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危急之时,“骊山徒和人奴产子”被赦免,组成军队归章邯统领。章邯将军临危受命,承载着秦人的希望,迎战周章所率领的数十万军队。

章邯不负秦人众望,率军一路势如破竹,捷报频传。从此以后,章邯率领的秦军重现昔日的威风,除了项梁小小的挫败过章邯两次以外,在巨鹿之战前几乎没有败绩。如此骄人的战绩,令秦人看到了希望,给秦朝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直到巨鹿之战,章邯失败以后,秦军的气势才被遏制住。但此时的秦军仍然保留了强大的战斗力,与项羽率领的军队相互对峙。这一点从项羽并未莽撞率军发起进攻,就可以看出来,即便是项羽,也没有信心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一举击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邯在秦军仍有战斗力的情况下,却选择了投降项羽,从此成为项羽的部将。章邯为何投降?他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吗?不是,因为他投降项羽以后,与刘邦有过一场恶战,在战败以后,他没有投降,而是毅然举剑自刎。

那么,章邯为何在尚有一战之力时选择投降项羽?而在兵败刘邦时,却又宁死也不肯归顺刘邦呢?

章邯处境艰难

章邯临危受命,率军替秦朝续命,为何仅仅战败于项羽两次就选择率军投降了呢?因为章邯的处境太难了,即便是后来败于刘邦时,同样处境堪忧,似乎他注定要成为一个悲凉的人物。

章邯初败时,率军对项羽对峙期间,秦二世对这个结局非常不满。秦二世昏庸无能,性情暴虐,他在愤怒之际能做出任何事情,这也就意味着,章邯在下一次对阵项羽时,若是继续失败,他将丢掉的或许不仅是兵权,还有可能是性命。

秦二世甚至还专门派人到军中“责让”章邯,章邯被则让以后,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呢?“恐惧”。显然,章邯对自己当时的处境是清楚了解的,否则他不会被谴责后感到恐惧。为了自保,章邯没有选择自己回京复命,而是派司马欣代替自己回京打探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赵高只手遮天,秦二世不理朝政,司马欣回京以后,得先求见赵高。但赵高这个人很奸诈,接连几日未见司马欣,反而在暗中安排了人手,要害死司马欣。好在司马欣觉察到事情不对劲儿,连夜逃回了军营这才保住一命。

司马欣回来以后,就开始劝章邯拥兵自立,与项羽联合,趁机称王。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司马欣与章邯的关系非常好,但章邯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将领,虽然知道司马欣所说的话非常有道理,但他还是万分犹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章邯犹豫期间,陈余给章邯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将章邯的处境剖析得非常透彻,他告诉章邯,未来与项羽一战,章邯获胜,会功高震主,同时引起赵高的嫉妒,必然被害,白起、蒙恬都是例子。如果章邯战败,秦二世必然不会放过他,到时候只有死路一条。

章邯的处境可谓进退维谷,已然陷入一个死局。同时,他与项羽的再次交锋,也以失败告终,联合项羽拥兵称王,还是引颈受戮,此时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

章邯不是贪生怕死之徒,原本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但秦二世是昏君,赵高又把持朝政,章邯是大义凛然的丈夫,自然不愿死于这两人的手中。反观项羽,不仅是雄霸天下的战神,而且有着贵族血统,若是跟着项羽一起征战天下,倒是一桩美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之下,章邯不得已选择投降项羽,被封为王。

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

投降后的章邯处境更难

大家从史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到,章邯投降以后,虽然被封王,但他却被剥夺了兵权,并被置于楚军中。反倒是司马欣得到了兵权,不过司马欣也没好到哪里去,他虽然掌兵,却一直在给楚军当前锋,说难听一点,也就是做炮灰。

章邯选择投降,失去了秦国大将军的威风,也失去了“忠良”的美名,顶着雍王的虚名,实际沦为寄人篱下的“囚犯”。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章邯虽然保住了性命,却生不如死。尤其是项羽还坑杀了秦军20万,这笔血债压得章邯抬不起头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灭秦以后,秦地三分,章邯成为一个有封地的王。但项羽将他安排在秦地做王,考虑过秦人对他的态度吗?所以,章邯投降后虽然做了王,其实处境反而更加艰难。如果说他此前面对秦二世和赵高时面对的是生死危机,那么投降项羽以后所处的就是生不如死。

而且,章邯所处的秦地,是抵御刘邦出蜀的重地,有朝一日刘邦率军而来,章邯是项羽的第一道防线。

章邯是一个大丈夫,无论处境如何艰难,他自己选的路,跪着也会走完。所以,当刘邦挥军而至时,章邯履行了一个将军的职责,他率军奋勇抵抗,与刘邦展开一场殊死搏斗。若不是刘邦的一场大水,恐怕分出胜负还要迁延不少时日。

章邯将自己当成了项羽的将领,他与刘邦拼杀时,始终盼望着项羽的援军,却直至兵败也没能见到一个楚军来援。章邯的人生,似乎只有“悲凉”,从开局到结束,他从未交过好运气。

战败以后,章邯没有再次选择投降刘邦,而是果断地拔剑自尽。他既然投降过项羽,为何此刻不愿投降刘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一,章邯是一个有忠心的将领,当年投降项羽,实属被逼无奈,是走投无路时的选择。做出这个选择后,章邯才真正明白了这个决定的代价是什么,这代价太沉重,他不想重蹈覆辙,既然“忠良”之名已失,断然不可沦为“反复小人”。所以,这一次他选择死;

其二,章邯投降项羽,与项羽的高贵血统和勇武有关,因为他给项羽做下属不丢人,他只败给了项羽,被项羽的勇武所折服。但刘邦不同,刘邦的出身虽然也不一般,但与项羽相比有天壤之别,章邯自然不甘心屈居于刘邦之下。

无论怎么说,章邯都无愧于一代名将的称号,一来输给项羽不丢人,二来他背后的朝廷已经腐朽不堪,否则他与项羽之间的战斗,恐怕胜负仍未可知。或许,这就是生不逢时吧!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