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曾这样评价敬翔:"天降奇人,以佐于我!"

敬翔,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大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虽然出生乱世,但他从小喜爱读书,才思敏捷,文采突出,人们都把他看作是少年英才。他曾经进入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但是没有考中,等到黄巢带领军队攻入长安之后,他便逃往了汴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他的才华被朱温所发掘之后,便一直跟随在朱温身边长达三十余年。这朱温无疑是一个小人,但是对于敬翔的建议却言听计从,敬翔本人也始终尽心尽力地报答他,每次在他谋大事的时候都会给他建议。等到朱温登基为帝之后,敬翔也被任命为知枢密院事,后来又升任为光禄大夫,在朝中的地位极高。等到朱温病重之际,便召敬翔来到床榻前听从遗嘱,让他辅佐新一代帝王,奈何新任皇帝并不看重他,始终不得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历史记载,敬翔从小便喜爱读书,对于文章的写作更是颇为擅长。他才思敏捷,总是能够举一反三,因此大家都觉得他是神童。成年之后,他曾经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却不幸考试落第。

到黄巢起义爆发之后,他十分惊恐,而这时的朱温刚刚镇守在大梁,身边有位叫王发的小官员,而他恰好是敬翔的同乡,敬翔便前往依附于他。虽然如此,但此人从来没有向朱温推荐过敬翔,于是他只好凭借着替人家写书信,勉强维持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因为他常常用简短的名言代替深奥的道理,因而在军中传颂开来着,朱温本来就没读过书,就格外喜欢浅显明白的话,在偶然听到敬翔的文辞之后便十分喜爱,就让他的同乡引荐。在经过简短的交流之后,朱温很是赞赏敬翔的才华,便让他跟随在身边担任文官。当时朱温正与蔡州地区的贼人展开激烈的斗争,城门外经常传来士兵的呐喊声,朱温每在军帐中商量军机大事总是会让敬翔在旁边参与,甚至还感叹认识他的时间太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这样说,在朱温篡夺唐朝建立后梁的整个过程中敬翔所付出的功劳可谓是第一人。在朱温登基为帝之后,敬翔也得到了应有的奖励,成为了从宣武军掌书记。开平三年,朱温因为邠州、岐下多次受到其他割据势力的侵扰,于是便派将领前往讨伐。朱温害怕这个事情不能成功,因此急忙设宴询问敬翔的建议。在回答时敬翔详细的分析了当地城墙的坚固与否,粮食的多少以及士兵的训练情况,就像平常也知道一样,旁人都很惊讶,只有朱温十分的赞叹他。果不其然,在经过他的分析之后,朱温进行查漏补缺,最终获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朱友贞即位后,那些奸臣都处于朝中要职,而敬翔却因为是朱温时期的老臣始终不得皇帝的重用。等到刘丢失河朔,安彦之丧失杨刘,敬翔上书皇帝说:"现在国家每年都要派领军队出征,但是国土面积却在不断的衰减,不仅是因为将领的问题,就连朝廷的安排也颇为不得当,您处在深宫之中,与您谋划大事的都是旁边的人,哪里能够正确的判断外面的形势呢?在先皇还在世的时候他还要带领军队御驾亲征,尚且不能对敌人肆意妄为,现在情绪已经如此紧急,请求陛下让我到边疆为你效力。"奈何皇帝虽然知道敬翔一片诚恳之心,但因为旁边小人的谗言始终不听从敬翔的建议。等到晋国军队长驱而来时,皇帝才紧急召见敬翔,希望让他不要怨恨,并询问他如何是好。但这个时候已经无力改变,敬翔只好回到家中,最终自杀而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薛居正曾言:"敬翔、李振,始辅霸图,终成帝业。及国之亡也,一则殒命以明节,一则视息以偷生,以此较之,翔为优矣。"

敬翔确实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自从他辅佐在朱温身旁之后,便一直为朱温建立大业出谋划策,实在是王佐之才。从跟随朱温到朱温谋划称帝,在这三十多年期间里,敬翔总是能够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得到朱温的完全信任,这也实在不容易。自古以来,君王都有疑心,而朱温也不成例外,但每当朱温有忌惮之心时,敬翔就会立即查之,然后改变自己的行为,打消朱温的念头。就是凭借着这样的大智慧,敬翔才能够多年立足于朝堂而不败。

参考资料

《旧五代史·列传八》

《新五代史·梁臣传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