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县三十万人共同保守一个秘密,让红军顺利开始长征

江西省于都县,在全国2800多个县中排名不靠前。但是在83年前,这里确实中国革命事业的生死攸关的地方。1934年10月,红军决定长征战略转移,在34万于都人民的紧密配合下,8.6万人的中央红军渡河时敌人竟毫无察觉。直到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敌人才知道红军已经向西南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年9月,国民党集中优势兵力,并聘请了外国军事顾问团,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而中央苏区一方,则在''左''倾领导人的错误领导下,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使红军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尽管我红军战士浴血杀敌,舍生忘死,但是在敌人数倍于我工农红军,武器装备也是优于我们不知几何倍的状况下,在上方的错误军事思想指挥下,我军损失惨重,我革命事业陷入严重的危机。到了1934年四月,广昌、会昌、建宁等地先后失守,面对国民党军的步步紧逼,红军只有主动撤出中央苏区,才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重开革命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此时突围已经不是意见简单的事,经过中央的数度考虑,最后确定从战火尚未烧到的于都进行突围。于都地处中央苏区西南角,是中央苏区的中心腹地,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相对中心的位置,距瑞金、兴国均为88公里,距宁都99公里。而且红军在于都集结,能满足保密等政治需要。从物质条件看,于都相对周边县稻米充足,同时于都人口众多,可从人力、物力方面给中央红军以足够的补充。

为了渡河行动不被敌军发现,所有行动只能在夜间秘密进行。从1934年10月17日夜间到10月20日,在4天的时间里,红军每天下午5点开始架设临时浮桥,通宵渡河后,第二天早上6点半之前又得将浮桥拆除,反复拆搭有15次之多。为了不留痕迹,红军夜间渡河时,每个连队只配发四个火把,早上还要把河滩上的脚印清除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都人民为了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进行,无论是部队集结、渡河和生活保障方面,都作出了有力的支援和无私的贡献。群众不仅把最好、最干净的房子腾给红军居住,而且还组织慰问队,给红军送鸡蛋、猪肉、衣物、草鞋等物品。帮助红军征集器材,架设浮桥,于都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动员沿河千家万户提供材料,组织上万劳力,800多条船只。

如今于都县城的十字街,在这些典型的清末客家民居里,20多间房屋,门框上都是空空荡荡的——要么只有一扇门,要么干脆就没有门板。从长满青苔的户枢上可以看得出,这些门板在很早就没有了。为什么家里这么多屋子都没有门?从乡亲们打听得知,原来这些门板都拆下来送给红军架了浮桥。当时为了8.6万红军顺利渡过于都河,于都乡亲把自家的门板、床板都送到了工地,有的年逾古稀的老人将家里全部木材献完后,又亲自把自己的寿材也搬到了工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土地革命时期,于都先后有6.8万人参加红军,10万余人支前参战,有史可查的革命烈士达16336人。可以说,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每一步,都洒下过于都子弟的鲜血。长征前夕的1933年,于都人口34万,到了1936年,全县人口锐减为17万。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数年,于都人口才恢复到长征之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