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都市到历史名城,土地资源紧缺难题的大都市,在追求经济增长与创新引领的同时,城市生态文明的重构、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一直备受关注。

城市空间被高楼大厦和水泥路面占据,中心城区的生态系统脆弱,物种多样性指数低,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生态规划图纸在市中心仍是一片空白。探索适宜中心城区特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在东京建筑密度最大的大丸有地区,就成功打造了一片3600平方米、拥有300种植物的森林——“大手町之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手町之森 图源:网络

在上海市区,也有这样的“森林”——长宁区的生境花园项目,以社区微更新为切入点,用几年的时间探索出一条城市生态修复之路,加强城市生境营造,提升市区宜居水平。

  • 2019年11月,虹旭小区打造了上海第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社区生境花园

  • 2021年9月,长宁区绿八乐颐生境花园从全球七大洲26个国家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名单;

  • 2023年1月,《上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2021-2035)》正式发布,长宁区生境花园项目作为城镇区域“提升栖息地质量,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示范案例被写入专项规划内容,从政策层面引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2021-2035)》截图

01

“生境花园”里有什么?

我们常见的城市公园、街头绿化,常年保持整齐划一、花团锦簇、行人、游客在其间畅行无阻。与此不同,生境花园看起来“杂草丛生”,藏身于居住区深处,甚至有点儿神秘的样子。

大自然保护协会对“生境花园”有一套专业的定义和组织实施体系。“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也就是栖息地。

“生境花园”将“花园”与“生境”融合在一起,打造形成“具有生境功能的花园”,也就是一种既能为本土生物提供栖息地环境,保育物种多样化,又兼有观赏、休息和户外活动的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后对比 图源:TNC

首个社区生境花园在2019年底建成开放,它源于长宁区虹旭小区一个社区角落的微更新项目。该用地曾被违章建筑占据,拆除整治后形成一片约400平方米的三角形空地。在社会公益组织的牵线下,小区所在的街道和居委与大自然保护协会一拍即合,再加上四叶草堂、上大美院公共艺术工作室等多方资源参与,与居民一起,共同探索城市生境花园与社区营造相结合的社区微更新方式。

虹旭生境花园一期占地面积不大,但是从启动到建成前后花了一整年时间,期间参与各方反复沟通、反馈、修改设计,以期实现生境花园的生态修复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设计概念与实际效果对比 图源:TNC

在空间布局上,虹旭生境花园以尊重自然、生境改善为基本原则,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空间的打扰,同时又满足居民日常休闲、亲近自然的场所体验。从远离民居的生境保育区、中间过渡的互动体验区,到临近建筑的休憩科普区,呈现三大空间板块。

实际改造中,遵循五大原则营造:使用本地植物、杜绝外来入侵植物、丰富植被群落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以及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辅助的食物、水源或庇护所。

在互动体验区开辟不会打扰野生动物的观察区,同时也是科普角落;在四周墙壁和休闲凉亭,设计了动植物科普墙绘和生境花园彩绘,鼓励周边的居民使用花园、走进自然,在花园里放松身心。从生态私密向社区空间过渡,为居民提供了休憩空间、儿童游乐场、“一米菜园”等18处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有自净能力的复合水生植物群落 图源:TNC

据悉,虹旭生境花园建成后,已监测到26种鸟类、2种兽类、2种蛙类以及10余种传粉昆虫等。松鼠在林间穿行,黄鼬在场地内筑巢。花园为40多种动物提供多处食源、水源、庇护所。

02

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虹旭生境花园创新实践的基础上,由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长宁区低碳中心”)牵头,整合多专业平台协作,进一步拓展生境花园的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乐颐生境花园 图源:TNC

1,体验设施与生境和谐共生

每座生境花园根据不同地块生态基础及资源特点、居民生活需求,衍生出不同的建设主题。如常馨生境花园临水而建可观水鸟;乐颐生境花园中有刺猬常驻;泰安生境花园有松鼠光临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TNC

凭借物种之间天然的共生互利关系,以大自然的力量形成本地的生态韧性。“爱鸟亭”顶端做可存水造型,供小鸟洗澡喝水,林地里长出的菌菇吸引了赤腹松鼠来取食。

在不伤害生态修复的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人与自然互动设施,比如昆虫之家、自然观察窗、自然栈道、星空躺床等。与周边中小学进行共建,成为学校自然课程“沉浸式”教学点,成为家庭亲子互动的乐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TNC

回收的树干树枝可以作为花园铺装,枯樟树干可以变身儿童平衡木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TNC

花园镂空围墙易于植物攀爬,还可以嵌入小动物的木屋。内部作为观鸟屋,也是科普空间。

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建设生境体验中心,生境花园已经成为了广大居民的共享空间。一些生境花园探索将“开放式养老社区”的理念融入设计中,打造体验式种植区,使得这里成为了能够充分调动五感的自然疗愈花园。越来越多的居民在这里休憩、交流以及疗愈身心,使这里成为了他们的共同乐园。

2,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面对生境花园这一全新概念,长宁区低碳中心牵头建立了专家平台、设计团队、基层工作者和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合作的工作机制。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培养孵化了一批具备生物多样性保护思维的设计师和基层工作人员。

稳定的生态系统需要漫长的时间建立。每个生境花园从启动初期的方案研讨,花园共建,建立居民公约,到建成后的志愿者小队进行维护和管理,都有大量社区居民和志愿者的参与,可谓生境花园可持续运维的核心。这也为后续更多生境花园的建设提供了经验传承、团队组建的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虹旭小区居民共建生境花园 图源:TNC

为了使生境花园建成后能够持续地得到科学有效的定期管护、全面发挥花园的各项功能,生态专家走进社区,为居民定期带来生境课堂、自然教育等活动。设计师在生态保护的思维下,在现场指导志愿者清除入侵植物,观察生长情况,确保花园的生态平衡。社区退休居民也可成为生境花园的导览员,帮助更多人了解和爱护这片绿色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TNC

3,以社区实践科普生态理念

截至2023年底,长宁区先后建成24个社区生境花园,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除了老旧小区的废弃角落,生境花园的选址已经拓展至学校、商业等更具公共功能的地块。比如娄山中学生境花园、虹桥南丰城生境花园,都位于生态廊道附近,同样能起到重要的生态“踏脚石”功能。

去年夏天,上海生境共建伙伴联盟正式成立,并发布长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图和《生境花园设计师手册》。另外,每个生境花园启用之时都单独编制了提供给社区居民的维护手册,内容涵盖基础性专业知识、管理维护内容和规范公共活动组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TNC

今年5月,上海首家“生境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尽数展示了长宁区24座生境花园的探索经验总结,同时也系统地展示了上海本土动植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环境的科普知识,打造了让居民触手可及的“自然课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TNC

博物馆占地600平方米,步入内展厅,市民仿佛走进了奇妙的“大自然”,手持放大镜,可以探索本土蝴蝶标本,坐在柳树下聆听鸟叫虫鸣,触摸动物的毛皮,窥视貉的日常生活以及辨识本土花草树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TNC

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的乐颐生境花园就在咫尺之遥,参观完博物馆内的科普知识,可以移步户外花园去进一步体验。

03

生境花园带来的启发

现代城市绿化工程,在几十年间造就了整洁美观的城市绿化景观,但是每隔两三个月就要整体更换一批花草植物的景观工程,长期以来造成物种单一、入侵物种遍地,乃至土壤病变、生态系统失衡。同时,这种工程操作的方式造成绿化维护成本高昂。

生境花园也许无法在短期内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向自然学习,与自然合作,也许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新的启发和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TNC

1,观念转变

从“以人为本”到“和谐共生”,生境花园转变了人们对生态理念的认知,开始接纳日常生活中各种小动物的存在,学会欣赏四季更替的自然美。尊重自然,拉近城市居民与自然的距离,增进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价值的认知。

2,运营方式更新

生境花园不是一次性建成的,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探索,也不是短期内即可完成的。这是全龄参与、多专业协作的自然课堂,同时也是融入社区生活、低能耗的城市更新创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TNC

3,可持续的生态效益

生境花园是一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更注重城市野生物种的生存栖息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这对城市中心区域的生态修复、本土物种保育及多样化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从长宁区的社区实践来看,这是可持续、可复制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作者:“上海城市更新”特约撰稿人

编辑:胡珊毓

审核:夏 雨

*本文为原创文章,开白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