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曲蝶
试想一次仅三天的体验:
第一晚,在距离祖国宝岛台湾最近的大陆海岸,免费观看2K修复版的《悲情城市》。
第二天,面对面与一代电影风骨导演谢飞、杨德昌和侯孝贤的御用剪辑师廖庆松,以及全能多栖影人张艾嘉谈论电影。
第三晚,凭借毕设短片作品,从任达华、吴慷仁手中接过荣誉加冕,更是一举带走慷慨的30万元奖金。
这不是信口开河的好梦三日游,这是已成功在福建平潭举办第4届,迈入第五年的IM两岸青年影展。
台湾电影特别展映
谢飞与吴慷仁
影展主视觉致敬《恋恋风尘》
01
这时与彼刻
了解这个影展,不妨从其名称一窥。
IM两岸青年影展——
IM是In Moments的缩写,意为从这一刻起,此时此刻。
或许,塔可夫斯基会这么定义 In Moments:
“人们去电影院通常是因为时间:为了失去或错过的时光,为了不曾拥有的时光。人们为了生活经验去看电影,因为电影有一点是其他艺术不能比的:它能够开阔、丰富、浓缩人的实际经验,不这就是电影实实在在的力量所在,无关明星、情节、娱乐性。在真正的电影中,观众不仅是观众,而且是见证人。
而电影创作工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
留住对一部影片的感慨、定格银幕前后的体验、延长三倍生命亦或雕刻时光……万般解读,对 In Moments 全凭每个人自发的理解。
影展举办4届以来累计收到超6600部参赛作品,创作者来自超过400所院校。这便是6600多份对 In Moments 释义的回答乃至回响。
与其高谈阔论抽象概念的时间,不如亲眼在IM影展见到八十耄耋的谢飞,年逾七十的廖庆松和张艾嘉,令人从未如此切深地感受时间在人之存在的美学意义上的具象化。
谢飞导演一身精气神真真爽朗到了极致,无论在哪儿都傲然脱尘如一株雪松。除导演和教授外,他的新身份包括不限于影视博主、豆瓣影评人、电影活动vlogger等。
谢飞说,他是很多人的老师,更是很多人的“学生”。“我80岁才拍了8、9部电影,而山田洋次90岁却拍了90多部电影!”
张艾嘉则是第一次见到其本人,第一眼便已惊为天人!无法想象张艾嘉今年整整71岁了,全然四五十岁盛年之景况而已。
岁月从不败美人。
张艾嘉是今年IM两岸青年影展评委会主席。影展第一次联络张艾嘉,是想用她的一首歌《爱的代价》当作影展宣传片的音乐。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 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 / 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是永远都难忘的啊……”
张艾嘉说:“用这首歌可能是想激励青年电影人追梦,而电影这个梦我已经追了五十年了。年纪不是最重要的,电影是可以做一辈子的。”
岁月也从不败影人。
侯孝贤导演曾说廖庆松“很安静,以前有点自闭,我时常逗他,他太认真了。”
而在IM两岸青年影展传道受业解惑的廖庆松和蔼且健谈,叫一声“廖桑”,他便会回头对你一笑。让人好想剪接下这一帧的笑容,妥帖收藏,这些生动的Moments比围追与蜂拥中的签名海报更弥足珍贵。
关于从业经验、台岛往事和中肯建议,廖桑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先不谈学识、风骨和气韵,如果青年创作者总是出不来比肩前辈的作品,不妨先审视自身有无前辈们的精神、状态和态度?
02
此岸与对岸
廖桑说:“晚上我去了平潭海边,突然间有点恍惚,觉得两岸怎么那么像,事实上我们也是很靠近的。”
确然,IM两岸青年影展举办地平潭离宝岛最近的地点只有68海里,而1海里仅仅只有1.85公里而已。
在平潭IM两岸青年影展,则能看到台湾新电影的代表作品——杨德昌导演的《海滩的一天》《恐怖分子》《青梅竹马》,侯孝贤导演的《恋恋风尘》《悲情城市》。
免费预约不卷,无需凭借所谓的嘉宾证或媒体证,更不用和倒卖高价影票的黄牛斗智斗勇,观影无门槛,且影展期间每部放映两遍。
老片之外,更有台湾艺术大学,台北艺术大学、世新大学等台湾高校学生作品入围主竞赛,令观众在北电中戏中传之外看到更多维度的青年思考与表达。IM两岸青年影展是两岸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青年影像交流活动,五年来实现了无数两岸青年影视创作人的双向融通。
这时与彼刻,此岸与对岸,微妙又精准地如两股洋流般依偎交融,一股娓娓回溯并肢解剖析八十年代台湾的历史变革与社会症结,而另一股则自然显影并轻巧映衬了千禧年后的台湾风物现状。而洋流交汇处易成天然渔场,哺育不息,蔚然成一种风貌。
水天曾相濡,千山本同往。
03
青年与“青年”
IM两岸青年影展短片主竞赛单元采用公开征集的形式,面向全球华人高校学生和青年导演,参赛作品须是作者于高校就读期间,或毕业两年内所拍摄的作品。
也确实在本次影展看到了优秀的青年群像众貌,独木不成林。
今年夺得30万头奖的短片是魏德安导演的《蚂蚁》。导演因为行程原因没有来到现场,代领奖的是《蚂蚁》的摄影师胡英海。领奖时,胡英海表示:“青年导演不缺梦想,缺的是钱(笑)”
最佳影片《蚂蚁》摄影师胡英海
入围作品《宝孜达》导演克冉用完3万块钱后没钱再维持后续拍摄和制作了,便找了“天使投资人”父亲,想借2万元。所幸温暖的是,父亲给了他5万元并且不要求还。嘴上说着希望孩子找一个风吹不着、日晒不着的工作,不再做风餐露宿的导演,但最终父亲自己当起了剧组的道具师。
在IM两岸青年影展获奖的导演,如凭借硕士毕业作品《手风琴》获2021年IM最佳影片的艾麦提·麦麦提不止一次的表示,拿了IM影展的30万奖金,这样终于有钱可以还上拍摄上一部影片的债,也有钱可以拍摄下一部了。
IM两岸青年影展复审评委、曾获金M奖和金爵奖殊荣的导演耿军北漂初期曾当过速冻水饺推销员和宾馆服务员;《少年吔,安啦》导演、《十七岁的单车》《蓝色大门》监制徐小明曾在食堂后厨洗了一年的牛奶瓶;就连侯孝贤都在毕业后做了8个月的电子计算器推销员。
头奖一部30万奖金,其他各类奖项总奖金共300多万。真正解决导演的部分生计和部分拍摄经费问题,不回避根本困难,实在给钱善莫大焉。
再说回今年最佳影片《蚂蚁》,其摄影师胡英海导演的作品《沙巢》获得了2021年IM两岸青年影展最具创意作品,豆瓣评分7分。
你导演的作品我来摄影,我导演的作品你来摄影,互帮互助大放异彩。还是那句话,独木不成林。
很自然让人想起台湾新电影时期,杨德昌、侯孝贤、陈国富、陈坤厚、吴念真、李屏宾等一众中青年电影人的互相扶持。更不必提侯孝贤导演曾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去赞助杨德昌拍《青梅竹马》。
经历了电影市场国庆档的大盘疲软、大片乏力后,紧随着10月11日到13日举办的IM两岸青年影展让人的耳目骤然清新多了。
一面回首影史经典,台湾新电影展映重磅掷地有声,以史为鉴;一面探寻青年创作,两岸三地乃至寰球的青年短片四两拨千斤,空谷传响,共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