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从古文字角度深入释读地名内涵,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考证认为蔚县是承袭蔚州而来,“蔚”究其本义为一种马先蒿的草本植物,因其成活率高,表现出郁郁葱葱的景象,故用“蔚”表达土壤肥沃,易于植被生长的含义。桑干河,即古治水、㶟水,因源出雷头山命名为㶟水,桑干本为有桑树的河,以此便可看出整个流域内适宜桑树生长的地理环境。壶流河,即古祁夷水,意为平而阔的河流,后因河道变迁,呈上狭下阔的葫芦形,改为今名。

关键词:蔚县;马先蒿;桑干河;壶流河

通过对特定地名命名原则,或因地名变迁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原貌。文章试图结合古文字学的知识与相关地理环境特征,考释河北蔚县县名及附近的“桑干河”及其支流“壶流河”的名义。

一、“蔚县”考释

《隋书》载:“北周宣帝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年时设置蔚州,今蔚县属之,名为大昌县。”可见,“蔚县”首次出现在北周宣帝时期,指代为蔚州。《蔚县志》《蔚县地名资料汇编》《河北政区沿革志》以及学者黄绍雄等都持此观点。北朝末年,以“代”为名的建置彻底结束。

对于“蔚”的由来,学界曾展开探讨。马映认为,蔚县起源与“尉文信平廉颇”有关。“尉”与“蔚”形近音同互为通假,“蔚”由此而来。赵清深在《蔚县名称来历追考》一文中提出两种说法:①赞同马映的观点,尉文即州地,蔚州由此得名;②因蔚汾河(水)得名。黄绍雄也对蔚州何以称“蔚”进行探讨,他认为“蔚”与蔚县古代的山水、自然环境没有关系,原因是北齐在蔚州建立以前,其他地方已有蔚州的建置。

对上述观点,我们认为存在补充的空间。

首先,“尉文”当为一地名时,其具体位置无从考证,何以确定就在今蔚县境内?秦进才《肩水金关“赵国尉文”简探微》一文中经过详密的考证得出,尉文是地名而非官名与人名的结合,纠正了尉文属蔚州、南郡的错误看法,论证了尉文在无极(今定州)、河北广平县、山西平遥等地的推断不准确且与今蔚县无关。其次,蔚州果真是因蔚汾河(水)得名的吗?经文献梳理后,我们发现蔚汾河在山西吕梁市兴县,与蔚县相距419公里,且历史上已有蔚汾县。又《读史方舆纪要》“大河条”下:“蔚汾水在县西,源出尖山,流经州境,入兴县界注于大河。”蔚汾县,北齐置,属广安郡,治所在今山西兴县西北四十里黑欲口村南,开皇三年(583年)属石州,大业四年(608年)改为临泉县,而蔚汾关“盖以蔚汾水为名”。如今,山西省兴县下仍存蔚汾镇。因此,就目前所见传世文献记载来看,蔚汾河与蔚州命名并无直接关联。

然而,关于“蔚”何以由来的问题,还是没有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下面,我们继续从“蔚县”字义及其周围的地理环境切入。

“蔚”之本义,指一种名为杜蒿的草本植物。《说文解字》:“蔚,杜蒿也。”“蔚,杜菣。释曰:蔚即高之雄无子者······陆玑云:‘杜蒿也。三月始生,七月华,华似胡麻花而紫赤,八月为角,角似小豆角,锐而长。一名马薪蒿是也。’”菣与蒿同义,因其茂盛但无子被称为无子菣,别称“马薪蒿”。每年三月开始生长,主要分布在草地与林地,七月开花,花冠淡紫红色,八月结角。金人韩道昭曾在《五音集韵》记载:“蔚,草名。又曰无子菣也。亦州名。周宣帝置蔚州。”这表明“蔚”字兼有植物名与州名两种含义;明人郭子章《郡县释名》:“汉封代王于此为代国,后周始置蔚州,郡名蔚萝。州志曰:‘二字皆从草,土地易生之意。’本草云:‘茺蔚子又云马先蒿。’《诗》曰:‘······蔚似蒿,皆易生者。’”“然郡名用此者,言其土脉丰润,易生草木,犹蔚萝云。”这里诠释了蔚县名称的由来,即后周设蔚州,郡名为蔚萝。其中“蔚”指马先蒿,“萝”指松萝,都易于生长。以“蔚”“萝”二字为地名,可表土壤肥沃、适宜植被生长之意。文献中,蔚州、蔚县、萝川、蔚萝川等词互为相通,多指蔚县盆地这个空间范围以及蔚县的自然地势。恒山余脉从晋入蔚县,分成南北两支,将蔚县四周环绕起来,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格局,即南山、北山,中间夹的一川,即“蔚萝川”。在今蔚县南灵仙山东数里,万山中耸立一大山脉,满山苍翠,蔚然成荫,故名萝山。古蔚称萝川,由此而得名。又《蔚州志》载:“按蔚州称蔚萝,又称萝川,其名不见古籍,惟打探口石佛寺元石幢有蔚萝道山无碍禅师字,似彼时已习称之。”可见,清代蔚萝已约定俗成,流传于世。

地理环境上,蔚县夹于南北恒山余脉之间,所处地貌属典型的断陷山间盆地,平坦豁畅,其间有壶流河横贯西东,汇集周边支流,适宜人类的生产生活。自北周始置蔚州之名以来,华北平原气候开始由北朝寒冷期转向隋唐温暖期,降水量逐渐增加。又因为此地处于农牧交错带附近,光照充足,境内植被多为草地与林地边缘地带,正适合马先蒿的生长。又《读史方舆纪要》载:“(蔚)州地气丰煖,岁收恒裕。”可见至清代时,蔚县雨热同期,耕作发达,蔚州之名也因此延续了下来。时至今日,蔚县人士仍将蔚县称为“萝川”或“蔚萝川”,可见其生命力。

二、从“㶟水”到“桑干河”

桑干河即永定河上游段,属海河水系。该河发源于山西宁武管涔山东麓,上游的源子河与恢河在朔城区马邑村汇为一支,后经山阴县、应县与大同市,纳黄水河、路庄河、浑河、口泉河、御河等支流,于阳原施家会村流入河北省,在阳原县东北大渡口村附近,与壶流河汇聚。之后,从石匣里进入山峡,穿过宣化县南部和涿鹿县,至怀来县夹河村与洋河汇流。两河汇流后入官厅水库,自此以下,始称永定河。总的来看,桑干河横穿阳原、涿鹿、怀来盆地及其四周的山地丘陵,地貌单元较为丰富。

桑干河古有雷水、治水、㶟水之名,多有变更,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文献。相关研究表明,《穆天子传》中的雷水因雷首山而名,当为桑干河。“孟冬壬戌,天子至于雷首。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六。”近代学者小川涿治考证,此处的雷首当为雷头山,位于今朔州市洪涛山。前田正名在《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中认为,周穆王西征之时,经由汾河流域,句注山中的雁门、雷水而往。因雷与㶟发音相像,赞同小川涿治关于雷首山的位置的考证,即《水经注》卷一三中所述的㶟水的发源地雷头山附近。又,《山海经》中称今桑干河为浴水,见《山经·北次三经》:“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逢之山,······浴水出焉。”经谭其骧先生考证,“此经当本作治水,治浴形近,传抄致讹。《水经》作㶟水,《水经注》又见桑干水之称,今上游曰桑干河,下游曰永定河”。

秦至西汉时期,延续“治水”之名。《汉书·地理志》雁门郡阴馆县下云:“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过郡六,行千一百里。”《汉书·武五子传》:王病,使人祠葭水、台水。晋灼曰:“地理志葭水在广平南和,台水在雁门。”师古曰:“葭音家。台音怡。”又记作台水。上述所列治水或台水,实则为一水,因字形相似而传抄致讹或因读音相近而用字有别,一般多以治水为是。

东汉至北魏时期,出现“㶟水”“隰水”之名。《说文解字》:“㶟水出雁门(郡)阴馆(县)累头山,东入海,或曰治水也。从水,纍声力追切。一曰治水也。”据此推测,至迟在238年前,桑干水作为一条支流出现,并因水名城,设桑干城。北魏郦道元撰《水经·㶟水注》云:“㶟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干县南。㶟水出于累头山,一曰治水。”“㶟水又东北流左会桑乾水,县西北上平······谓之桑干泉,即溹涫水者也。”“桑乾水又东南迳黄瓜阜曲西,又屈迳其堆南。······又东,右合枝津。枝津上承桑乾河,东南流迳桑乾郡北,大魏因水而立,郡受厥称焉。”可见,反映东汉至北魏时期地理情况的《水经注》,继续沿用㶟水之名。其中,上游本有两条支流,其一为出累头山的㶟水并汇合马邑川水(今恢河),其二为出定襄南界的桑干河(泉),二者在桑干郡汇合。而北魏所建桑干郡,即以桑干水为名。又杨守敬按:“漯水之上源为桑乾水,其下流为漯水,非桑乾水与漯水有二也。”在“异受通称”编纂原则的影响下,该段汇合后的河流被称为桑干河或㶟水,也可以理解。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今字絫作累又与纍相乱,不同版本的《水经注》中又将㶟水称为“隰(湿)水”。此处作濕水,即由㶟作漯乃又讹濕也。不过,此处属于字形讹变的情况,就不再赘述了。

隋代至今,一直使用“桑干水”之名。《隋书·地理志》:“神武后魏置神武郡,后齐改曰太平,后周罢郡。有桑干水。”此时称桑干水,㶟水时代结束。唐《元和郡县图志》:“桑干河,在县东三十里。”有唐一代,桑干河的指代情况不同于隋,已统称桑干河。宋《太平寰宇记》:“桑乾河,在县东三十里。源出于北山下。”元明清时期桑干河名称后世一直沿用。《读史方舆纪要》载:“桑干河,源出山西马邑县西北十五里洪涛山,亦名累头山,漫水出焉,即桑干河上源也。汉志注谓之治水,治读曰除。水经注谓之㶟水,又谓之索涫水。”而桑干河下游在不同历史时期却有着更为繁杂的名称变化。如永定河曾有过清泉河(汉魏)、高粱河(汉魏)、卢沟河(金),元、明以后又有浑河、小黄河、无定河等称谓。

综上,桑干河在先秦时期称雷水或浴水,西汉称治水,东汉至北魏时期称㶟水或桑干水,而隋唐后则改称桑干河,名称逐渐开始稳定。

下面,我们继续探讨桑干河之名的来源。目前所见最普遍的观点认为,该河因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桑干河。这种解释的主要依据是清《永定河志》,其云:“相传每岁桑葚熟时,河水干涸。故名。”不过,我们认为该说法的提出时间较“桑干”之名的出现时间晚,且使用“传说”字眼,后人据此反复传抄,缺乏切实的考证。首先,桑椹又名桑葚,北方果期在7—8月份,此时正值北方雨季,降水量增多,河流水量增大,没有道理出现干涸的现象。其次,历史上也并未记载桑干河流域在桑葚成熟时,出现干涸的情形,缺乏文献支撑,极有可能牵强附会,由桑干河名称倒推所得。另一说则认为,鲜卑族的古代名称“索干”为“桑干”之别写,所以称该河为水,谐言为桑干。此观点源自《南齐书·魏虏传》,其云:“平城南有干水,出定襄界,流入海,去城五十里,世号为索干都。”清钱大昕在《廿二史考异》中认为,“索干即桑干之转”。但是,我们认为此观点值得商榷:其一,从文字角度来看,“索”与“桑”上古音分别为“铎部”与“阳部”却可对转,但字义与字形毫无关联,《说文解字》:“桑,蚕所食叶木。”索,艸有茎叶,可作绳索。当云:“索,绳也。”桑本义还是指桑叶或桑树,而索指绳索,且目前再无实例证明其可以混用,属孤证;其二,从地理方位来看,《南齐书》中“索干”代指北魏都城——平城,而“桑干”是指代郡下的县城。《汉书·地理志》记载,代郡下领县十八,首位为桑乾以及道人、当城、高柳等。据谭图可知,“索干”与“桑干”间的距离甚远,难以混同。而且,“桑干”首次出现在《汉书·地理志》,与北魏时期的拓跋鲜卑族无关。

此外,从本义上观察,我们认为“桑干”指代“有桑树的河”。清《日下旧闻考》中记载:“盖幽蓟古多树桑,此桑干所以名河,楼桑所以名村。”可证明桑干河的命名与周边种植桑树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不过,该条史料存在两点问题。首先,空间位置上着眼于下游之幽蓟,未兼顾上游地带。其次,该史料年代为清代,无法直接佐证西汉时期便已出现“桑干”地名的缘由。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结合古文字知识,论证历史时期桑干河的地名起源,以期寻求更为系统可靠的解释。

首先,从商代甲骨文“桑”字的出现,到先秦典籍《尚书·禹贡》《诗经》与《左传》相关记载中,都可以发现我国拥有悠久的桑树种植史。《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战国时期,“燕、代田畜而事蚕”。这表明,囊括桑干河流域内的燕、代两国人民,从事畜牧与蚕业,而桑树便是养蚕的主要原料。由此可以推测,至迟在战国时期,桑干河流域便有种植桑树的传统。此外,据相关研究,今山西省朔州市附近的古桑干河道,其沉积物年代框架表明,距今3600年至500年左右(大致为早商到明末之间),该区域气候整体呈现温暖潮湿的特征,以河流沉积相为主。这些特征与桑树喜暖湿、冲积土河谷地带的趋向相符。如“蒙桑”广泛分布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白桑”则产自张家口坝下地区,这两种桑树都喜好在平原或河旁生长。此地的桑树种植在《水经注》也可得到证实,古代北方植桑,其北限直到今山西省的北部。《水经·㶟水注》载“(于延)水侧有桑林,故时人亦谓是水为藂桑河也”。因于延水两侧有桑林,又被称为藂桑河,意为桑树聚集的河流。而于延水是桑干河北部支流,这也可以从侧面印证在南部气候更温暖的桑干河同样种植桑树。

再者,“干”字本义为“河边,水畔,河”,文献中有颇多例证。如《诗经·小雅》:“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斯干》这篇诗是为歌颂西周贵族修筑房屋落成所作,开篇就描写前有小河后有终南山的景象。《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先秦奴隶在劳作中,会将树干砍倒,然后放置到河岸边。《管子·小问》:“昔者吴、干战,龀未不得入军门。国子摘其齿,遂入,为干国多。干,江边地也。”春秋时期,干国与吴国战于河边,曾下令未换乳牙的孩童不得入军营,而国子却摘除牙齿,而入,为干国立下战功。《易·渐卦》:“初六,鸿渐于干。《正义》:鸿,水乌也;干,水涯也。”这里就引述了鸿雁进于河水之中的意象。以上种种例证,充分说明了“干”有“河”之本义。既是如此,“桑干”便指有桑树的河,桑干是专名,后加“河”字变为通名。

三、从“祁夷水”到“壶流河”

壶流河,源自今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望狐村,经暖泉镇入蔚县境,东流至西合营镇北,右纳清水河向北流,再纳定安河;下游北出北马圈至阳原县,与桑干河汇流。

壶流河古称祁夷水,最早见《汉书·地理志》“代郡”条下“平舒,祁夷水北至桑乾入沽”。该水自平舒县(今广灵县)发源,最后经代郡桑干县入沽水(今桑干河)。拆分来讲,“祁”“夷”二字本义亦有共通之处。《说文解字》:“《毛传·吉日》云:‘祁,大也。’······‘祁,舒达也。’······‘祁,众多也。’”“夷,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可见“祁”“夷”二字兼有大、众多、平之意。而在蔚县盆地内只有壶流河这一条大型河流,且处于盆地中心,地势低,落差小。该河与北部桑干河交汇之处,仍保留大渡口村与小渡口村的聚落地名。可见,汉魏以来壶流河流量较大,适合船只行驶,从而拥有形成渡口的条件。慢慢地,这里成了沟通南北水路交通要道上的重要节点。

北魏,祁夷水流域出现“代水”之名。《水经·㶟水注》引《魏土地记》:“祁夷水又东北流经代城(今代王城镇)西,城内有两泉,一泉流出城西门,一泉流出城北门,二泉皆北注代水。”可见,代水因代城而名。唐代,改为漚夷河、瓠河。《元和郡县图志》:“漚夷河,亦曰瓠河,上槽狭,下流阔,有似瓠,因名。”此时,祁夷水的名称发生了变化,因河流上游河道变窄,下游宽阔,整体呈上狭下阔的形状像瓠,便以瓠来命名。明代又称葫芦河,《大明一统志》:“在蔚州城北,其水上槽狭,下流阔,有似葫芦。然发水自广灵县,丰水而来,下流入安定县西界。”又作胡卢水,并称壶流水,《明史·地理志》山西大同府蔚州条记:“北有壶流水,一名胡卢水。”这里的“壶”“胡”二字与“瓠”音同,可通假。《说文解字》载:“瓠、壶也,此为假借也。”瓠瓜是一种草本植物,所结之实长筒形者称为瓠瓜,形短而大圆腹者称葫芦。此上窄下大之象形意,一直沿用到清代。《清史稿·地理志》:“蔚州,西有壶流河,自山西广灵入,再错出复入。”《广灵县志》:“壶流河······上狭下阔,其型如壶,故名。”《蔚州志》:“河上漕狭,下游阔,有似壶卢也。”民国至今,也未曾改动。至此,由“祁夷水”到“壶流河”的名称嬗变历程彻底厘清。

综上所述,“蔚”是马先蒿的古称,因当地盛产马先蒿而得名。此外,蔚县的土地肥沃,适宜植被生长,因此,“蔚”字也体现出该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同时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河流方面,从地名角度切入,由古祁夷水演变为今壶流河的历史过程,体现出隋唐时期河道形状与地理环境的变迁。“祁夷”指一种宽而阔的河流,而“壶流”则形容河流蜿蜒曲折,如同葫芦一样。其间,“桑干”之名则意指有桑树的河,我们亦可借此窥得该河流沿线良好的气候、水文与植被条件。文章意在表明,古地名之命名,往往与其对应时代的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此,结合地名学与古文字知识,系统探求古今地名的沿革,尤其是众多异名背后的深层原因,包括特定时期地理环境的变迁以及古人的认识,对于研究地名的历史演变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蔺媛 董少帅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8期

选稿:易欣嘉玉

编辑:宋柄燃

校对:王玉凤

审订:朱 琪

责编:汪鸿琴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