、陆帅、吕博、王旭、于海兵、葛洲子、杨懿、方圆、汪华龙、王磊、李猛、梁振涛、于志霖、岳思彤等师长、友人,或对书稿、文稿提出修改建议,或提供交流、切磋的平台,或惠赐研究资料,学恩每每感念,无以为报,谨志于此。本书研究过程中,曾受到国家社科基金、扬州大学人文社科精品成果培育基金资助,在此一并致谢。

感谢家人,你们的“纵容”,才有了我读书、写作的从容。师兄刘啸先生有言:

陪父母吃饭,陪太太逛街,陪儿子去玩具反斗城,包括买菜做饭洗衣搞家务,重要性都不会低于学术。搞学术,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但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却是只有今生,没有来世的光辉事业。

我深以为然,愿以此自省、自勉。

2022年12月

2024年7月改定

于古邗沟畔


四川人民出版社学术出版品牌

微博:@壹卷YeBook

豆瓣Club:壹卷Y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