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立本

韩国的命运就是在暴烈和温柔间摆荡。渴望社会正义的暗涌成为创意的来源。韩江也见证韩国“去汉字化”的历程,她在文字旅程中驰骋,弯道超车,奔向诺奖的驿站。

韩国的命运就是在暴烈和温柔之间摆荡。东亚男尊女卑的权力秩序,威权政治的底色,成为社会网络的潜规则,但渴望平等和社会正义的暗涌却是源源不绝,也意外地成为创意的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江获得二零二四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亚洲女作家中的第一人,就是源于韩国社会变革和传统的博弈。她作为七零后,见证了威权时代的高压,不仅是政治生活的游戏规则,也是社会上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宿命。女性被期望成为男性优先的附属品角色,在暴烈的国民性格中,温柔就是一种奇异的救赎,寻找一种阴阳互补的平衡,但也往往面对各种伦理的失衡和失落。

这也是韩国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创意泉源,让暴烈和温柔的激荡成为一种巨大的戏剧张力。韩江作品的特色就是不断穿梭这些感情战场,从家里平静如水的生活中看到了波涛汹涌的暗流,从光州街头的硝烟看到了世代冲突的残酷。她是一名修辞的高手,在文字的高速公路上驰骋,超越了不少前辈和同辈,弯道超车,奔向了诺奖的驿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江也见证了韩国文字“去汉字化”的旅程。她在一九九四年获得文学奖的时候,背景的横额还是写上了汉字的“庆祝”、“新春文艺”、“施赏式”,让全球华人看了特别的亲切。但过去近二十年间,韩国全面落实“去汉字化”,媒体和小说再也看不到汉字的踪影。只有在寺庙的古迹和博物馆中,在市中心的历史牌匾中,才能看到汉字的遗痕。

但汉字背后的儒家文化,还是韩国的传统主流价值,忠孝仁义,男尊女卑,还是历久弥新,但也不断面对新一代的挑战,在韩国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成为不断出现的主题。同为七十后作家的赵南柱,小说改编成同名电影《八二年生的金智英》,在中国就引起很多的共鸣,豆瓣上的评分高达八点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是国土面积较小,韩国似乎比中国更“卷”,竞争更激烈。这也导致韩国的自杀率高居全球前列,位于发达国家的第一名,尤其是新一代,都要面对升学困难、找工作困难、高房价、高物价等压力,组成家庭后又面对抚养孩子和扶养父母的双重压力。

这也许是东亚社会的宿命,人生的道路就是闯不完的关卡,要在人前光鲜亮丽,可是深夜却“咬着棉被在哭”。但内卷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奇特动力,即便付出高昂的代价。在韩江小说中,看到了不断超越束缚的动力,将无比的压力升华,发现打破人性枷锁的美丽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