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潇湘
原创出品 | 潇湘经略
大湾区的朋友有福了。
从这个周末开始(10月19日至11月24日),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马上就拉开大幕,顶级文化盛宴,连番精彩呈现。
大湾区11座城市,将推出200多场演出,超百项展览、论坛,可谓大城大河,巨星巨作,无疑让人翘首以待。
我个人最期待的有三场表演,一个是谭盾担任指挥的《声音河流》世界首演,还有在香港文化中心剧场上演的港浪音乐会“粤唱粤流行”,另外一个,也是本次文化艺术节的重头戏,就是深圳“爆款”舞剧《咏春》。
这次要演绎的《咏春》,跟此前200多场还不一样,它加入了更多香港元素,比如香港青年指挥家冯嘉兴、本地乐团TheSymphonic Pops、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本地毕业生黄丹洋将加入演出阵容。
主题曲《咏春》更不得了,由大佬林子祥制作、作曲和主唱,填词的是著名词人陈少琪。
十月金秋的《咏春》,携着悠扬的“港风粤韵”,款款而来。
这些年,大湾区像转轮一般加速融合,这种融合是由外而内的,从交通物流、产业经济,再到生活方式、文化认同。
这种深层次的融合,乃历史的必然。五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面便提到:“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而这些年,源起深圳、根植岭南、走红全国、成功出海的舞剧《咏春》,它的从无到有,从初出茅庐到名满天下,某种程度,正是大湾区文化创造力的写照。
这些年,《咏春》巡演所到之处,皆掀起阵阵咏春风潮。尤其是在港澳两地,咏春热更甚。
今年1月4日—7日,《咏春》首次登陆香港,在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连演五场,人气极高,几乎场场爆满,香江畔上,看《咏春》成为新潮流。
彼时,香港政、商、文艺、体育界代表近200人观看了演出,其中不乏“大佬级”人物,比如著名演员叶童、著名导演黄百鸣、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及其夫人、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霍启刚。叶童看完后感慨:“《咏春》在传统的故事里加入了全新元素,把武术跟舞蹈结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演员们做到了,《咏春》非常棒。”
事实上,香港民间向来有武术传统,甚至有人说,“一部武馆史,半部香港史”。咏春拳的一代宗师叶问,正是叶师傅,将咏春拳从广东传入香港,从此开枝散叶,成为全球华人聚集区普遍修习的一个武术拳种。
《咏春》深受港人欢迎,有着深刻的文化认同因素。正如有专家指出:“深港两地一个个同名的村落、宗祠、古庙背后,隐藏着深港两城文脉相通、亲缘相袭的历史文化。而‘咏春’这一岭南文化品牌,也正在被深港两地发扬光大。从香港导演拍摄的《一代宗师》《叶问》等影视作品,再到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深港双城对‘咏春’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是一种文化共鸣,更是一种文化自觉。”
当《咏春》来澳门时,激扬的文化共鸣,默契的文化自觉,同样似曾相识。
今年9月13、14日,《咏春》登录澳门,在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场连演两场,座无虚席。一场看不过瘾,甚至有澳门市民选择二刷。
正如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代局长郑继明所言,澳门观众很认可舞剧《咏春》,“正如大家所见,观众涵盖了各个年龄段,这说明舞剧《咏春》的受众面广泛,我们也很珍惜舞剧《咏春》能在家门口演出的机会。”
澳门的咏春热潮,从台前传到了幕后,从剧场蔓延到了学校。《咏春》的编导吕程亮、张振国、何俊波,主演常宏基、张娅姝等主要创作人员,受邀走进校园,参加“舞蹈艺术交流入校工作坊”,与百名当地学生面对面交流,深知现场教孩子打起来咏春拳。
《咏春》的魅力,不仅跨城市,而且跨年纪。尤其在香港和澳门,《咏春》似乎找到了失联已久的知己,看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某种意义上,这是港澳文化回归的一个侧影。这是更本质、更持久的回归。
香港人的组成以广东人为主,香港文化也属岭南文化,可以说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同根同源。寻根溯源,香港文化之根基在中华文化。所以可以说,人心回归,根在中华文化认同。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可以历久弥新,它让观众在熟悉的文化符号中看到惊喜,在创新的叙事中悟到古老的真谛。正如《咏春》,它植根于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用现代艺术形式,重新演绎本土的国家级非遗“香云纱”和“咏春拳”,把敢闯敢试、自强不息的文化精魂,完美融入到舞者的一收一放之间,激荡着港澳人心回归的节拍。
《咏春》诞自深圳,但它属于粤港澳大湾区,也属于全世界。
期待本周开幕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期待更具“港风粤韵”的新《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