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杨成武重回泸定桥,老泪纵横:怎么就剩我一个了,你们都在哪。开国上将杨成武在1986年重游泸定桥时,泪流满面地发出一声疑问:"怎么就剩我一个了,你们都在哪里呀?"这句话虽然简单直白,却蕴含着深重的历史底蕴。红军攻克泸定桥,是革命战争中的一个关键战役,当年22名突击队员以命铺桥,用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可是时隔半个世纪,杨成武竟然记不清楚这些勇士的姓名,内心充满了无尽的遗憾。难道他们的名字就此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在遵义会师后,红军处于艰难的战略转移之中。为了尽快渡过滚滚大渡河,毛主席将目光锁定在了远处的泸定桥。于是,红四团团长杨成武就奉命率领部队急行军赶往桥头,打头阵进行突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看这条古老的泸定桥只剩下13根铁索,木板早已被拆除,桥下便是奔腾的河水。然而这对充满革命豪情的红军战士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狭路相逢勇者胜,他们冲锋在前,浴血杀敌,最终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就攻克了泸定桥和泸定城,扫清了一切障碍。可就在这惊心动魄的战斗中,22名勇猛的突击队员用生命为红军大部队铺设了道路,用热血染红了泸定桥的铁索,谱写了一曲血雨腥风的英雄辞赞。

当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部队赶到时,看到泸定桥的惨状,不禁感慨万千。更让人动容的是,毛主席在亲眼目睹泸定桥的战火硝烟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们的红军真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有这样的红军战士,我们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杨成武继续投身战斗,先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黄土岭战斗等著名战役,不仅建立了敌后根据地,更是亲手击毙了日军名将阿部规秀。解放战争时期,他更是率兵大显身手,立下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开国上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虽然杨成武阅尽沧桑,他内心最难以释怀的还是当年攻克泸定桥的那场惨烈战斗。因为在那次战斗中,他竟然忘记了记录22名突击队员的名字。"我们为他们题写了金石篆刻的名字,为他们铸造了最高荣誉的勋章,可是我却忘记了记录他们的姓名,这真是太亏欠他们了!"杨成武每每回忆起这段往事,内疚之情油然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后,经过一番考察,才勉强找到了5名突击队员的姓名:王海云、廖大珠、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其余17人的姓名音讯全无,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烟云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6年,72岁的杨成武故地重游泸定桥,泪流满面地发出疑问:"怎么就剩我一个了,你们都在哪里呀?"看着当年战火硝烟的遗迹,老人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些用生命铺桥的勇士们英勇的身影,震撼之情难以言喻。如今他已是鲐背之年,这份遗憾却终生难忘。"他们的名字就要这样被遗忘吗?他们的英雄事迹岂能就此湮没?"老人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悲凉和痛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已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但那些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虽然名字已被遗忘,但他们用生命捍卫的理想和信念将永垂不朽。让我们一同向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们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泸定桥之战虽然只是那场伟大革命战争中的一个插曲,但它却彰显出了先辈们顽强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22名勇猛的突击队员用生命为红军主力部队铺设了道路,用热血染红了泸定桥的铁索,谱写了一曲血雨腥风的英雄辞赞。虽然经过半个多世纪,大多数战士的姓名已不可考,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