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一生,有过春风得意的光明时刻,也有过愁眉不展的至暗时刻。

提及自己一生的功绩,他只是淡淡的说一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三个地方,无一例外都是他的谪居之地,他将黄州放在首位,足见此处在他心中的地位之重。

毕竟,在这个地方,他笑过,哭过,渐渐地练就一颗平常心,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为世人留下太多经典作品,如: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出自《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出自《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出自《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诗词,他也曾用《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散文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诉说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然而,其中的这一篇散文,虽然字数不多,内容也不复杂,结构更是简单,却美的让人沉醉不已。

这篇只有八十四个字的小散文,便是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记承天寺夜游夜游》。

友谊之美,令人羡慕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元丰三年,因受“乌台诗案”牵连,苏轼遭遇了仕途生涯中的一次重击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此时的他已经四十三岁了,本应春风得意有所作为,无奈只能谪居在这距离京都千里之遥的黄州,做着有名无实,有职无权的闲官。

这对于曾渴望建功立业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折磨。同所有不得志的文人墨客相似,他也寄情于山水,渐渐地练就一颗平常心。

偶尔,他也会“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想要“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酒醒之后,他终究还是回归现实,明白人世间有太多的求而不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

就这样,在现实与梦境之中挣扎徘徊,平平淡淡地度过了几度春秋,直到元丰六年。

这一年的阳春三月,因为张怀民的到来,变得更加明媚。

这个人与苏轼一样,是被贬到黄州的。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相同的人生经历,命运的齿轮便开始转动起来。一来二去他们渐渐地便熟了起来,时常相约一起游玩。

转眼之间便到了秋天,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这一天夜晚,忙了一天的苏轼原本已经洗漱完毕,准备睡了。

可一转头看到月光静静地照在窗台,落在地上,似一杯淡酒瞬间温暖了他的心扉。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若是以往,他大约会独自一人漫步于月下,思考着人生的意义。现在张怀民来了,他终于有了可以与他共赏风景的人了。

简简单单的一个“遂”字,不经意间暴露了苏轼对于这位朋友的信任之深,相信他不会介意这么晚了还去打扰他。

如他希望的那样,张怀民也没有睡着,想来也是在欣赏这唯美的月色。

于是,在这个寂静的夜里,他们一道“相与步于中庭”。

正如自然界并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世界上并没有完全三观一致的两个人。

若能遇见一个经历略同,兴致相似的朋友,已是可遇而不可求。

庆幸的是,苏轼遇到了这位懂他孤独,明他志趣的知己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色之美,令人惊艳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关于月光之美,苏轼仅用“欣然起行”,这四个字,便足以让人感受到那日的月夜之美,诗人的心情之好。

随后,他又用堪称神来之笔的十八个字,向人们展示了一道独特的月下风景线,也见证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他并没有直接写月色之皎洁,而是从俯视的角度,用一种新奇的比喻,把这月光照拂下的的地面,比作一潭清澈的池水,将清风吹拂下的松柏之影,比作交织纵横着的水草。

让读者只凭想象,便沉浸在这唯美的月光之中。

一个“盖”字,似有恍然大悟之感,更增加了此次夜游的趣味性。

竹柏,自古以来便是君子的象征,如“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无不以松柏之树,寓意君子气节。

月色下的树木如此之多,诗人只提及“松柏”二树,显然是有意为之。

他们二人,就像这松柏一样,是坦坦荡荡,有着浩然正气的君子。

平淡之美,令人向往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于苏轼与张怀民而言,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月夜,可放眼历史的长空,这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个夜晚,就像他们自己,于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沧海一粟。

但他们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

虽然在同一片月光下,但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共同兴趣,所以能够成为知己朋友,欣赏到犹如藻荇交横的竹柏之影。

此刻,苏轼的心底,有喜悦,也有感激。

他是如此幸运,在最消沉的时候,有张怀民陪着他欣赏月影,消磨清闲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八十四个字,诗人虽只字未提月色之美,知音之乐,却已然在这篇小小的故事中,流露出对月色的赞美,对张怀民的欣赏,以及对自我的释怀。

即便是再读一万遍,还是会因其中的友谊之美而感动,月色之美而惊艳,平淡之美而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