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35岁的李先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对于自然景观充满热情,他经常会深入杭州及周边地区的森林和草地,捕捉那些少见的瞬间。前几天,和往常一样,李先生带着摄影装备前往未曾涉足的新地点进行拍摄,这里以其丰富的植被和野生动物而闻名。

拍摄了几小时,李先生决定休息一会儿。当天天气较热,加上好一阵活动,他就卷起裤腿,上身只穿T恤。在草地坐了一会儿后,李先生感觉腿上以及肩部皮肤上似乎附着小虫,“我正观察周围环境,考虑接下来怎么拍,没留意到是什么小虫,下意识用手在腿上以及肩部大力拍打了下,当时觉得有轻微的刺痛感”。

在野外拍摄免不了被蚊子等小虫叮咬,起初,李先生以为只是普通的蚊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刺痛感越来越强烈,且开始出现红斑和轻微的肿胀。回到家后,李先生腿部及肩部的症状加重,红斑范围逐渐扩大,剧烈的瘙痒感和灼热感使得他根本难以入睡。清晨起床感觉无任何改善,他就赶紧前往浙江省人民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皮肤科主任陶小华主任医师为李先生仔细检查,并询问近期的户外活动经历。考虑到李先生的活动地点和相关症状,陶小华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隐翅虫皮炎,而身体两处同时中招则很少见。为了减轻症状,陶小华为李先生开了皮质类固醇药膏,并建议他冷敷来缓解肿胀和痒感。

陶小华介绍,隐翅虫,俗称“青蚂蚁”。喜好栖息在水田、草地及树林中,有趋光习性,常在晚上飞入有灯火的地方,食腐败的植物与腐烂的动物。隐翅虫不喜蜇人,常被灯光引诱进入室内。如果停留于皮肤上,因大部分人有意无意拍打、压碎或搓揉,隐翅虫的体液溢出后沾染皮肤,会导致皮肤受损,即可引起皮炎,称之为隐翅虫皮炎。资料显示,隐翅虫体内含有强酸的毒素,pH值约为1至2之间,被称为“飞行的硫酸”。隐翅虫皮炎常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呈条索状分布,其中可见密集丘疹、水疱,可伴有瘙痒感及灼痛感。

“秋高气爽,市民户外活动明显增加,而此时包括隐翅虫等蚊虫小咬仍较活跃。大部分患者是在散步、游玩或睡觉时不知不觉中被隐翅虫附肤,随手一拍,突发皮肤灼痛,一晃眼即出现一片红斑水疱。”

陶小华提醒,到公园、草地、池塘等蚊虫较多的区域,或进入长期未管理的草地和灌木丛时,得穿长袖衣裤,并使用驱蚊用品。如遇到隐翅虫或不明昆虫停留在皮肤上,不要用手拍打、揉搓,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走或甩开。皮肤沾上隐翅虫的毒液会出现过敏反应,可用清水或碱性肥皂水洗净接触过隐翅虫的皮肤,减少化学物质的刺激,必要时,可以使用激素软膏来控制炎症。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张慧丽

通讯员 许雯 宋黎胜

编辑 潘俐

审核 毛迪 冯云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