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脱口秀又火了起来,每天都能刷到不同的好笑新段子,也会看到很多年轻脱口秀演员大放异彩。 有时我也会想,我们台湾人这么能说会道,怎么就很少人站上这舞台呢?很快又想明白了,台湾人可太能玩谐音梗了,估计真来比赛,按照过去李诞说的 “ 谐音梗扣钱 ” ,他们大概会 “ 赔 ” 个倾家荡产。
毕竟,我心目中,台湾四大特产就是凤梨酥、卤肉饭、半导体和谐音梗。
作为 台湾省居民,我们生下来就被谐音梗包围。从手摇茶店到网络梗图,从医院到殡仪馆,谐音梗可以不分生老病死,不论老幼尊卑,将物质精神、现世来生统统囊括入内,精准拿捏你的眼球和脑细胞。我出门随手一指,都能指到一家谐音梗命名的餐厅。比如,“名珍炭”的烤物店,或“粥杰伦”的咸粥店,甚至直接喊“找餐店”的一语双关。
甚至,这股“谐”气不仅停留在招牌,还渗入到了菜品的命名,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看过这个网图:
“谐”教在宝岛台湾无孔不入。这里几乎人均王建国,随时形而上“谐”。
我还记得最早来大陆求学,也遇见过谐音梗。
当时贵州出了一款苗药“泻停封”,冲上一波热搜,人们瞠目结舌,拍手称妙之余似乎还略带羞涩,不敢随意乱用。但这跟台湾同行们 why 风谐气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
就说台南,一座人口不到200万的老城,有心的网友扒出一天轻松打卡72家谐音梗店,什么 夹’s do it(娃娃机贩卖屋)、爱搭膳(釜锅米料理)、严洗攻略(自助式洗衣店),以及惹得本尊微笑转发的“吾燕煮锅烧”:
走出台南,谐音梗就更多了,什么章学鱿(夜市烤鱿鱼)、狸小龙(卖小笼包的)、武越天(越南河粉),以及手摇茶界谐教教主“珍煮丹”—— 这个闽南地瓜腔谐音甄子丹奶茶店,2010年从台北士林夜市发家,如今全岛连锁店破百、甚至跑到北美洲开分店,让人感慨谁说普通话不标准就赚不到钱?
过去几年大陆影视作品在台湾爆火,大陆明星也成为了民众的谐音素材。什么迪荔乐芭综合果汁、义洋千禧意大利面、烹渔宴海鲜会馆…… 人名谐音梗甚至能够超越现实,照进虚拟世界。就说 2016 年大火的《疯狂动物城》,唱歌的夏奇羊在台版叫 “ 林志羚 ” ,肥豹警官则译为 “ 洪金豹 ”。
大家可能会怀疑,商家这样取名,是不是等着挨告?此处脑补演艺圈前辈费玉清掏出自己代言的“肺益清百益膏”(已绝迹)表示,淡定啦别着急。
的确,台湾省地方法律条款在注册商标这个领域有规定:易使消费者与艺人或著名人士存有不敬、产生负面联想或有诋毁他人名誉的情形联想者,将不予以审批通过。但如果已经转化了,产生商标趣味性,并不会让消费者与特定艺人或著名人士产生联想者,则可获准。换句话说:谐音梗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没有明确负面影响,基本没什么问题。
当然也有边界没抓准,玩到失控的谐音梗,属于我这个本地人听到也会忍不住面目狰狞一下。
台版《哈利·波特》,明明是青春期黑暗童话,却被玩起了谐音+低幼梗:马尔福被译为“拽哥·马份”、赫敏被译为略带不当寓意的“妙丽”、唐克斯更是被称为“小仙女·东施”;神锋无影的魔咒被改为“撕淌三步杀”、除你武器被改成“去去武器走”、移形换影是“浮浮僵尸行”,念起来真就是羞耻感拉满。
还有建商。新北市的“金城舞”“城易迅”已经让人不好意思开口,台中更有“大家住易”公寓和高雄的“捷运富近”大楼。这种感觉就像是公然告诉朋友:大家注意,我从“大家住易”搬到了“捷运富境”,就是,在捷运(地铁)附近哦!
我见过最地狱的谐音梗,还得来自殡仪馆。
台北市第二殡仪馆,2024年初建成后开放民众命名,本来官方给出了“怀爱馆”“咏怀馆”“暮落满园”“生命行旅驿站”几个选项,然而谐音教教徒们并不买账。他们自选了几个高票名字,包括“殡至如归”、“殡雪奇缘”、“殡与火之歌”、“往生烧肉馆”……
拿殡仪馆开玩笑,当真有点“娱乐至死”的精神了,不仅王建国受不了,李诞大概更是要吐血而亡。
过去十多年我一直在大陆生活,老实说,大陆也是一直在玩谐音梗,只是精神状态没有台湾省那么离谱,这里的谐音梗更单纯,更质朴。
广东福建过年一百多年来,给食物命名用的玩的都是谐音梗;比如广东人爱吃柚子,一来是谐音“保佑”,二来是笃信柚子清热解毒。闽南人喜欢凤梨,拜天公拜土地公拜阿公都要用,它闽南语谐音“旺来”,越吃越旺哦。全体中国人都很熟悉的年菜,一条大鱼叫年年有余,一盘桔子叫大吉大利,以及婚庆必备礼品之红枣花生桂圆瓜子(早生贵子),五仁月饼寓意五福临门等等,全都是吉祥如意谐音梗。
你是不是也发现了,谐音梗的内核是对在地语言、发音的双重解读。比如广东常见的煎堆、油角,谐音+顺口溜就是“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油角弯弯,家财百万”,粤语“碌碌”是滚来滚去的意思,没有粤语基础就get不到这个谐音梗。又或者湖南人过年喜欢挂五虎临门图,因为“虎”和“福”在当地方言是相似的发音。
偏偏台湾省因为历史问题,成了语言系统特别复杂的社会。
最早这里只有原住民的高山族语言,属于南岛语系。明晚期西班牙、荷兰殖民者先后占据台湾北部、南部,带来欧洲语言。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带去大量漳州、泉州移民,闽南语在台湾扎根。晚清台湾建省,清廷向台湾输送人口,客家话逐渐移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日语又成为“官方语言”。抗战胜利,《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确立台湾地区主权回归中国,汉语普通话登上舞台,成为最广泛的正式语言。1949年后,美式英语又在台湾上流社会大行其道,所谓的“美语比英语高级”。
是的,台湾省的语言系统很复杂,如果再算上南洋移工和他们的越南语、爪哇语、他加禄语,我们的各种腔调就更多了。不仅词汇混搭,一句话也可以有N种语言借词,自然也就产生大量的谐音。
比如摩托在台湾省,就有两个名字。它的官方大名叫“机车”,小名叫“欧兜迈”。“欧兜迈”是英文Autobike的日式读音加转写“オートバイ”(Ōtobai),传到台湾后用闽南语再转写一次,最后成了“欧兜迈”。
一个简单的机车,横跨中日美三种语言,可想这里是个多么适合谐音梗的土壤。
加上台湾早年商业氛围浓厚,满大街都是学历有限,赚钱无限的野生广告专家,各种套路绝活兼旁门歪招全都得上,野梗的地基就搭起来了。毕竟在那个年代,如果招牌上、文案里不“卷一卷”,货可能真的卖不出去,别人也可能记不住你。
比如上图这个谐音梗。因为在台湾放高利贷合法,放贷公司为了让你去借钱,为了让你能 在借钱时第一时间想到它,就会采取这种“诅咒式”谐音梗。毕竟你想想高利贷的本质,不就是一贷传三代,人走贷还在,真正的三贷同堂。想一想就很可怕。
特殊的历史、社会氛围,加上一点经济过山车的疯癫,造就了宝岛人民无比狂热的谐音梗文化,它主打快刀直入,一秒之内让你的灵魂与认知共颤抖。然而各位如果接触过普通台湾人,你则会发现,他们的讲话习惯与谐音梗背后的直接果断,截然相反:
走进一家餐厅,店员会边带位边说:“麻烦您,早餐的部分可以帮我在这个区域做享用的动作哦。” TA其实可以说:“麻烦您这边就坐。”
机场星巴克咖啡,大陆店员会几乎没有废话的帮你做好饮品,等您来取。台湾店员则需要完成一整套礼貌至极的解说:“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您需要一份中热美,我跟您确认一下吼,我们的中杯杯子是这个大小;再次跟您确认,您需要的是一份中热美吗?请问糖和奶有需要吗?麻烦先生请告诉我您的贵姓,我这边给您做一个确认的动作。请问其他产品还有需要的吗?我们这边新推出了……”
这是机场,大家都要赶飞机,身后甚至已经大排长龙。此刻再联想到快狠准的谐音梗,不难理解当下的台湾省,真身是一个纠结的世界。
,聊了一下台湾省人民的精神状态,简单说就是21世纪以来,因为地区经济长期停滞,缺钱缺未来更缺梦想与勇气,让许多人的身心都困在狭小的孤岛里,只能提前发癫聊以自慰,不然生活就真的太苦了一点。
如此无处不在的谐音梗,基调也是发癫。然而只陷在发癫,不去寻找其他的方向跳出困境,这大概率会是一个无限死循环。在那年看完脱口秀大会后,我买了一本李诞的《脱口 秀工作手册》。在书里,李诞把自己为什么反对谐音梗的缘由说了清楚:
这是一份工作,你是专业的,就不要干业余的人也能轻松做到的事。所谓取法其上得其中,是对创作最基本的追求。写谐音梗、用网络用语,就是一出手就认输了,就是一出手你就取法其中了……一个本来有创作能力的人,天天取法其中,创作能力还会一直追随他吗?
谐音梗泛滥,就类似取法其中得其下,可以让人兴奋一时,但长远来看是不行的。当廉价变得过于泛滥,我们反而会失去更多选择,尤其是更好的选择。
这大概是为什么,大陆很少玩烂梗,只懂内卷式研发酱香拿铁、椰子气泡美式这种改变创意咖啡业态的产品,或者光伏能源、锂电池制造这些让世界为之震撼的技术。归根究底,就是那句“取法其上得其中”。想清楚了要去往何方,就不会轻易妥协,而是拥有了不断创造的力气。
本期作者|水水
编辑|梅姗姗、斯小乐 视觉/创意|BOEN
摄影|脸书@台南式 Tainan Style 小组、@台湾人最爱谐音梗 小组 @不老骑士 官方账号 @711 官方账号 @珍煮丹 官方账号,微博@吴彦祖 、世界专利商标/法律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