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豫介绍,自2018年起,济南市教育、文旅部门联合启动“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实践案例》《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实践研究》分别入选全国、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自2018年以来,连续7年,每年列支市级财政资金,累计遴选扶持187所学校参与“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支持学校与非遗传承人签订教学协议,遴选德艺双馨的非遗传承人到校授课。如市级非遗项目济南剪纸传承人王涛与市中区七里山小学签订教学协议,每周五下午课后时间给学生社团授课,手把手的精彩教学,深受师生家长欢迎。

《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实践研究》历时三年,出版《中小学非遗示范课例——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一书,建立了非遗十大门类与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的链接,提供市级非遗实践示范性课例6节,梳理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非遗读本框架3万字,研发非遗关联教学产品30余套。部分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建立了非遗长期教学体系。如历城二中教育集团下属学校开设的非遗课程,涵盖了如烙画、剪纸、面塑、皮影戏、古琴、传统戏剧等多个项目。

结合济南市现有13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08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565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根据学校需求、教学特点及学生接受程度,“一校一项(非遗项目)”向学校提供“点单式”服务,形成“全面开花”的非遗教育格局。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同课异构”,嫁接地方非遗资源,建构教学资源包,推进非遗教育与思政教育、劳动实践、美育体育、现代科技、艺术生活高度融合。得益于“非遗进校园”,529名学生被命名为“泉城非遗娃”,万余名学生接受了非遗传承文化教育,一批青少年成长为非遗的热爱者、传播者、传承者。

宋豫表示,下一步,济南市将充分利用非遗项目承载的文化内涵、历史底蕴和育人功能,培养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认同感,让非遗传统文化持续在济南市中小学“最美舞台”上绽放艺术之光。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徐晓磊)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