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时期,有一种陋习,叫“吃绝户”。

村落里,一家人过世后,又无儿无女,当地的乡绅就把其家庭所有的财产变卖,全村人一起吃吃喝喝,直到把钱财消耗光。

也有一些家庭,有女无儿,女儿出嫁,父母过世后,村里人就想尽办法剥夺女儿的继承权,把其家庭的财产都瓜分。

时光荏苒,我们来到了新时代,生儿育女的质量也高了,封建思想也在淘汰,但是为什么一些农村家庭,还是沦为了绝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父母把儿子看得太重,一步一步培养了败家子。

自媒体人“浅谈夕阳下”说了一个故事。

村里有一户人家,有一儿两女。

父亲在附近的厂里打工,母亲在家里务农。

父亲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但女儿初中毕业后,就让她们去打工。并且要两个女儿把打工的钱寄回家。

父亲说:“女儿呀,把钱寄回来,我帮你们存着。等你们结婚了,再一把给你们。”

女儿也很懂事,打工的钱几乎都给了父亲。过年过节回家,还会给父母买衣服裤子。

大女儿出嫁了,满以为可以把打工的钱带走。父亲却耍赖了,不仅不给一分钱,还要了十八万的彩礼。

小女儿出嫁了,因为嫁在本乡,要彩礼不多,但是打工的钱也没有给。

毫无悬念,两个女儿出嫁之后,和娘家就基本不交往了。

儿子从小就被父母高看一眼,什么都惯着,因此有了很多的陋习,也不学无术。到了四十岁左右,还是没有对象。

父亲看到女儿出嫁,儿子找不到对象,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无济于事,索性就躺下来,什么都不管了。

现实社会里,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农村比城里更严重一些。很多农村父母,以为儿子以后可以继承家业,让家庭香火旺盛,就非常重视。导致女儿怨声载道。

被偏爱的儿子,有恃无恐;被冷落的女儿,渐行渐远。这就导致家庭的发展,出现畸形。

家庭里,儿子是扶不起的阿斗,这要延续家业,基本是不可能的。一些变成败家子的人,别说延续家业,还会带来牢狱之灾,败光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一家人生活在社会底层,还不自知,儿女找对象挑三拣四。

在父母或者祖父母的眼里,能够在农村建一栋大房子,拥有几亩薄地,养几头猪,一群鸭,就认为是富起来了。

也有一些家庭,在农村有房子,在县城也有房子,就认为家庭已经超越了底层,儿子要找对象,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村里有大房子的家庭,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种地的收入,也不再被高看。就算在县城有房子,却没有稳定的收入和产业,家庭还是在社会底层。

家在社会底层,但是“心在社会高层”,造成了儿女找对象,就挑三拣四,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分量。

和我同村的小毛,在上世纪几十年代,就有了红砖房。小毛找了邻村的一个对象,小毛的母亲就认为“门不当户不对”,以准婆婆的身份,处处刁难。

小毛和对象分开后,小妹的母亲说:“我家的条件,找个媳妇,分分钟。”

一晃过了三十年,小毛还是单身。

想一下,现在的女人,有几个会一直低头,被婆婆压制?就算娘家穷,女人去外地打工,照样可以找一个好对象,还在城里买房定居。

一个还算富有的家庭,在农村确实是不错的,但是放到全社会,就很普通了。盲目抬举自己,眼界太高,只会让缘分一次次错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一家人的人品太差,被亲戚和村民嗤之以鼻。

明末清初的《醒世姻缘传》一书中,记载了一个令人不齿的故事。

有一个叫晁夫人的母亲,丈夫过世后,把儿子当成宝贝来供养。

儿子什么都被母亲护着,就变成缺德的人。

儿子长大后,和村里的有夫之妇在一起混。被妇人的丈夫发现,就一顿揍;接着家族里的人,把晁夫人使劲碾压。

一个村,乃至一个县,也就那么大。哪里有风吹草动,谁家都会知道。

就是隔壁乡的很多人,扯起来,都是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关系网密密麻麻,什么情况能够瞒过去呢?

一个家庭里,若是有一个强悍的人,在地方上如同霸主一样;或者有牢狱之灾,干了很多缺德的事情,那么这个家庭就会被大家排斥。

家里的儿女,若要在本地找对象,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一开始,就会被一些熟悉情况的人,极力反对。

最可怕的是,一些家庭里,年轻人犯罪了,在牢狱里多年,根本就没有找对象的机会。就是结婚了,也会离婚,好端端的家庭就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绝户,应该有三种类型:家庭没有儿女;家庭有儿女,但是儿女不婚不育;家庭有儿女,但是女儿远走高飞,儿子一辈子都单身。

父母作为一家之主,对于家庭的未来,应该积极去把握,一旦有绝户的迹象,要尽早改变。

其一,儿女都是一样,让他们努力读书,努力工作,有独自成立小家庭的本事。

其二,一家人行善积德,树立好的形象,让周围的人都愿意介绍对象,都促成婚姻。

其三,别固执地需要“门当户对”,而是尊重儿女的选择,只要儿女喜欢的,都是正确的。缘分,珍惜了,婚姻就容易了。

其四,在开放的时代,应该积极对外求发展,而不是固执地守着一座村庄,一栋老屋。在他乡成家立业,也是传承家业的一种方式。

一个家庭变好,是从思维积极变好开始的。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