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作者简介:李中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侯昂妤,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

编者按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孙子兵法》是孙子对前人兵学思想的总结与发展。2024 年 5 月,《孙子兵法研究》编辑部就孙子以前的中国哲学中所蕴含的兵学思想问题请教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李中华教授。李中华教授系统地梳理了《孙子兵法》之前的《尚书》《诗经》《礼记》《周易》《春秋》等“五经”中所体现的兵学思想,指出“五经” 应是中国兵学思想的源头。

侯昂妤 :李老师,您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名家,想请您从哲学的视角谈谈《孙子兵法》。

李中华 :我们上先秦哲学课的时候,必须讲《孙子兵法》,主要讲《孙子兵法》的辩证思维和孙子的无神论思想。在先秦时代,《孙子兵法》早就突破了传统的鬼神观。因此,《孙子兵法》是中国哲学史上必不可少的内容。先秦时代,春秋和战国的哲学很不一样。在春秋前,中国哲学还没有形成系统,从老子开始才形成系统的哲学。我们把老子看作是中国哲学第一人。在老子之前,中国的天道观或者对宇宙、自然的看法,包括对人生的看法,基本上还都笼罩在宗教里。

孙武大概也是这个时期的人,孙武比孔子可能小10到20岁。春秋末期应该是中国文化突破原有文化的一个时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之为“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实现了“哲学的突破”。

侯昂妤 :李老师,“前孙子者,孙子不遗”,说明孙子是继承了前人的兵学智慧。您认为孙子继承的是哪些智慧呢?

李中华 :《孙子兵法》应该说是对孙子以前的兵学的一个总结。我们对一个问题的研究,总是要追溯它的源头,包括对文化的研究、哲学的研究都是这样,都是要追源溯流,我们现在是“流”,这个“流”怎么形成的?它的“源”是什么?兵学理论兵学思想应该追溯到“五经”,即《尚书》《诗经》《礼记》《周易》《春秋》。

侯昂妤 :您认为《尚书》的誓是兵学最早的源头?

李中华 :是的。誓可以作为兵学的一个源头,因为比它更早的兵学思想就没有了。

“刑始于兵”,中国古代法起源于战争。这一点在《尚书》中体现得非常突出,《尚书》中关于军事刑法的内容多以誓的形式出现在讨伐檄文中。《尚书·甘誓》是目前所见的最早具有军事法性质的文字,是夏启在甘地发兵攻打有扈氏时发布的战争动员令;《尚书·汤誓》是商汤兴兵讨伐夏桀时公开的作战动员令;《尚书·牧誓》是周武王率兵征讨商纣王的战争檄文;《尚书·费誓》是鲁侯伯禽率师征讨徐、夷等部落时所作。这些都充分表现出军法、军制思想。

侯昂妤 :我们今天对《孙子兵法》继承的应该主要是它的战略思想,那么《尚书》中的誓是战略吗?

李中华 :是的。在“五经”中,《尚书》的历史跨度最长。《尚书》中《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秦誓》等六篇是出征的誓词。这些誓词充分反映了战争动员、战争意义、军队纪律、战斗方式等问题。

首先,《尚书》中充满了丰富的战争动员思想。这些战争动员思想包括:列罪状,正讨伐之名;发号令,宣作战之要;励士气,颁赏罚之法。比如,牧野大战前夕,周武王为了声讨商纣、震慑敌人、鼓舞士气、申明军纪等,进行誓师。

其次,《尚书》中有丰富的关于战争意义、战争正义性的内容。大家读这些誓言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应该是最早对战争的看法,包括为什么发动战争、战争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等。启在《甘誓》中揭露:“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意思是说,有扈氏蔑视五行运行规律,懈怠和废弃天、地、人的正道,倒行逆施。汤在《汤誓》中揭露说:“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意思是说,夏桀王耗尽民力,还在大肆盘剥,民众非常不满,说:“你这个太阳何时才能消失呢?我愿意和你一块去死!”夏朝的政治败坏到如此程度,我决心去讨伐它。

与此同时,《尚书》中的誓充分体现了君主的任务是替天讨灭罪人。启在《甘誓》中说“今予惟恭行天之罚”;汤在《汤誓》中说“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武王在《牧誓》中说“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这些都表明君主要恭谨地按上天意志讨伐敌人,顺应天意地进行正义战争。

侯昂妤 :李老师,您怎么看《诗经》中的军事思想和战争观念呢?

李中华 :《诗经》三百余篇,其中直接和间接描写战争的诗作有二十余篇,“风”诗有十多篇,“雅”诗有近十篇,“颂”诗不少于三篇,占全部诗作的7%以上。这些写战争的诗作涉及各阶层人物——上至最高统治者周天子,诸侯国的国君、大臣、名将,下至士兵、普通平民;涉及的 战争题材范围广泛——从应征入伍到严格训练、威武行军直至激烈战斗等。《诗经》战争诗记录了百姓在从军打仗时,怎么做战争准备以及对战争场面的描述,有艰苦又光荣地返回家乡,还有对亲人的思念等场景。《诗经》生动体现了当时的战争观念和治军思想。

首先,《诗经》中的战争诗体现了周人的防御性战争观。西周末年,戎狄中的猃狁族日益成为周王朝在西北方的严重威胁。周宣王在位时,猃狁已经进攻到王畿地区,王朝首府镐京岌岌可危。《小雅·六月》写道:“猃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猃狁攻势异常凶猛,以“焦获”为基点,准备进攻镐、方,一直打到泾水北边。在国家危急时刻,周宣王兴师自卫“,王于出征,以匡王国”。最终,周王的正义仁德之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充分体现了周人的战争性质是防御之战,战争观念是防御性卫国。

其次,《诗经》充分体现了周人“明德慎罚”的治军理念。《大雅·江汉》写淮夷进攻他们的领土,即使敌方不断用武力骚扰,周人已不能安稳度日,周宣王还是命召虎“匪疚匪棘,王国来极”,即不扰他们、不迫他们,使他们对周王朝心怀感激。《大雅·常武》写周宣王亲征徐国,任命南仲为统军元帅,最终大获全胜。诗歌总结此战经验时说:“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强调“徐方”的归顺是心悦诚服,诗歌不仅记述战事,而且强调周王的德治武功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渲染的是这次战争的正义性。

侯昂妤 :李老师,想请您具体谈谈《周易》中蕴含的兵学思想。

李中华 :应该说《周易》是中国兵家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源头。

首先,《周易》主张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周易》主张“师正”,提出“师出以正”“师正得吉”,就是指军队出兵的正确性,作战性质的正义性,为维护国家和广大百姓利益而战的正当性。离 上九《象》:“‘王用出征’,以正邦也。”也就是说,君主出兵征伐,是为了维护国家总体利益,保护广大民众,也就是所谓的“正邦”,只有这样的战争才能赢得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周易》认为,军队存在的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利益。师 《彖》曰:“师……能以众正,可以王矣。……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广雅·释诂》曰:“毒,安也。”可见,《周易》认为行军作战只有保民师才会“正”,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上天的保佑;只有君主有德、出师正义,才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实现保民安天下的目的。

其次,《周易》深知战争的残酷性,强调“慎战”,主张一定要谨慎对待战争,草率发动战争将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周易》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进行了严厉的告诫。如复 上六爻辞所说的情况:“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意思是君主如果痴迷武力力量,最终会师败国凶,十年都难以振兴。即使是一次贸然伏击也会出现“三岁不兴”的后果。同人 九三里说:“伏戎于莽,升 其高陵,三岁不兴。”这把《周易》慎战止战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三,《周易》强调军队纪律和令行禁止的出兵原则。《周易》还明确地指出了军队纪律的重要性,认为严明的纪律是军队作战取胜的重要因素。军队只有具备了严明的纪律性,才可以在战斗中不乱阵、不逾列,攻守进退均能按将帅的指挥行事,保持统一行动,最终实现战争的目标。这就是《师》初六爻辞所说的:“师出以律,否臧凶。”意为军队打仗要执行严格的纪律,否则就会打败仗。《左传·宣公十二年》就记载了此爻的应用。在晋楚的邲之战中,晋军的副帅先縠刚愎自用,蔑视军法不听指挥。知庄子说:“此师殆哉!《周易》有之,在师 之临 ,曰:‘师出以 律,否臧,凶。’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众散为弱,川壅为泽,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律。否臧,且律竭也。盈而以竭,夭且不整,所以凶也。不行之谓临,有帅而不从,临孰甚焉?此之谓矣。果遇,必败,彘子尸之。虽免而归,必有大咎。”这次战争晋大败而归。究其原因,就是先縠目无军纪、刚愎自用,不听从军事统帅的指挥。

其四,《周易》还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战略战术。比如,充分利用有利地形进行据险防御。坎 《彖》曰:“‘习坎’,重险 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比如,灵活机动地设伏歼敌。《同人》九三爻辞曰:“伏戎于莽。”就是指合理运用莽草密集的地形来对敌人进行隐蔽设伏。

侯昂妤 :因此,夏商周三代留下来的这五部经典,不仅是其他学科的源头,同时也是兵学的源头。

李中华 :是的。我强调的就是这一点。另外,在兵学探源这个问题上,道家的思想必须要重视。现在有人对老子不以为然,说老子的兵学思想是消极的。这种说法不对。老子对战争的看法可以说是比先秦任何一家的看法都更接近客观真理。兵学中的“奇正”这种辩证转化思想就来自于老子。老子的思想是最具有辩证思维特征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讲对立统一的强和弱。张岱年先生说过,《周易》《老子》《孙子兵法》,是最具有辩证思维的书,这一点大大地超越了西方。

侯昂妤 :总之,在《孙子兵法》之前,虽然有丰富的、可贵的战争观念、作战经验和军事思想,但却是零星的,完全没有形成系统的军事理论。《孙子兵法》的产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第一座高峰,形成了深刻而系统的军事规律总结和战争指导原则,完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质的飞跃。李老师,您一直在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连续性?

李中华 :是的。这是我始终强调的。在世界的文化传统里,唯独我们中国经典有自身的原创性和连续性。原创性指中国经典是我们民族独立发展而成的。同时,中华民族文化还具有系统性。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有“五经”或者“六经”这么系统的文化典籍。《诗》是我们文学艺术的源头;《书》是我们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源头;《礼》是我们伦理道德、国家制度等的源头。

可以说,中国文化走到近现代,三千多年来的文化,从殷商开始的文字记载的文化传统一直没有断裂,我们的文字一直没有断裂。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文化的文字载体形式延续下来,以它为载体的文化也就一直没有断裂。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就是一种精神的东西。什么是中国人?从外表上看是肤色、发色,但这只是外表的中国人,内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中国人。

侯昂妤 :李老师,您是从哲学的高度把“前孙子者,孙子不遗”的思想进行了完整阐述,意义重大。这一方面是对《孙子兵法》在兵学和军事内容上进行了溯源,另一方面是从理论根基和文化底色上对其进行了溯源。只有把《孙子兵法》放在“五经”中理解,放在整个中华文明中解读,才能够真正读懂《孙子兵法》的精粹内核。您的思想非常系统地阐述了《孙子兵法》的来源。您尤为重视老子对《孙子兵法》的影响,您认为老子对《孙子兵法》不仅是在哲学上的辩证思想的影响,还有核心思想的影响就是战争的正义观、民本的思想以及上下同欲的思想。

李中华 :是的。中国哲学有自己的传统。如重生命、重履践、重和谐,强调“仁以为己任”“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注重整体性和辩证性,这也都是中国兵学的基色和底蕴。一旦脱离中国传统哲学,就很难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兵学的精粹要义和思想内核。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孙武的《吴孙子》比较科学地从春秋时期的战争中总结出战争的一般规律,富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和生动的辩证法思想。它是古代一部优秀的兵书,也是一部出色的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