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叶斑斓的各色植物、碧波荡漾的潺潺流水、诗情画意的亭台水榭、充满文化气息的学院派风格建筑……这不是“大公园”,而是青年企业家和科技人才聚集的“科技园”。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跟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访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在采访中了解到,整个园区3万余名“上班族”中,25岁至35岁的青年人占比超过70%。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正以“千人千面”的科创服务吸引年轻人、留住年轻人。

废弃烟囱变温度计

成科技园区新地标

昨天,北青报记者来到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一期,一根高大的烟囱格外引人注目。烟囱被改造成巨型温度计,中间的“水银柱”显示着18℃的实时温度。

“我们眼前的科技园是由工业大院改建而成的。过去,这里聚集了大量拔丝厂、锅炉厂、变压器厂等工业企业,这根大烟囱就是当年的工业遗存。去年,我们组织园区里的青年科技人才开展了一场设计大赛,对大烟囱进行改造设计。”中关村东升科技园运营团队CEO刘强介绍说,有人提出,废弃大烟囱形状很像一个水银温度计,于是在大烟囱上标注刻度,温度区间设置在零下15℃至零上39℃之间,并模拟水银柱实时显示温度数据。改造完成后,废弃大烟囱成了园区新地标。

“我们在烟囱顶部特别加装了一行字:有温度的服务。这也是我们的愿景,用我们更有温度的科创服务,完善创新企业服务生态,让青年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在这片土地上更好生长。”刘强说。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市首个以“中关村”冠名的乡镇科技园,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历经十余年发展,实现了“瓦片变芯片、厂房变产研”的蜕变。目前入驻及培育高精尖企业370余家,上市企业10家,独角兽企业6家,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5个市级工程中心、10个博士后工作站。2023年,园区整体实现总产值约346亿元,税收约31亿元,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健身跑道串起休闲设施

网红餐厅汇聚商业街区

走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里,仿佛置身一个大花园。开阔的大草坪上,三三两两的年轻创业者席地而坐,畅谈未来发展愿景;一条近2公里的健身跑道,串起果园、鸭岛、露营地,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一应俱全,成为科技人才享受运动、释放自我的休闲宝地。

“每天有3万多人在这里工作生活,其中25岁至35岁的青年人占比超过70%。”刘强介绍说,园区围绕青年友好主题打造了一系列空间场景,科技园变身“青春花园”,让青年科技人才在这里生活得更加便捷舒适。

据了解,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围绕“食、住、行、健、教”,为科技人才提供五大刚需服务,打造专属权益体系。例如,在餐饮方面,除了员工餐厅,科技园还打造了两条商业街,网红咖啡厅、奶茶店、啤酒屋,以及韩餐、日料、西餐等特色美食应有尽有,青年人不出园区就能尽享舌尖上的味蕾盛宴。

不少青年科技人才还有子女教育的需求,园区为此专门开设儿童书店、少儿体能训练等服务项目,还特别引入了一所国际化学校——北京市海淀未来学校,实现小初高“十二年一贯制培养”,并与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共享20多万平方米的公共资源,包括网球、足球、篮球等体育场地,以及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慧农业等高新技术企业教育实践基地等。

“90后”执掌运营团队

年轻人更需要“千人千面”服务

作为中关村东升科技园运营团队CEO的刘强,本身也是一名“90后”,用他的话说,“年轻人最懂如何服务年轻人”。工作10年来,他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年轻人更需要“千人千面”的服务,要跟自己的生活节奏、兴趣爱好相匹配。为此,刘强依托“I友未来社区”小程序和App,发起一个个社群活动,通过社群链接青年人互动交流。

“现在园区已经有30多个社群了,其中不少跟运动相关,如跑团、橄榄球、羽毛球等。”刘强说,“我本人很喜欢运动,下班时间喜欢去打羽毛球、玩飞盘等。有一次我跟一位青年创业者沟通时发现,他也是个飞盘爱好者,于是我们相约找场地玩了一次飞盘。后来我想,为什么要到外面找场地呢?我们的科技园里就有很适合的活动场地,应该开发利用起来。于是,我在园区发起了飞盘社团,没想到很快吸引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响应,现在这个社团已经发展到300多人了。每周五我们都会组织活动,大家聚在一起玩飞盘,享受运动的快乐。”

今年6月,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投入运营。科技园运营团队结合户外开放区域,发起开放式PARKOFFICE(花园式办公)活动,大家可以在帐篷下办公、在天幕下开会、在花前树下烧烤、在草地上结识技术大牛、在阳光下做瑜伽冥想……

据介绍,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还规划了一个影剧院,设有五个电影放映厅、一个可容纳近200人的剧场,预计明年初投入使用。届时,颇受年轻人喜爱的脱口秀表演、剧场演出、院线电影等将在影剧院里上演,青年职工自编自导的舞台剧也可以在这里演出。“我们希望让整个园区既有科研氛围,又充满乐趣,吸引大家来上班。”刘强说,如今,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在园时长8小时以上的职工占比已达到60%以上。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三期项目已经竣工并完成备案,正在进行招商。园区将为入驻企业提供生活超市、精品餐饮、健身美体、娱乐休闲、主题市集等商业业态,营造下沉广场、屋顶花园等绿色生态场景,以花园式园林、简约时尚的建筑风格,打造“购、吃、娱、社交、生活”全天候社交生活圈,满足科技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科技园三期通过与周边圣熙8号、嘻番里等商业、文体生活配套联动,共同形成区域配套大生态,打造丰富、便捷,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城市化街区,为企业和科技人才提供便捷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高品质城市文化社交生活空间。文/本报记者王斌

摄影/本报记者袁艺

青年创业者高禄峰:跳出盒子让产品拥有“少年气”

被称为“年轻人时尚出行新宠”的电动滑板车、充满未来感的电动平衡车、配置高端设计新潮的电动自行车……在东升科技园二期的九号公司展厅内,各类高颜值新款电动出行工具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少年气’是我们的品牌内核。”提到自己的创业历程,青年创业者、九号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高禄峰颇为自豪地说,少年气,即勇气、创新、极度坦诚、快速自我进化、贴近用户,从不高高在上。“少年气”在九号公司内部不是一个形容词或者口号,而是一个常常被提到的定位和理念,这与高禄峰的创业经历密不可分。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折腾,总觉得可以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永远保有年轻的心态。”高禄峰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成立九号公司是他的第三次创业。“我此前做的都是偏互联网的创业项目,我最大的感受是,你会发现不同产业之间有着强烈的连接关系,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跟实体产业相结合,这样所爆发出来的力量会更大,这是贯穿我整个创业过程的思考。”

用科技创新赋能传统制造业,高禄峰带领九号公司“跳出盒子”,打破了传统束缚,利用智慧移动技术打造全新的移动生态系统。“虽然某些假设已深入人心,改变起来颇有难度,但我们已经成功实现了这一跨越。”高禄峰说。

例如,电动自行车行业历经10余年高速发展,已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行业内卷日益加剧。“为从白热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将目光转向智能化升级,推出更安全、更受年轻消费者青睐的电动车产品。举个例子,在生活中我们看到人们在路况不好或紧急刹车时,因为车轮打滑而导致车子失控、摔车、侧翻等危险情况,而我们自研的线性ABS防抱死刹车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等,能够帮助防抱死、防打滑,这就是真正的价值。”在高禄峰看来,创新是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不是在原有跑道上跟别人‘飙’原有的竞争方法,而是通过创新的方法,让行业里边缘的机会‘生长’到中心。”

在创业历程中,高禄峰“踩”准了风口。他回忆道,2018年,全球掀起电动滑板车浪潮,特别是欧美、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电动滑板车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小巧的交通工具方便携带,折叠后可轻松存放在汽车后备箱,逐渐成为人们短途通勤或休闲娱乐的好伴侣。但在当时,中国消费者更多使用的是电动两轮车或共享单车。

“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高禄峰说,“早在2015年,我们便启动立项,2016年开始研发。我看到,自行车这个产业存续了100多年,大家都习惯了这种非常方便的、价格比较低廉的产品形态,但在电力驱动大规模发展,电机、电池相关技术快速提升的时代,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我们提前预判,站立骑行是最重要的一种演变形式,因为它轻量化,而且更加方便。我们抢占了电动滑板车新赛道,并主导制定我国首个电动滑板车国家标准。如今,我们生产的电动滑板车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超过1300万台。”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科技园区,在这里,高禄峰将继续以“少年气”的精神内核,利用“跳出盒子”的创新思维,改变人们对短途代步工具的传统认知,为智慧移动领域的发展开辟新道路。文/本报记者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