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下雨,我走进了一家卖麻辣烫的店。店里空间比较局促,只在两侧靠墙设有桌位,没什么客人,只在南边长桌的最前端,坐着一个穿灰色线衣与深蓝色裤子的长发女生。

我将头探进厨房内,老板正在忙活,我说:要一个麻辣烫,再来一个白皮饼。

找了个位置坐下,静静等待。我是第一次来这家店,有人推荐给我说,这家很好吃。

过了一会儿,老板将我要的麻辣烫端了出来,又来了两拨客人,小店面里的讲话声音开始增多。

这麻辣烫,一眼看上去得却不错,里面的用料尤其丰富,不但有寻常可见的火锅鱼丸、午餐肉、蘑菇、海带、土豆片、生菜、豆皮、木耳、花生米等等,更兼有炸的丸子。这一碗的价格只要10块钱,坦白讲,我第一次见10块钱的非自选麻辣烫里加料这么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轻尝一口,味道不错,虽说是微辣,但其实香味更浓。我立刻开启了风卷残云模式,开始埋头干饭。

吃到一半,再尝尝白皮饼,这饼子的外皮相当酥脆,轻轻一咬,外层薄如蝉翼的饼皮就伴随着咬下去“嘶嘶”的声音而纷纷化作碎片落入碗中。这饼子味道极好,我甚至觉得它比饼干和面包要好吃得多。

不管外面雨又多大,天有多冷,只要吃完这份热乎乎的食物,似乎就可以直面外部环境中所有的阻碍。这个小店加入了我的心仪名单,以后再路过,还会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麻辣烫,大概是最常见的一种小吃之一了吧。我记得我小时候,村里就有一家卖麻辣烫的店,但口味只有辣与不辣。

作为一个墨守成规的男人,其实日常吃麻辣烫比较少。一来觉得它的量不够瓷实,二来从小到大,总觉得女生更喜欢这种。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过去,我们不认为麻辣烫也可以算作是一顿饭。

后来当我从村里到了较大一点的城市,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人吃一碗麻辣烫,也可以算作是一顿饭,大街上卖麻辣烫的店不计其数,后来更多了不少全国连锁品牌。

这些连锁店通常都是自选麻辣烫,自己拿个盘子选菜,最后交给收银台称重结账。这种麻辣烫相比从前,口味增多了许多,比如有番茄味、菌汤味、酸菜味等等。其实说白了,就跟火锅差不多,火锅底料有些什么口味,它大概率也有什么口味。

这种称重模式下,人们往往很容易在结账时感到昂贵。稍微拿那么一点点,就几十块钱了。我觉得相当多的人,其实对重量没概念,光看单价不以为意,但其实这取一点,那取一点,什么都想吃一点,最后一定会超重。我以前买自选凉菜也经常会这样。总觉得只夹一点点会没面子,殊不知,各种一点点加起来会非常多。

所以每当遇到这种称重的,总是要慎重又慎重,少拿一点,再少拿一点。当然最后打那可怜的一点儿菜再去称重时,价格还是要比普通吃一个快餐贵得多。

至于味道如何,必须承认人家不难吃,但也没什么记忆点,其实就是更淡的火锅汤煮菜+麻酱的感觉。

我还是更喜欢老式的麻辣烫,因为我总是什么都想要,所以我不大爱做选择,不如直接跳过这种环节。老式麻辣烫一般都不是自选的,各种菜的量是固定的,因此等着被安排就行。

通常老式麻辣烫的口味比较单一,只有辣的,能选择的就是微辣或者很辣。一碗之中,各类菜品也有六七样儿,但最多的肯定是粉条打底。

我最近也在路边看到有卖这种老式麻辣烫的,很便宜,我买了一份尝尝,味道很不错,很香,会天然觉得它跟火锅一点儿也不一样,但吃到最后,多多少少总觉得有点中药味儿。

睡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