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第三季度

“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展示评议活动开始啦!

我市刘献梅

入选敬业奉献类候选人

小伙伴们动动手指

为她评议吧~

评议方式

1.扫描二维码进入评议页面

2.省份选择安徽,找到刘献梅,点击“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点击“评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选择“向他们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完成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起了解一下她的事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

刘献梅,女,1976年6月生,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阜阳市分公司投递员。从事投递工作18年来,刘献梅每天的投递路线长达50公里,投递的报刊达80多种,重达50公斤,每天投递两次。她创建“爱心邮路”7条,义务服务9位老人……18年投递路,刘献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把每一封信件、每一份报刊,准时准确送达用户手中,获得了用户和周边居民的认可和好评。刘献梅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邮政优秀投递员等荣誉。

恪守投递职责

刘献梅是阜阳邮政的一名普通邮递员。她每天骑着车子、载着沉重的报纸杂志信件,穿梭于阜阳城的大街小巷,完成繁重、琐碎的投递工作。刘献梅的投递范围很大,东到河滨路,西到颍州中路,南到文峰路,北到颍河西路,几乎占据了阜阳市老城区的一小半。街巷狭窄、纵横交错,她每天跑两趟,要载起80多种、重达上百斤的报刊,走街串巷把报刊信件送到18家单位、300个私人订户手中。

从当一名邮递员开始,刘献梅不知道换了多少辆邮车,走了多少里路,朋友开玩笑说街道都被她的邮递车轮子磨明了。刘献梅一干就是18年,她对投递范围里的路熟悉了,投送的报纸杂志熟悉了,对人更熟悉了,哪个订户住哪条街、叫什么名字、订的是什么类型的报刊,都记得清清楚楚,一问便知,她成了人们心中的“活地图”。刘献梅的投递总是准时可靠,渐渐地,人们一看到那辆绿色邮车穿过,就知道是几点几分了。长期下来,大家都把她当作亲人一般,一位老教师说:“虽然年龄大了,眼睛也不好使了,可取报读报早已成了我的习惯,十几年来,献梅就像我的手表一样准时。她要不来,我这心里还空落落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伸服务触角

有人说,做邮递员不就是跑跑路、送送报纸吗。看似简单,实际是一项非常细致、繁杂的工作,不能出任何差错。18年来,刘献梅一直把“人民邮政为人民”牢记在心里,把提升服务质量刻在脑子里,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有“三心”(热心、耐心、细心)、有“三勤”(手勤、嘴勤、腿勤)。从工作起,刘献梅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到河滨营业部,把邮件从车上卸下来,数报清分,报刊在她的手中翻飞,落入一个个格口,又有序地整理到一起,扎成一捆一捆装进了邮包。把邮包在邮车上放好,刘献梅便迎着朝霞出发了。面对这么大的投递范围、这么多订户,怎样才能最快、最准确地送到订户手中?刘献梅开始在提高效率上动脑筋,每次都复盘哪条街巷不走回头路、先送谁家最节约时间。一回生二回熟,刘献梅在不断摸索中,将投递路线规划得越来越准确、完善,并印在脑子里。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提高了投递效率。

刘献梅工作的时候总是随身携带分发清单,详细记录各单位、订户所订报刊的名份数、单位科室编号以及收发员的联系方式等,以免延误。她还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把投递路上遇到的问题、困难,特别是订户的要求一一记录下来,在后续服务中整改。比如,有些单位虽然都有收发室,但她仍坚持把报刊送到办公室,亲手交到客户手中,了解用户的需求,征求一下意见。再比如,刘献梅投递范围在老城区街巷里,订户楼道下多有统一安装的“报箱”,只要把报刊信件朝里边一放就算完成了任务。但刘献梅考虑到现在读报刊的多是独居老人,有的腿脚不便,有的不记事儿,开箱不一定及时。于是她上门征求意见,谁要是希望把报刊直接送到手里,她就再爬几层楼,直接送进家里。遇到书写有误、地址不详的“滞留”信件时,刘献梅不会简单“退回”处理,而是想尽办法及时把信件送到用户手中。2023年1月,刘献梅在整理分发信件时,发现一封从北京寄来的信件,没有门牌号,也没有手机号码,只写了“河滨路名鸿花园某某收”几个字。这种信件按行规是可以直接退回的,但细心的她发现信封右下角印有“技能鉴定”字样,想必是用户急等着用的凭证,她立即带着这封信到辖区派出所查询收件人信息,又到社区打听其居住地址,历经三次波折最终把信件交到用户手中。

爱心洒满邮路

刘献梅工作时身着绿色邮政工装,显得干练又精神,说话总是笑眯眯的,很有亲和力。时间一长,投递区的居民都认识了她。有些老人把她当成亲人,一天不见,甚至还有点想念。有时候看着“亲闺女”风里来雨里去,十分辛苦,心中不免疼惜。大家夏天送一瓶汽水饮料、一碗绿豆汤,冬天就送一瓶热牛奶,还写上纸条提醒“闺女”记得喝。还有些老人劝她换一个轻松些的工作,刘献梅总是笑笑说:“投递工作是累点苦点,但是和大家有了感情,舍不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年前,安徽邮政系统倡议各地创建“爱心邮路”。刘献梅开始琢磨,现在爱看报刊的多是些老人,有的年龄偏大行动不便,有的儿女不在身边无法照顾,还有的患有基础病需要帮助,自己何不抓住机会做点事。于是,她再一次仔细调查了投递区老人的家庭具体情况和分布的位置,结合投递所跑的“路线”,规划出了7条“献爱心路线”,一边投递报刊,一边顺路帮助老人购物、买菜、买药,捎带运送垃圾等。有的老人很孤寂,心里有话无人诉说,她还会耐心地陪老人谈心。家住颍上路国库家属院的贾大爷80多岁了,自从老伴去世后经常一个人在家,刘献梅每天送报时总要跟老人聊上两句,周末帮老人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时间一长,老人就很依赖这个“闺女”。有一次,贾大爷突然头晕,子女不在家,他就给刘献梅打电话。刘献梅第一时间赶过去,打车送老人去了医院,办好住院,直到老人的家人来了才离开。

刘献梅说:“做一件小事容易,一直坚持做一件小事不容易。”她数年如一日奔走在投递路上,将爱传送到每家每户。

来源:中国文明网 图片来源:中安在线

本文中图片、文字、音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