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小虎作发言,其中提到“支持主流媒体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
据封面新闻发布的视频,方小虎说:“鲜明支持主流媒体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让主流媒体长牙齿、有冲劲,在各类突发事件中,支持主流媒体,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报道、第一时间定调发声,鲜明支持主流媒体,在突发热点事件中,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
方小虎的发言,引起众多媒体人的关注。前资深媒体人、中青报特别报道部原副主任、深度调查部主任刘万永转发了封面新闻的视频,评论说:“1,舆论监督前面的定语越多,越是不让监督;2,少给红星新间发禁令,才是最该干的事儿。”
刘万永表达的,应该是所有媒体人的心声。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以及媒体人受约束到无法呼吸,大批有新闻理想的媒体人流失、转行……刘万永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不由想起一名伟大但却不为众所周知的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格罗斯曼1905年出生于乌克兰,曾经是一名战地记者,1952年格罗斯曼《为了正义的事业》问世,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和赞誉,但作品的中心思想“建立伟大丰功伟绩的主要是人民群众”受到官方严厉批评。1956年起,其作品不准再版,其名字从此在文坛消失。
格罗斯曼以顽强的毅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继续创作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两部曲的第二部《风雨人生》暨《生活与命运》但这本书的命运和作者本人一样,无法出版,直到1984年,其病逝二十年后才得以重见天日。
1989年,俄苏文学翻译家力冈先生,带来了这部小说的第一个中文译本,书名《风雨人生》。力冈先生在译本《序》中写到:“……历史上,当统治者走向历史的反面,不能代表人民利益的时候,便划定界限,设置幕障,不准透过幕障观察问题,不准说界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