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邹游,中国美术家协会服装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服装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总策划、总设计,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

观点提纯

“这需要我们站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临界点,对服装设计之本体不断地诘问。服装设计板块中的作品未必能承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样的使命,但我们必须进行自我的追问——服装未尝不能具备这种能量。……艺术与科技的融凝,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这两对系统成组的关系构成了最为重要的评价维度。”

《设计》: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肩负着展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成就,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十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高原、高峰之问,展现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伟大工程中来自美术的力量等重任,给本届美展的服装设计作品征集和评选工作带来了哪些现实的挑战?

邹游:参展作品地域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参与的自发性是在我面对几百件作品时产生的强烈感受。

时尚之问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时代之问。一代人的审美意趣在服装——这一和人最近空间距离接触的人造物上得到最直接的反映。服装作为一个三维的、真实的有形之物,在展览现场能够直接引发观看者的反应,并不需要借助文字,人的着装就是你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方式,尤其是在今天,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如此之快的时候,时尚就是一种即时语言。是对“我是谁”的最直接的回答。从“我”到“我们”,新时代中国服装设计师的群像站立在了十四届全国美展之中。

从技术上、材料上,以及最为重要的观念性上,每一件参展作品都展现出了创作者对时代的观察和省思。一些优秀作品所展现出的形式背后的思考更需要引导观看者重视,那就是服装设计的目的不在于技巧、技术的炫酷,而在于设计师必须懂得透过以服装为媒介的设计表现个人的哲学和社会批判。

从作品中我们会发现,参展的服装设计师其实是有自己所坚持的一套理论体系的,他/她们博学多识,关注社会、心理和人类的话题,兼具社会学家、哲学家的思维结构。他/她们知道自己的兴趣点,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由此所转化成为自己的设计自然隐含了他/她们对于社会和时代的看法,呈现出大到这个时代、小到个人应该有的样子和状态,她们知道自己在这个时代想要表达出些什么,这样的设计才能既契合社会的需求也不失自己的风采。

我们期望能够在参展作品中看到更多的,既在物理品质上展现出技术的先进性,又能在文化品质上聚合像“第二个结合”这样伟大命题的、新时代的作品。但显然,从最初的作品征集到中间的评选,以及最后的集中展览,个中所涉及的观看标准都极具挑战性。这需要我们站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临界点,对服装设计之本体不断地诘问。服装设计板块中的作品未必能承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样的使命,但我们必须进行自我的追问——服装未尝不能具备这种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侯若祎(北京)/ 潮纱/ 服装设计

《设计》:作为第四届全国美展服装设计艺委会主任,您如何看待这一国家级展览在设计艺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获得全国美展的认可,对创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邹游:能够入选全国美展,究其原因,是因为创作者对社会所保有那一份关注度,这样才能设计出让大家产生共鸣的设计,也才是有用的设计(并非可穿才是有用,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难道不是更有用),也才能得到社会的关注。

创作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方面,全国美展代表的是中国最高的学术水平。仅从设计创新这一切面看,其更深层的语义有一指向,就是人民描述未来远景的一种方式,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借助本身的直觉能力去发掘与构筑世界的新价值,并予以视觉化。这种新价值可以说是对未来所做的假设,也可以说是一种预言。这样的精神特质正是全国美展多年所积聚的,这也是国展之重要性的根本所在;另一方面,仅 从观看者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到,个人表达已经通过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联结,使其作品在被解读的过程中,达成了想象力与知性的对话,进而设计师的影响力从专业认同扩展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认同,实现了价值和意义的递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琦(重庆)/ 衍夏语. 金锔 / 服装设计

《设计》: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服装设计展区的筹备及评审情况,能否分享一下本次服装设计艺术展区的评审流程?从初步筛选到最终决选,有哪些关键环节?在评选过程中,艺委会是如何评估服装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创新性、实用性以及文化价值的?

邹游:服装设计展区进入复评的有101件作品,从中评出入选作品65件,进京作品13件,有3件作品获得了获奖提名。

服装设计展区作品和其他设计艺术类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呈现出的直观性。时尚本就是群体对于社会环境下的心理状况的率先感知,及其所推崇的一种风格和生活态度,且最容易被大众所感知和接受。这就需要在“个性化”与“人性化”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点,以及从作品中流淌出来的能够抚慰和平抑人们难以企及的心灵渴望的力量。

组委会对评审的流程有非常科学的设定,有两点特别要强调的,一是统一思想,从价值观的引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就服装设计展区来看,如何从一种狭义的理解到广义的认知来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就特别有针对性;二是对评审标准的设定,如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经典性、传承性、创新性相协调。艺术与科技的融凝,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这两对系统成组的关系构成了最为重要的评价维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文(广东)/ 心悦和鸣 / 服装设计

《设计》:从本次参展作品中,您观察到了哪些服装设计的新趋势或新方向?这些趋势对未来服装设计的发展有何影响?能否分享几件您认为本次展览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们是如何体现设计师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的?

邹游:在整个评审和观展过程中,给我留下了三个方面的强烈印象。

一、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和方向。从3D打印、激光切割到可回收材料等新介质的运用,在很多作品上都有非常精彩的、多样的表达。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时尚产业对新技术的接受和运用有最迅速的反应,这使得服装设计的形式语言展现出更多样化的可能;

二、传统文化对今天设计师的影响在展览的作品中多有呈现,文化的脉络显然已经渗透在今天设计师的血脉当中,形成一种可辨识的文化基因,创作者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流露出充分的文化自信,甚至是一种自豪感。服装设计作品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一个创造象征意义的过程,如何将这些意义转化为创意作品,并非对传统元素的简单挪用、直接复制拼贴,本届入围作品在处理的手法上呈现出一种更具深度的表现力,是对文化内涵性的深层结构的剖析,是对文化更深层的意蕴的表达;

三、本届服装设计作品呈现出一种年轻、向上的朝气。这种状态是什么?其实就是时尚一直特别强调的现代感,及其背后指向的现代性,它就是今天时代的重音,在本届展览中非常响亮、清晰地传达出来。设计师在面对世界性的技术进步的同时,他/她们自觉地返身回溯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实现了当代话语的建构,是一种社会的、系统的全新结合。时尚的世界让我们看到,在当代文化中,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元素并存。在这样一个体系中,只看一个元素或一种文化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切的复杂性,洞察人的状况,理解系统的制度化。

以上三点是我看完展览后很强烈的感受,其中一些作品在这几个面向也展现出了高妙的设计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海明、徐文洁、涂雨潇、王巧、郑尚尚(江苏)/ 迹寻东方/ 服装设计

《文脉》所展现出某种模糊的精确是给我的最直接的心理反应。所谓模糊,是对挖掘中国唐宋时期的石刻艺术时,并没有拘泥于具象的形似,而精确,则是作品展现出的传统意蕴。将独具肌理的“中国草”——夏布一层层地堆叠起来,用激光切割的新技术,利用夏布的质朴还原石刻风化的原始质感,有力地雕刻出石刻艺术在岁月长河中逐渐蜕变升华的壮美景象。同样利用夏布的作品《衍·夏语·金锔》,虽然也是采用华夏传统生态面料完成设计,则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将织造夏布的苎麻丝与金属丝搭配进行手工编织;结构造型上改变常规的服装结构版型,以传统“一片式结构”进行编织,形成织片,再立体穿插连接成型;链接处虚实镂空,采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技艺,通过金色锔钉,既固定了服装的结构,也起到了装饰作用。从这两件作品可以看到,传统技艺在今天设计师的想象中,可能焕发出的新样式、新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一迪、苏永刚(山东)/ 文脉/ 服装设计

作品《风生水起(A Flourishing Sense of Wind and Water)》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极强。在半透明体的PVC材料之下,是创作者来自中国衣文化与身体之间的思考,在身体的若隐若现中,借由东方文化衣以“蔽体”“绮罗纤缕见肌肤”的意境,将身体的物理特征视为文化的起点,由此过渡和转化到有意义的文化象征中,讨论衣服和身体的界限,呈现着衣的身体所带来的想象与文化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梦荻(北京)/ 风生水起(Aflourishing scene of wind and water) / 服装设计

在PVC基底之上,织物3D打印是科技与材料创新在时尚领域中的最新实践,选择生物相容性材料(Biocompatible Material)进行柔性打印,建模的打印颗粒打印沉积在织物基底上,生态友好、生物相容性材料可以用于皮肤(超过30天)和短期黏膜接触,解决了3D打印可能引发的环境和材料安全性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悦(北京)/ 绩续/ 服装设计

《设计》:展望未来,您认为服装设计当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化和生活?有哪些领域或问题是设计师需要特别关注的?

邹游:服装设计当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化和生活?此一问题和前面一个问题是有关联性的。在国展的服装设计作品中,科技加艺术成为显见的趋势,科技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比如,独特的纹理面料和超越物理世界的轮廓,只能通过数字技术创造出来,这将打开一个潜在趋势的全新世界。可以从中提取出更多的技术支撑来创造现实生活中的服装。从入围的服装设计作品中可以观察到,科学技术所引发的流行趋势可以很好地从虚拟的、想象的世界开始,正如我们看到的许多作品已经这样做了。通过全国美展可以感知到,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在科学世界中投注越来越多的关注,这自然会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决策。

设计师是预测未来的人,帮助人们去探索个性表达,解决设计、品位和心理问题,最终解决人跟这个世界的关系问题,因此,设计师对人性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社会人所指的“社会”所包括的内容,是不是同样要保持极强的关注呢?许多人认为,如果一个人拥抱未来,满怀希望地抓住它,计划其后果,他就会蔑视或忽视过去。这与假设过去的经验与未来无关一样错误。可见设计师需要对问题有一个系统性的构建。

最后强调一点,就是设计师必须明确,对美的形式的把握是基础中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肖榕(北京)/ ADAPTATION / 服装设计

《设计》:深耕设计教育多年,您如何看待当前服装设计教育体系?未来几年内,服装设计领域将面临哪些重要的发展趋势或变革?设计教育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或加强?

邹游:从设计师到教师,不同身份所采纳的观察视角让我意识到,时尚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参与这个复杂过程的人包括生产者(服装设计师和制造商)、使用者、零售商、媒体(意见领袖)、研究机构和趋势研究所、协会(包括博览会、展会、大赛等)、金融机构和政府等。其间交织着个人、组织和机构之间的影响、互动、交流、调整,这些因素使时尚周期从开始到结束充满活力。

服装设计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现度特别高,因此有大量想从事这一职业的年轻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近两百所高校开设有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体系如何适应产业系统,并与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是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服装设计教育体系面对的是如此庞杂的系统,在回应设计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是技术人类学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变化的有效要素等相关议题时,要注意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关系问题,才能避免某种片面性和主观性。

知识以实践为后盾,通过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传播,逐渐升华为具有强大力量的智慧。用智慧回答问题的深度不同于仅用知识回答。因此,智慧总是对摇摆的状态敏感地作出相应的反应,所以它倾向于不同意简单的系统。

保持理性和客观是教育必须坚持的,有必要在面对不确定性、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加以实施的同时不断进行修正和优化。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创造一条将“知识”转变为“智慧”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晓曦(湖北)/ 劳动者之歌 / 服装设计

《设计》:请结合对中国设计教育的看法给青年设计师和设计专业的学生一些意见和建议。

邹游: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作为一个好的设计师要有良好的审美判断力,这需要设计师从各种来源,如文学、艺术和科学等各个方面,广泛地吸纳人类的文化遗产,从而获得他们的经验,凝练出个人的想法,进而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在引导社会的风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们要建立起“在做中学”(learn by doing)概念,这里的“做”当然包含自己动手的过程,但广义的实践才是“做”的真意(比如绘制设计草图、打版、缝制、市场调研等)。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这就使知识的获得与真实生活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对于学习服装设计的同学,做没做过服装,做过几件服装,很能说明问题。

三、在大量的思考和充分的实践基础之上,我们要对创造力有所了解,我在此特别想强调“有限理性的创造”这一概念。每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能够掌握的技术也是有限的,设计师无法寻找到全部备选方案,也无法完全预测全部备选方案的后果,也很难在条件复杂的决策环境中选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四、阅读,再阅读。其实前面几条建议都和阅读相关。要学会“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能够只是浅阅读,停留于事物表面。譬如作为服装设计师,就应该去了解品牌故事以及它背后的东西(加强自己了解一个事物的深度)。要学会延伸阅读,深度阅读,建立起对事物多维度的认知,学会把自己的人生历程和社会结构、历史变迁联系起来,理解人和事。当你意识到,时尚是对人类文化的触类旁通时,你才能够回答,“你的设计能持续地为人、为社会提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