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没有,就是武汉的火车站站场规模都很小,其中武汉站11台20线,汉口站10台20线,武昌站5台12线,武汉东站5台12线。比起其他城市火车站动辄十五六台三十多线的场站规模,武汉的火车站规模确实太小了。
不仅如此,新规划的两个火车站规模也不大,其中汉阳站起初规划的是13台24线,结果只批复了7台13线,说是剩下6台11线是城铁预留部分,作为远期规划预留。同样的,天河高铁站原规划是11台20线,结果首批的是6台10线,预留5台10线城际场。
那么为什么武汉的火车站都那么小呢?为什么武汉不像其他城市一样建一个超级大站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规划过早,缺乏前瞻性
每次网上有人说武汉的火车站规模比较小的时候,武汉的网友就会出来反驳说那是因为武汉的火车站都比较早。
这确实是一个原因。汉口站和武昌站属于百年火车站,在民国时期就有了,其中大智路老汉口站退出舞台后,新汉口站在1991年10月就开始投入使用了,武昌站在原址上多次改扩建,2008年改扩建后就一直保持现状。
这两个站都地处武汉市区中心,周边早已发展起来,已经没有多余的位置再继续改扩建,自然在站场规模上跟现在一些“年轻”的火车站没得比。
而武汉站虽然属于后来新建的火车站,但是建设之初我国高铁才开始起步,武汉站作为全国第一座新建的高铁站,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规划上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站场规模没有后来一些城市新建的高铁站大也情有可原。
看到这,肯定有人要说,那汉阳站和天河站都属于新建的高铁站,为什么不能建大一些呢?这就不得不给大家说下武汉的地理格局了。
地域分散,无法集中
大家都知道在武汉成立之前,武昌、汉阳、汉口其实是3个城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火车站,不仅有汉口站、武昌站还有汉阳站,只不过汉阳火车站在后来取消了客运,只有货运了。
这种独特的地理格局导致三镇合并成为了一座新城市之后,出现了多中心的情况,自然也无法像其他城市那样集中全部力量去做一个大站,只能是保留既有火车站的同时,重新再修建一些新的火车站。
而多中心的格局,多火车站的格局,也限制了一些新建火车站的规模。
另外武汉是一座被长江和汉江割裂的城市,很多条铁路到武汉来了,特别是南北走向的铁路都必须通过公铁大桥过江。
如果武汉不采用分散式建站模式,而是建一个超级大站,不仅会加重公铁大桥的运载压力,而且会拖长高铁在武汉内部耗费的时间,毕竟到武汉的铁路大部分要过江,基本都是要弯弯绕绕到公铁大桥上去的,不像其他城市那样可以随便横着走。
所以当年武汉站规模不大,跟地理格局也有关系。而新规划的汉阳站同样要考虑到白沙洲公铁大桥的承载能力,因此不可能把所有线路都接入到汉阳站,且汉阳站位置有点偏,自然不会成为大站。至于天河高铁站,毕竟地处郊区,且大汉口片区已有汉口站,所以规模也不会超汉口站。
内耗严重,错失良机
除了上面两个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铁时代内耗严重,导致武汉错过了建设大战的良机。
这种内耗不只是说在武汉内部,更多的是在湖北层面。很多时候一些国家规划一条高铁的时候,各个省都会申报一些线路,最终上面批复了之后,项目才开始动工建设。
其实湖北的起步并不晚,2009年京广高铁武汉站就开始启用。然而在后来的高铁建设中,湖北陷入了内耗的泥潭,上面规划了一条线,下面的地市就得争一争,导致走向一直不确定,等到线路确定了,审批过了,别的省份高铁早通车了。
比如沿江高铁,至少在10年前就纳入规划了,可是西边的汉宜段则因为走向纷争拖了好久才动工。而合武段湖北段早就确定了走向,但是合肥那边一直因走向未定拖后腿,导致获批较晚,预计最快2028年才通车,届时武汉才能形成超米字高铁枢纽。
而隔壁的郑州却早早就完成了米字高铁shu'liu结构的拼图。
如果湖北不内耗,能在高铁大建设时代抢占契机,建设多的高铁,那么是不是直通线、汉阳高铁站能在2020年之前就提上日程,那汉阳站和天河站的规模是不是就会比现在更大?要知道2020年之前,很多城市申报的火车站战场规模都很大,且获批容易,是后来才一步步收紧政策的。
综上,武汉之所以没有规模超大的火车站,是基于多种原因的,有历史原因,有地理格局原因,有规划缺乏前瞻性的原因,也有线路走向内耗导致错失良机的原因。
虽然武汉火车站规模没有其他城市的火车站大,但是对于普通市民而言,火车站的本质是交通工具,只要能满足人民出行的日常需求,即使站台规模小一点,那又怎样呢?
在武汉,你可以在武昌坐火车,也可以通过汉口站和武汉站到达全国很多城市,也可以在武汉东站乘坐城际铁路快速回家,未来还可以在汉阳站和天河站坐高铁,比起其他城市,武汉的选择更多,每个地区的人都能就近坐火车,而不是跨越大半个城都挤到一个超级大站排长长的队。
这么一想,其实武汉的火车站大不大,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你觉得呢?
编辑:筱攸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