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合作联社先后三次邀请外国专家前来园区指导生产,对石榴品种的选育、示范园的建设、采收运输贮存等技术进行更新。现在园区石榴种植面积已有5000亩,人均纯收入突破3万元,带动200名村民就业。”第十五届淮北市石榴文化旅游节活动现场,“安徽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宋六龙向参会人员介绍新科技助推石榴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烈山区以人才“智”力助推新质生产力,主动链接“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签订人才项目协议,以高端研发人才为引擎,聚焦产业发展中亟需攻克的难题,吸纳和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构建以人才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体系,突出人才在产业新技术开发、农产品产能培育等方面的优势。

深化“产才融合” 增强引才靶向性

结合本地企业实际需求,搭建高校与企业“人才共育”的桥梁,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开设企业冠名订单班,推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职、企校双师联合培养”机制,通过把基地办在工业园区,把专业建在生产链上的方式,“订单式”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458名;通过“企业提需求,政府搭桥梁,专家来解决”的方式,邀请省内外25名高校专家担任对口企业的“科技副总”,联合开展攻关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5个,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12项,指导企业申报人才项目4个,充分激发各类人才活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增智赋能。

强化“需求导向” 提升用才精准度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构建孵化器、众创空间、现代产业园等实训平台,打造人才实践锻炼“练兵场”。与淮北师范大学联合成立“科技小院”,引进高层次博士专家团队,打造“学校+基地+乡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黑花生引种育种种植基地等四个研究基地,旨在以共建科技小院为载体,强化新科技带动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今年5月,专家团队在古饶镇土山社区建立黑花生种植基地,通过高产优质黑花生引种驯化、品种选育等方式进行繁育推广,首次种植100亩试验田。黑花生长势良好,9月下旬迎来收获期,亩产量达600公斤,亩产值约7800元。

优化“人才环境” 释放留才强磁场

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出台《烈山区服务人才政策12条》,紧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完善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机制,厚植人才成长沃土。设立200万元资金池,提供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青年创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创新创业人才贷”等金融服务,累计兑现资金398.86万元。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开通“线上+线下”服务通道,提供人才专项服务246人次,加大人才家属就业、子女教育、住房租赁等方面服务保障力度,建设集居住、健身、阅读、会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才公寓,解决人才短期住房难题。以“烈人爱才”的温度点燃“人才兴烈”的热度,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形成“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发展生态。

据淮北市烈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以来,烈山区开拓创新,通过引进农业人才,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促进农业增收、产业增效、集体增富。(尚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