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李娜与师兄姜山结婚。两年前,她刚刚获得中国网球历史上首个WTA巡回赛单打冠军,一时间风头无两。

然而,跟李娜的网球一样猛的,是她洒脱的性格。

李娜一向习惯独立而洒脱的生活方式。成家后,她从未主动称呼姜山的父母“爸妈”,也不曾在厨房操持家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场偶然的选择

李娜的运动之旅始于1987年,当时她年仅五岁半,祖父将她送入武汉的新华路体校,希望她能在体育中找到自己的潜能。

她的父亲也是一位退役的羽毛球运动员,深知体坛的不易。因此,他时常告诉李娜,一旦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下去,不管有多么辛苦,也不能轻易放弃。

或许也是有家庭的影响,李娜从小性格就十分要强,并且很有拼劲。

最初,她并不是练得网球,而是羽毛球。然而,在两年多的练习后,教练逐渐发现她的运动特点更适合网球——她的肩膀发力特别出色,但手腕的灵活性却不及羽毛球运动员所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1989年在教练的建议下,李娜决定转向网球,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她的运动方向,也成为她日后卓越网球生涯的起点。

李娜成长的80年代,正是中国体育改革和国际化视野扩展的时期。网球,作为一项舶来运动,和中国本土的运动项目有所不同,进入专业体系的难度不小。

她也因此付出了更大的努力。1996年,她年满14岁,成功进入湖北省网球队,正式走上职业训练的道路。

然而,命运却在这一年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她的父亲李盛鹏因先天性血管狭窄突然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变故让李娜承受了沉重的心理打击,后来还是在湖北省队教练余丽桥的悉心指导下,她才得以继续训练,并以超乎寻常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迅速脱颖而出。

1997年,这份努力得到了回报,李娜赢得了全国网球总决赛冠军,为她的职业生涯书写了辉煌的开端。

坚实的依靠

李娜和姜山的相遇,像是命运的巧妙安排。1990年,她跟姜山都在汉口的一家体校练网球。

1995年,两人成了湖北网球队的队员,也成了师兄妹。后来,两人经常在一起配合着打混双,渐渐地就熟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山比她年长两岁,身形高大,脸上总挂着温暖的笑容。

训练中,他时常在她身旁默默陪伴,注意到她的细微情绪变化。他看得出来,这个姑娘虽然表现出来的很“叛逆”很“倔强”,但实际上却比任何人都执着、努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娜开始对姜山产生依赖。他是她生活中少有的理解她、并且能够包容她的人。

姜山的关心和包容,让李娜逐渐打开心扉。他们之间的感情不知不觉间升温,从队友变成了彼此依靠的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娜16岁就跟姜山谈恋爱了,还是她先追得姜山。从这点上也能看出李娜性格的直接和勇猛,就像她的网球一样,认准目标就不松手。

巅峰时退役

1999年,李娜在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中取得了三次单打冠军。

这一年,她和李婷组成的双打搭档也势头强劲,两人携手捧回了8座ITF双打冠军奖杯,迅速成为网坛瞩目的中国双打组合。

2000年,李娜继续挑战自我,参加了美国网球公开赛的资格赛,虽然在第二轮不敌斯洛文尼亚选手卢德米拉,但这次参赛经历让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0年她与李婷组合在塔什干站比赛中首度捧得WTA赛事的女双冠军奖杯,这也是中国女子网球在WTA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

然而,2002年却成为李娜职业生涯中的转折点。这一年,她突然宣布退役,并与姜山一起去华中科技大学读书。

事后,李娜母亲表示,她是个很好强的人,因为只能打一些低级别的ITF赛事,让她感到看不见希望。

而且当时,她跟姜山的混双被拆开,再加上身体不适,身心压力巨大的她最终放下球拍,递交退役申请,暂别了心爱的网球赛场,寻求新的生活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2年秋天的校园里,姜山和李娜在图书馆并肩而坐,做起了校园恋人。

姜山也是职业运动员,还是最了解李娜的人之一,所以他很清楚李娜退役并非是因为对网球彻底丧失了兴趣和希望,而是对自己感到不甘。

他知道,总有一天,李娜还是会回到网球的赛场,并且夺回她的荣耀,而在这之前,他只需要在她身边陪着她就好了。

果然,李娜即便是退了役,也并没有放下网球训练,她在内心深处还是放不下这个热爱了许久的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冲突与成长

2004年,孙晋芳找到了李娜,并跟她展开了长久的谈话,她的一句话彻底点醒了迷茫中的李娜。

她说,“你为什么不替自己打呢?”

这句话让李娜醍醐灌顶,于是,2004年她宣布复出,并下定决心,今后的每一场比赛都要为了自己而打,要对得起努力的自己。

这一年,她在广州夺得中国网球历史上首个WTA巡回赛单打冠军,同年,获得亚锦赛女单冠军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6年,她跟相爱了多年的恋人姜山结了婚。而她结婚后,因为自己父亲早早去世的原因,一直没能对姜山的父母改口。

好在,姜山的父母也很体贴,并没有介怀。

李娜并不是世俗眼中的贤妻良母,甚至她结婚后多年都不曾做过饭,但这些姜山都能理解,因为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她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做家务上,也不该因为自己不够“贤妻良母”受到指责和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她获得了网球女单第四名。

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场上,李娜握紧球拍,眼神锐利,站在阳光炽烈的球场中央。

她的身影在观众眼中矫健如鹰,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伴随着最后一球落地,李娜举起双臂,观众席上瞬间爆发出掌声与欢呼,她赢得了法网冠军。

赛后,姜山在休息室里等候,笑容满面地迎接她:“李娜,你做到了。”李娜深吸一口气,微笑着点了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庭与责任

2013年,她成为了第一个闯入WTA年终总决赛决赛的中国选手,并以世界排名第三的好成绩,打破了亚洲纪录。

2014年,李娜问鼎澳网,世界排名再升一位,又一次打破记录。

遗憾的是,2014年9月,李娜因为腿伤最终选择了退役,公众在惋惜之余,更多的是祝福。

而退役后的李娜并未消失在网球的舞台上,她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回馈这项运动。她和姜山共同创办了网球学校,致力于培养下一代的年轻选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她也将自己的重心放到了家庭上,2015年,她的女儿Alisa 出生,2016年底又诞下二胎,实现了儿女双全。

如今,李娜身上褪去了职业赛场上的锋芒,却多了一份成熟的从容。

李娜在取得职业网球场上辉煌成就的同时,始终心系公益事业,将自己的影响力转化为温暖和支持,传递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10年,她将自己的比赛奖金49万元人民币全部捐出,用于支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这一决定不仅展现了她的慷慨,更表达了她对受灾群众的关切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10月,她又一次将中网的税前奖金约113万元人民币全部捐出,其中一部分继续用于支援玉树地震的灾后重建,另一部分捐给儿童基金会,以此表达她对弱势儿童的关爱。

不仅仅是捐款,李娜也积极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会公益中。2014年,她成为粉红丝带代言人,为推动女性关注乳腺健康贡献力量。

通过这一行动,她向大众传递了正能量,鼓励更多女性关心自己的健康,强化了乳腺健康的社会关注度。

李娜不仅以运动员的身份在赛场上拼搏,更作为一位公众人物不断地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她的公益之路不分国界和距离,始终为需要帮助的群体带去希望和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在李娜法网夺冠之前,网球在中国并不是很受欢迎,因为她,这项运动才终于有了更多人的关注。

伴随着星光,李娜迈出了坚定的步伐。这位昔日的网坛一姐,卸下球拍,走向人生的新舞台。

结语

李娜的生活似乎从未遵循常规,无论是在职业生涯中,还是在婚姻中,她的个性依旧鲜明。

然而,正是这种率真,使她不仅在赛场上取得佳绩,也在家庭中找到独特的平衡。如今,李娜退役后依然活跃于网坛,担任大使、推广网球、关注青少年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坚持着自我,也承担着新的责任。昔日的网球“一姐”,在事业与家庭间找到了自己的节奏,走出了一条属于她的路。

参考资料:

《李娜:天才球员“探路”体育职业化》——中国新闻周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