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就是朝阳门南小街,这条是南竹竿胡同,我们当时就住在朝阳门南小街57号。”71岁的南宝兴有一本相册,里面装满了20年前的老照片,泛黄的照片记录了历史的轨迹。2001至2002年,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朝阳门南小街拆迁改造,南宝兴用相机记录了一点点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15日,北京东城,71岁的南宝兴分享自己记录下的20年前的朝阳门南小街景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余冰玥/摄

南宝兴记得,过去的朝阳门南北小街街道很窄,几经升级,拓宽的街道和“步道公园”犬牙交错,沿街商铺也变漂亮了。

10月15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朝阳门南、北小街。随着历时一年的整治提升项目告竣,这条700多年的老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朝阳门南、北小街始建于元代,是元大都按《周礼·考工记》“九经九纬”理念构建的路网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元代以来,北京城形成了“大干路—大街坊—小胡同—四合院”的街巷布局,凡与城门相通的是干道,串联院落的是胡同,而连通二者、不宽不窄的就是“小街”。

东城区城管委主任张黎介绍,朝阳门南、北小街有自身的独特性。一方面它历史悠久,基本保留着干支分明的老城肌理。同时,商铺汇于沿街,民居隐于静巷,是区域重要的城市脉络,也是“生活性的服务商街”。历经700余年,道路两侧依旧保留着传统的街巷结构,至今仍是北京老城南北交通联系和城市功能的重要承载。

胡同的保留与发展也走过弯路。一度原本狭长的“小街”被拓宽成多车道、大绿地的空间形态。小街格局“变大”了,但居民生活的空间却“变窄”了。

“‘以车为本’的大路、封闭的绿地,这种功能布局带来的是两侧公共空间愈加疏远、局促。”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主任工程师李明扬对记者说,当时,车道被停车占据,步道被绿地、护栏和设施阻隔,居民、商户进出绕远成了家常便饭,商户门前空间、居民通行空间、邻里交往空间都被“禁锢”在狭长的通道内。

小街的问题成了胡同居民的烦心事。对此,东城区2023年年底开展朝阳门南、北小街环境整治提升,覆盖了北起南门仓胡同西口,南至长安街的长约2.3公里路段。

如何让小街回归合适尺度、变得更加宜居?李明扬认为,这需要重新审视沿线的功能布局,加强空间与人联系,让小街变得更加丰富、紧凑。

小街改造过程中,沿线居民和商户成为了“主角”。东城区城管委主任张黎说,沿线三个街道办事处通过建立居民代表反馈群,从中了解改造过程中居民、商户的意见建议。同时总结以往整治提升的经验,更加注重城市功能提升,从公共设施设置到地下管线更新,关键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斟酌。

为了顺应交通出行方式的变化,改造将道路资源重新分配,通过调整路板划分,打破传统步行带、绿化带、停车带、自行车四带空间均匀布局,增加了慢行空间,调整了有效宽度,整合形成了“步道公园带”,进一步使有限空间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李明扬说,在前期调研中发现,朝阳门南、北小街两侧270余家商户的业态,均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条街上都可以找到,社区商业是街区活力提升的核心驱动力。

2024年4月开始,东城区将整治提升与沿街商户的品牌形象优化结合,带动商户开展门脸、牌匾、橱窗等形象升级,引领全街成为充满活力与烟火气的生活性商业街区。“过程中,小街商户也是从观望、怀疑,再到尝试、响应,陆续与引入的113人设计团队‘一对一’结合,共同开展规划设计,大家结合朝阳门南、北小街生活服务业发展历史,挖掘经营特色、行业文化,将老居民、老街坊、老商户的浓厚乡愁和街区历史元素融入门脸之中,成为小街的‘活态博物馆’。”李明扬说。

除了更有烟火气,小街也成为了步道公园。在西总布胡同东口南侧,名为“总布拾光”的口袋公园深受周围居民喜爱。原先,这里的绿地被围墙封闭,胡同口的步道也仅有1.2米宽,风貌不佳、通行不便。此次整治提升专门将围墙打开,开放了近1400平方米的街角口袋公园,成为公共空间。此外,不仅增加了休憩座椅,方便居民乘凉、休息,周边场地铺装也融入历史典故,让绿地述说着总布胡同的历史。南门仓胡同西口也新增了一处23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仓礼园”,取“仓廪实而知礼节”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15日,北京东城,74岁的于贵彬家住南门仓6号楼,他向记者讲述朝阳门北小街改造前后的道路布局。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摄

街区变美了,人们出行更方便了,烟火气也变得更浓了。74岁的于贵彬在附近住了21年,亲眼见证着这条街的变化:“原来道路两边行人拥挤、交通混乱,现在真是好多了。现在有了自行车道,大家骑车安全了,还有了一个小花园,每天晚上孩子在这里玩,老人遛遛弯,多敞亮。”

编辑 刘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