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色字体上海公鼎律师事务所

假期临近计划出游

但爱车被撞坏需维修

索性租辆“豪车”体验一把

反正租车费由肇事方承担

这样做可行吗?

一起来看看这个案例吧!

案情简介

2022年3月,张某驾驶机动车与刘某名下停在停车场的车辆发生碰撞,造成两车部分损坏的道路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张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故发生后,刘某的车辆被送去维修,相关费用由保险公司赔付完成。车辆维修需要一周时间。在维修期间,刘某从租车公司租赁了一辆某品牌高端车,租赁期4天,用于日常通勤和事前计划好的小长假出行,费用总计2000余元。

后双方就租车费用的承担问题产生争议,刘某认为租车费用的产生是因张某而起,因此要求其赔偿租车费用2000余元。张某对此不予认可,认为该笔租车费用不在合理的赔偿范围之内。刘某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赔偿该笔租车费用。

法院审理

本案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被告张某承担此事故全部责任,原、被告各方对此均未提出异议,故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的结论具有证明力,法院依法予以采信。

本案中,刘某主张的租车费用实为替代性交通工具费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财产损失,当事人请求侵权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非经营性车辆因无法继续使用,所产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据此,刘某可以向张某主张车辆维修期间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

在认定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时,既要重视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又要强调权利人应秉持诚实信用原则以及恪守必要的容忍义务。对于“通常性交通工具”的认定,应当以合理、必要为原则,即应以受损车辆原来的使用目的为核心进行审查,达到受损车辆原来的使用目的即可,而不一定达到同等档次,也不能一概以一般公共交通工具费用为标准。

因案涉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临近小长假,刘某为执行其早已规划好的旅游计划而选择租赁车辆出行,具有必要性,符合“通常性”理解。但刘某租赁的车辆属于较高档次车辆,租赁费用超出合理限度。

综上,法院参照市场上日租车平均价格,结合刘某的实际租车时间,酌定支持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800元。该判决已生效。

法君说法

替代性交通工具费用是指非经营性车辆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因无法使用车辆,从而选择替代性交通工具所产生的费用。日常生活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打车、租车均是替代性交通工具的方式。由于当事人在替代性交通工具选择上有较大的随意性,不同交通工具的支出金额差别悬殊,因此不能简单地以当事人实际支出的费用作为认定损失的依据,而要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遵循必要性、合理性原则,根据车辆一般使用用途来确定何谓“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

鹏法君提醒,对于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费用支持的标准,法院既要考量费用支出的目的,即费用的支出系基于日常出行需要,如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日常代步等;也会考量选择交通工具的合理性,如采用打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而当事人租赁车辆的,应举证证明租车的必要性。对确属特殊原因存在租赁车辆需求的,也应恪守诚实信用原则,以一般档次车辆、市场平均价格作为租赁标准,切不可趁此机会不计成本肆意租赁豪车代步。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二条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财产损失,当事人请求侵权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

(二)因车辆灭失或者无法修复,为购买交通事故发生时与被损坏车辆价值相当的车辆重置费用;

(三)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

(四)非经营性车辆因无法继续使用,所产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

01

02

03

郭军律师

职位:主任律师

电话:400-697-0701

业务专长: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房地产纠纷、债权债务等。

上海公鼎律师事务所

电话:400-697-0701

传真:021-33856629

地址:

备注:图文来源南山区法院

公鼎开通微信在线咨询

公鼎律所现已开通律师微信在线咨询服务,工作时间为:上午9:00至下午18:00, 如非工作时间无法及时解答您的提问,您即可在平台留言并留下微信号或联系方式,我们会在下个工作日给予您回复,欢迎大家前来咨询,公鼎律所竭诚为您服务!

声明: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图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法律研习资料、传递有益信息。我们的初衷是增进公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提升法治意识,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法治建设。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与商业利益无关,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商业推广或盈利行为。如无意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并在确认后立即删除相关内容,以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