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市政府目前已在公众场所配置4.3万余台AED,覆盖率全国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急救中心在全市设16家急救培训基地和两个急救培训教学点。

深圳民生实事 案例征集令

深圳民生案例 影像展征集令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南方都市报“街坊口碑榜”自2013年启动以来,每年评选优秀民生实事,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在搭建起政民互动沟通桥梁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深圳社会民生领域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协商治理平台。

在第十届南都街坊口碑榜暨有口皆碑圳十年评选活动上,深圳市急救中心“救命神器”AED,获“民生实事十大金奖”之一。南都记者采访了解到,截至2024年10月16日,深圳公众场所配置的AED已成功挽救115人,深圳市政府目前已在公众场所配置4.3万余台AED,AED覆盖率全国第一。

“救命神器”

深圳“AED地图”覆盖全城、一键可查

2024年7月30日20时39分,55岁的王先生在港铁(深圳)4号线深圳北站地铁站下车后突发晕倒,站台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分头行动,有人拨打120急救电话,有人去取AED,站台值班站长黄菲菲和同事刘诗琳、张桉开始对王先生实施心肺复苏。

20时40分,AED开机,建议除颤,黄菲菲等人立即给予电击除颤1次,并按AED语音提示继续实施心肺复苏。5分钟后,王先生出现喘息样呼吸,黄菲菲等人按照AED语音提示继续心肺复苏。

20时50分左右,王先生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并问:“你们为什么按我?”黄菲菲等人立即停止按压。

20时54分,120急救人员到达时,王先生已能清醒自述其有高血压、心梗病史。经救护车转至急诊科做进一步检查,王先生确诊为心梗,立即被送入手术室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植入1个支架。8月7日,王先生情况稳定,顺利出院。

2024年7月1日11时26分,家住南山区的苏先生发现82岁高龄的母亲突发呼之不应、推之不醒,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120调度员指导下开始心肺复苏,同时按120调度员提醒派女儿下楼去取AED。

AED拿到后,苏先生在120调度员指导下打开电源、贴好电极片,按照AED语音提示完成了1次电击除颤。11时35分,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苏先生的母亲虽意识不清,但已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经120救护车送入医院进一步抢救,7月2日上午,苏先生的母亲意识恢复清醒。

这名82岁的老人,刷新了院外AED救人最高年龄记录。

时间就是生命。发生在医院外的心脏骤停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除了尽快拨打120,心脏骤停发生后,尽早开始心肺复苏和使用AED,是最有效的抢救方法。如能在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并在3~5分钟内进行AED电击除颤,可使其存活率达到50%~70%。

什么是AED?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识别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傻瓜式”医疗设备,也被称为“救命神器”。

2018年10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急救条例》正式实施,将公共场所配置AED、公众急救培训纳入院前医疗急救布局规划中。截至2024年10月16日,深圳公众场所配置的AED已成功挽救115人。这个数据意味着,这115个生命背后的家庭得到了拯救。在成功获救的人当中,年龄最小的仅7岁。

2018年,深圳市急救中心联合腾讯发布了覆盖全城、一键可查的深圳“AED地图”。打开“腾讯地图”或者微信小程序,在搜索栏中输入“AED导航”就会显示离你最近的几台AED,根据导航提示即可前往取出。

率先普及

全市公共场所已配置4.3万余台AED

其实早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深圳AED就成功出圈。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敖虎山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广大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普及AED工作取得了极大进步,特意提及并肯定了深圳率先在公众场所普及AED的工作。

深圳AED配置数量走在全国前列。深圳自2017年启动“公众除颤计划”,于2018年开始在公众场所安装配置“救命神器”AED,深圳机场、地铁站、高校、体育馆、寄宿制高中、会展中心、社康等公共场所都可以看到AED的“身影”。

2021年1月28日起,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开始投放到深圳巴士集团的105辆大巴上,在公交车上为市民提供专业的救护服务。截至2024年9月,深圳市政府已在公众场所配置4.3万余台AED,AED覆盖率全国第一。

民生实事

已设16家急救培训基地 全市超4%人口可“持证”急救

被称为“救命神器”AED,为什么如此重要?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介绍,构建应急救灾体系,势必会遇到一个空窗期。即市民发生意外,有人拨打120后等待的这段时间。而这又恰恰是黄金救援时间。从2017年深圳市急救中心开始探索如何弥补这段空窗期。

一方面是做急救宣传与普及培训,让市民有急救意识、懂得一些急救知识,另一方面则是配备AED。这种傻瓜式的急救设备,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装AED被列为民生实事,并将此项工作写入《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在法律层面明确各公共场所应配置AED作为法定义务。

从AED配置开始,深圳市急救中心就大力开展急救培训。截至今年8月,深圳市发证(初级救护员证)的培训人员超过78万。按照深圳人口计算,已超过4%。目前,深圳市急救中心在全市设立了16家急救培训基地和两个急救培训教学点,每年拿出超1万的名额面向全市开展免费培训,今年已完成培训3万人。

周强介绍,为让更多的市民学会急救知识和使用AED,近年来,深圳市急救中心举办了多场公益急救培训课程,持续输出“初级救护员”。深圳市急救中心在构建急救体系时,希望每培训一人,都能带动家人、同事、朋友学习急救,达到1+1>7的效果,把深圳打造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急救、更安全、更有爱的城市。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深圳市急救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