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几年的几次围岛演习,岛内什么时候噤若寒蝉?自然是解放军舰机逼近台岛的时候,那什么时候“抖擞”起来?自然是演习结束后的挽尊时间。
这不,“联合利剑-2024B”演习快速展开又快速结束后,岛内媒体放出了一段用美制“狙击手”光电吊舱拍摄的画面,声称这是被台空军F-16战斗机“监视”下的解放军歼-15舰载机,画面中歼-15飞行姿态平稳,“似乎毫无察觉”。
很明显,岛内媒体和台军方是企图用这段实在说不上有多少说服力的视频,作为“一切尽在掌握”的证据。然而若是真的开战,台军根本就不可能拍到这样的画面,因为届时根本“看”不到的歼-20大概率会在第一时间夺取制空权,别说是挂了“狙击手”的F-16,就是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机,也未必有升空的机会。
5月的“联合利剑-2024A”演习结束后不久,台军同样放出了“狙击手”光电吊舱拍摄的歼-16和轰-6图像,图像中还有很像瞄准器的白色方框,看起来威慑力十足,一度解读为“F-16成功远程锁定”,与这次事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么这到底算不算锁定?
画面中的这些解放军战机是否真的毫无察觉,还要先说说“狙击手”光电吊舱是什么。
现代战争的特点是复杂的体系对抗,战斗机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争夺制空权,作为一种平台还要承担不少任务,例如侦察、态势评估、近距支援等等,提高态势感知能力是基础要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AN/AAQ-33“狙击手”高级瞄准吊舱就是为了增强战斗机在全天候条件下的感知能力。
从设计上来说,“狙击手”是个单一的轻型瞄准吊舱,不错的图像处理功能可以让飞行员可以在防空导弹射程外探测和识别目标,为此集成了前视红外系统、双模激光器、可见光高清电视和激光标记器等多种传感设备。
也就是说,这东西就是个功能比较齐全的大号望远镜,并不具备目标指示能力,只是为了在远距离和恶劣环境下看清楚目标,而且原理还不算多么深奥,理解为有拍摄、夜视和红外探测功能的光学成像系统也算准确,本质上不会对歼-15造成什么威胁。
台空军的装备水平也不算差,各种先进的探测和传感设备也不少,F-16V的AN/APG-83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产品,合成孔径天线具备在全天候条件下进行扫描探测能力,最大探测距离370公里,就算考虑到天气条件,探测和制导距离也在200公里上下。如果台军公布用AN/APG-83锁定解放军战机的证据,显然比用“摄像机”拍下来更有说服力。
那为什么只有“影视作品”?很明显,是因为军演环境下电子对抗非常激烈,电磁环境绝对不是一般的恶劣。以台军后知后觉的表现,此时大概连维持战斗机与基地的正常通讯都不容易,也就只有基于光学原理的“狙击手”吊舱还能正常工作,因为它的原理是在可见光范围内进行探测,只要目标发光发热并进入探测范围就可以发现。
很有意思的是,岛内舆论也不怎么买账,有岛内网友评论称“我也常用橡皮筋瞄准老板的头”,其中的讽刺意味着实巧妙。
台军没有,或者可能说是不敢指出的是拍到歼-15意味着什么。有消息指出当时这架F-16V的位置大约在台岛中央山脉上空,按照“狙击手”的探测距离,歼-15此时距离台岛海岸线应该并不远,可以说实践了“逐步挤压空间”的路线。更重要的是,这是台军首次在海岸线附近目视发现歼-15,意味着咱们的海军航空兵实现对台岛东海岸的封锁。
再说得切实一些,台军如今还有机会起飞战斗机确定一下情况,按照两次“联合利剑”演习展现出来的流程,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会第一步火力覆盖台军的机场、港口等重要目标,台军战机有没有起飞的机会都很难说。
即使有,专门负责制空作战的歼-20也会第一时间接管台岛空域的控制权,没有隐身能力的F-16V、幻影2000和IDF等战斗机,基本上讨不到什么便宜,台军这种自娱自乐的“影视作品”,也就只能在地动山摇那一天之前骗骗老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