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弥儿 编辑:艾弥儿 内容来源:付费课程——走进众妙之门,解读生命之书《道德经》
《道德经》中最值得反复品味的一节,这4个字启迪了中华无数名臣。

《道德经》第⼋章的内容讲的是“上善若⽔”。

咱们中国⼈呀,很多⼈喜欢看⽔。

俗话说,仁者乐⼭,智者乐⽔。

看⼭可以学到⼭的仁慈,看⽔,可以学到⽔的智慧。

孔⼦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看到了生命的短暂、世事的沧桑

⽼⼦看⽔,明⽩了:上善若⽔。最⾼尚的品德,要像⽔⼀样

⽔奔流不息,⽔是⽣命的源泉,⽔在⽣活中⼗分常⻅。

⽔是自然界的事物,为何寓意如此丰富呢?为何还拥有最⾼尚的品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古⼈在传播思想时,常⽤的⼀种⽅法,那就是取法⾃然。

从⼤⾃然中,以观物取象为途径,悟出道理,悟出规律,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不正是通过研究物,来获得真知吗?

取法⾃然,⼈们从⾃然中学习经验,学会⽣存。

在先秦时期,诸⼦百家在传播思想时,也常⽤这种⽅法,学界把这种取法⾃然,以⾃然为喻的⼿法,称为“⽐德”。

⽐德的基础是我国独有的天⼈合⼀的宇宙观、⼈⽣观、哲学观。

⼈们认为,万物的品性与⼈类的品性可以类⽐,于是渐渐就有了托物⾔志、借物喻⼈等⼿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说,我们认为梅兰⽵菊是花中四君⼦,并认为它们具有种种品德,这也是⽐德。

在《道德经》中,也多次运⽤“⽐德”的⼿法,⽐如咱们这⼀期要讲的“上善若⽔”,就是“⽐德”的⼿法。

《道德经》⾥的⽔,具有哪些品质呢?我们看看⽼⼦怎么说的:上善若⽔。⽔善利万物⽽不争,处众⼈之所恶(wù),故⼏于道。居善地,⼼善渊,与善仁,⾔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尤

这是王弼本的,帛书本略有不同,区别⼀处是在“⽔善利万物⽽不争”的“不争”,另⼀处是“与善仁”的“仁”。

帛书本中,“不争”写作“⼜静”,“⽔善利万物⽽⼜静”。“与善仁”写作“予善天”。

对于“不争”和“⼜静”这两种说法呢,其实都能解释得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看看王弼本这句的解释,⽔能够滋润万物⼜不与万物相争,能处在万物都厌恶的低处,这种品质接近于道。

帛书本的解释是,⽔能够滋润万物,还能静静地流淌在万物都厌恶的低处,这种品质接近于道。

低处是万物都不喜欢的,⽔却选择向低处流淌,

这⾥哪怕没有“不争”这个词,也体现了“不争”的含义,假如⽔与万物相争,那么⽔就不会选择低处了。

从这个意义上看,两个版本都表达了⽔具有不争的品格,只是帛书本多了⽔清净的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居善地,⼼善渊”这句,没什么争议。⽔善于选择合适的地形,⽢居低处,⽔善于包容万物,深藏若虚,它的⼼好像深渊⼀般⼴阔。

但是在“与善仁”和“予善天”之间,学者们争议较⼤。

有的学者认为,“与善仁”,是指与⼈交往时善于忍让,⼼胸宽⼴,真诚友善,这符合⽔的品质。

还有的学者认为,在《道德经》中,⽼⼦是不提倡“仁”这个概念的,像“天地不仁”、“⼤道废有仁义”、“绝圣弃义”等说法,都体现了这⼀点,⽽且⽼⼦视天为⼤道,这⾥应当是“予善天”,给予万物⽔的滋养,就好像上天施泽万物⽽不求回报⼀样。

两种说法都有⼀定的道理。我们这⾥选哪⼀种呢?我个⼈觉得,都可以,只要其中的道理能够启发到您,那它就是有道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说:⽔善守信⽤,⽔在汛期的时候会来,在⾮汛期的时候会⾛。

⽔善治,⽔能满⾜⼈的饮⽤需要,也能灌溉万物,还能推动⽔⻋、促进⽣产,等等。

⽔有⾃⼰的运⾏规律和章法,所以能够很好地处理事情,顺应规律去办事,选择合适的时机出⼿。

正因为⽔不与万物相争,所以别⼈不会怨恨它。

这说的哪是⽔呀,这说的不就是⼈吗?

⽔的这些品质,让我们深受启发,尤其是“不争”这⼀点,更是让启迪了⽆数⼈。

⽔在流淌时,只想完成⾃⼰的使命,不想与万物相争,它不争处所,不争名利,它去灌养万物也好,去供⼈饮⽤也好,去构成⼀道美丽的⻛景线也好,去汇⼊江海也好,它做的事情,没⼈拦着,也没⼈抱怨

⽔的不争,让这世间万物,没有能与之相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历史上,深谙“不争”之理的⼈很多,他们也⼤都取得了⼀定的成就。

身为晚清四⼤名⾂之⼀的张之洞,在为⼈处世上,就很好地运⽤了“不争”的智慧

他曾经给⾃⼰⽴下“三不争”的规矩,哪三不争呢?

⼀不与俗⼈争利,⼆不与⽂⼈争名,三不与⽆谓之⼈争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知道,俗⼈,最在乎的就是利益,有的为了蝇头⼩利⽄⽄计较,有的为了权势滔天争⼤利,争得头破血流。

在晚清的时候,政治腐败,官场上有些官员为了争权夺利,使出各种手段,⽃得你死我活。

“利”字头上⼀把⼑,张之洞也知道宦海浮沉的⻛险。因此,他不与官场上的俗⼈争利,他不在乎个人私利,为官清正廉明。他的俸禄本就不算太多,他还时常拿出⼀部分救助百姓、兴办学校。

据说,在他离世后,家⾥穷得居然连办理丧葬的钱都没有。这样的品质,实在是让人敬佩。这是不与俗⼈争利。

在封建时代,不少读书⼈都有沽名钓誉的⽑病,张之洞深知⽂⼈弊病,因此告诉⾃⼰不与⽂⼈争名声,不沽名钓誉。

不争名,⾃然少了很多⼝⾆之辩,也少了很多是⾮叨扰。只静下来,做实事,办新式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是不与⽂⼈争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不和⽆关的⼈置⽓,不理会他⼈的种种评价,保持⽿根清净,⼼静如⽔,这是不与⽆谓之⼈争闲⽓。

当然,除了不争,前⾯咱们说过的⽔的种种品质,也是值得我们每⼀个⼈学习的。运⽤如⽔般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收获更圆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