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叶挺听闻九一八事变爆发,经历了被共产国际排挤后留德的10年后,决心回国为抗战出力。一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他才等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国共合作抗战后,鉴于改编和控制南方红军游击队的需要。蒋介石急于寻找领导南方红军游击队的人物。
听闻叶挺早已回国,已经不是共产党人,也没有职位,有意参与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蒋介石打起了拉拢叶挺的主意。
在不通知共产党的情况之下,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 正式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还大方的拨了5万元给叶挺当经费。
可令蒋介石没想到的是,叶挺听闻后,并没有直接接受,而是直接向共产党组织汇报了此事,尤其是急着找到周恩来汇报情况。
叶挺
种下革命友谊的种子
为何叶挺要专门找周恩来询问意见?这不得不提及叶挺与周恩来那深厚的交情。
其实早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被共产国际诬陷打压之时,周恩来就已经为叶挺说话,甚至一度向组织提出要替叶挺“平反”。
在后来10年的德国留洋生活中,叶挺也经常和周恩来保持联系。周恩来甚至曾在一次国外活动期间到柏林与他见面, 针对他当时情绪有些低沉的表现, 勉励他:
“总不能放弃革命不干, 干革命成功不必自我”。
这一番话令叶挺深受鼓舞。
周恩来
在德国期间,周恩来还经常派人给叶挺介绍国内党内的情况,同叶挺关系密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叶挺怀着一颗救国之心,急忙赶回澳门。在澳门积极同党组织联系,密切关注国内形势,表达了自己参与抗战的强烈愿望。
1937年7月,周恩来在上海,听闻叶挺从澳门到了上海,当即派人通知叶挺前来会面。
当时,国共合作双方关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的改编问题,双方一直就新四军的军长人选、领导权等问题争论不休。
周恩来深知叶挺是“北伐名将”,此前曾加入国民党,后跟随孙中山后加入共产党,对于两党的矛盾而言,叶挺担任军长是个合适的人选。
因此,周恩来建议叶挺可以主动参与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改编,有什么情况,再做沟通。
这也是为什么叶挺受到蒋介石任命并不急着答应的原因。
叶挺在向共产党组织汇报情况后,还是有人担心叶挺的身份,毕竟他早已不是共产党员。周恩来一再做担保,并且将叶挺在国外10年的情况一五一十的汇报给了毛泽东。
同年11月,叶挺受邀亲自飞到了延安,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进行了详细的交谈。在了解清楚情况后,毛泽东等人最终对他担任新四军军长表示信任和支持。
毛泽东等领导对叶挺强调,新四军必须坚持部队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不让国民党插手与干涉。
叶挺坚定的表示完全接受党中央的领导和决定。
就这样,在周恩来的斡旋和关怀之下,叶挺重新踏上了革命征途, 肩负组建新四军的重任。令叶挺没想到的是,对他这个军长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二人同心,一心建军
1937年11月上旬, 叶挺离开延安来到汉口后, 立即投入组建新四军的紧张工作之中。同年12月中旬, 周恩来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迁至武汉, 并在武汉主持成立中共长江中央局, 担任副书记 (王明任书记) 。
新四军组建不久,就在编制和经费问题方面, 受到了国民党诸多干扰和刁难。蒋介石自知拉拢叶挺不成便处处刁难。
叶挺遇到事情,总是先找周恩来,向党组织汇报情况。
在抗战困难时期,叶挺奉党中央的指示, 在编制和经费上反复同国民党进行交涉斗争, 终于迫使国民党方面同意新四军“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共四个游击支队”, 但对军部一些主要领导干部人选却留难不批复。
至于新四军全军每月经费, 仅批准发给经费一万五千元及军部经费等为每月共一万六千元。
数量不多,但也算久旱甘霖,解了新四军燃眉之急。
在编制和经费问题解决后,让叶挺没想到的是,新四军南下集结又遇到了国民党的阻挠。在南方红军游击队下山集结过程中, 国民党故意制造了袭击游击队等事件, 如“漳浦事件”等。
面对突发情况,周恩来又及时同叶挺沟通。
穿军装的周恩来
本来这样的处理叶挺应该能够好好率领军队作战。但当时的党中央还派了另一位大人物同叶挺共同组建新四军。
正是这个人的出现,让叶挺好几次欲辞去军长一职。
此人便是项英。
反复游说,坚持革命
项英当时任新四军副军长,并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书记及中共中央军委会新四军分会主席等重要职务。
在决定让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之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就交代项英务必同叶挺团结协作,共同领导好新四军,推进抗战事业。
可实际上,项英在新四军的组建过程中在许多问题上同叶挺存在着分歧,二人关系微妙。
毛泽东得知这一情况后,曾特地致电项英,要他终保持与叶挺同志的良好关系。但项英似乎并不乐意。
周恩来得知此事后,也非常关心叶挺的情况,多次在党中央支持叶挺的正确意见。即便如此,叶挺这个军长也做的不痛快。因为项英还是没有放下对他的成见。
项英(左)周恩来(中)叶挺(右)三人合照
当时的情况是,叶挺担任了新四军的军长,却无法充分履行军长的职权, 对于一些军事上的重大方针决策问题, 往往受制于项英, 不能做出决断;甚至连一些属于军事方面的重要会议和活动, 自己亦无权主持甚至无法参加。
此外,中共中央一些有关军事方面的重要文件和指示, 项英也往往封锁起来, 使叶挺无从知晓。所有这些遭遇, 令叶挺深感处境为难, 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在此情况下, 1938年6月间, 叶挺被迫正式向周恩来等提出并请转党中央:“要求在新四军组织一个委员会, 以便共同商议处理一切军政问题。”
周恩来、叶剑英在听取了叶挺的报告后,深为理解和同情叶挺的困难处境,,即将叶挺的要求转报党中央, 同时提出经过研究的处理意见,拟组织新四军委员会, 人选以叶 (挺) 、项 (英) 、陈毅、张云逸、周子昆、袁国平、邓子恢或张鼎丞七人组织之, 项为主席, 叶为副。
本来这样一来,按道理叶挺总算能在军政中说上话了。但实际情况是,项英根本对中央的决定不予理睬。
项英仗着自己是主席,还是屡屡架空叶挺颇为傲慢。叶挺无法忍受项英的傲慢态度, 只好于8月间致电周恩来等人, 表示准备辞去新四军军长的职务, 离开新四军, 返回广东参加抗战。
周恩来听闻苦苦相劝叶挺:“关于新四军工作, 请兄实际负责。当前战役已到紧急关头, 兄必须到前方督促, 万万勿误。我们深知兄在工作中感觉有困难, 请明告。我们正帮助你克服这一困难。”
可见周恩来对叶挺是非常关心的,也正是因为他与叶挺的交情,叶挺再一次的被周恩来说服。
这一情况周恩来也马上汇报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就此事也向项英致电,要求他务必团结叶挺。可项英还是一意孤行,始终排挤叶挺,最后叶挺还是无奈于10月离开新四军返回广东参加抗战。
叶挺生活照
这时,蒋介石听闻叶挺失落回粤,打算重新控制新四军,再次拉拢叶挺,致电叶挺:“望即来渝一叙。”
叶挺这次还是没有搭理蒋介石,自己在粤参与抗战。
中共中央当时知道这个情况后也很震惊。急忙派周恩来邀请叶挺北上重庆,商讨解决方案。
周恩来接到党中央的指示后, 即电廖承志, 要他转告叶挺即来重庆。他同时致电党中央, 提出处理意见:
“叶挺回四军。我的解决原则, 共产党领导必须确定, 工作关系必须改变。新四军委员会可以叶 (挺) 正项 (英) 副, 项实际上为政委。”
从处理意见中,可以看出周恩来还是非常支持叶挺,诚恳希望他能重新担任军长。
当时面对周恩来的提议,中央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中共中央收到周恩来的意见后即电复:“委员会叶 (挺) 正、项 (英) 副, 我们同意”, 并指示“新四军问题以争取叶挺回新四军工作为原则。足见对叶挺的重视。
1月下旬, 叶挺从广东抵达重庆后, 向周恩来、叶剑英汇报了自己在新四军的工作情况, 也推心置腹地陈述了自己的尴尬处境。
周恩来耐心听取叶挺的意见后, 恳切地向他指出:“华中抗战局面如何, 对全国关系很大, 新四军的工作亦十分重要;况且蒋介石目前正利用他辞职南下一事制造事端, 企图乘机插手新四军, 故希望他以大局为重, 仍然返回新四军工作为好。”
周恩来还告诉叶挺, 项英对他的不尊重, 以及项英在对待党中央关于新四军发展方向与战略部署等方面所持消极态度, 党中央都已经知道, 并且设法纠正。
这样一来叶挺才算放心,表示愿意继续回新四军工作。
在叶挺返回新四军之际,周恩来不放心,后又亲自南下皖南宣布中央关于新四军委员会以叶挺为正、项英为副的决定, 并严肃批评项英歧视排斥叶挺的错误作法, 要求他确实搞好同叶挺的关系。
周恩来的皖南之行本该起效,但项英还是冥顽不化,对叶挺成见过深。
党中央虽决定调整新四军委员会, 由叶挺任主任。但因项英消极抵制, 叶挺亦无可奈何。
相反, 项英却运用自己是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和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的权力, 依然可以把军队的指挥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继续发号施令, 把叶挺置于一旁。
项英
一直到1939年,叶挺还是离开了新四军,前往重庆。当时周恩来正在苏联治病。
第二年周恩来回国,急忙又找到叶挺,说服其返回新四军。算上前面的几次周旋,周恩来对叶挺可谓是操碎了心。
叶挺也被周恩来的精神感动,想到大家同是为了国家革命事业奋斗,最终也只好忍耐继续完成抗日大业。在叶挺的指挥下,新四军对日英勇作战,取得了一系列的战果。
从上面的历史来看,我们足见周恩来同叶挺交情至深。二者有着如此深厚的革命友谊,实乃中国革命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