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 文|况阳 资深组织发展专家,《中欧商业评论》特约作者,著有《盖亚组织》《绩效使能》《真OK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时代真的来了

一个搞AI的,竟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个人就是戴密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他同时也是阿尔法狗之父,谷歌DeepMind的创始人。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但却无比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世界,也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正大踏步朝我们走来。

我在2019年出版的《绩效使能:超越OKR》一书中,将2016年认定为是人工智能元年,它标志着人类正式步入到了人工智能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标志性事件,也正是谷歌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Go)的惊艳亮相。在这一年,阿尔法狗通过自我学习,以总比分4∶1的战绩战胜了人类围棋大师李世石。从此,机器开始具备深度自我学习能力了,不再像过去一样依赖人类指令才能工作。遗憾的是,在2019年时,还没有多少人真正相信这一判断,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不过如此,甚至把人工智能蔑称为是人工智障。

但很快,打脸时刻就来了。2022年11月30日,一家知名度远逊于谷歌的小企业OpenAI,震撼发布了一款名叫ChatGPT的应用。它一经发布,就迅速引爆全球。仅仅2个月的时间,其月度活跃用户数就超过了1亿。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成就。一款产品,月度活跃用户数从0到破亿,苹果的iTunes用了78个月,twitter用了60个月,Meta用了54个月,字节的Tiktok用了9个月,而ChatGPT只用了2个月,再没有比这成长得更快的应用了。

更有意思的是,2024年的诺贝尔奖,除了化学奖颁给了AI,物理学奖也同样颁给了在AI领域卓有贡献的科学家 John J.Hopfield和Geoffrey E.Hinton,以表彰两人“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做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John J.Hopfield又被称为AI教父,OpenAI前首席科学家伊利亚(Ilya Sutskever)是他的学生。正因此,有人把2024年比作是人工智能的科学元年,它意味着,以后科学家如果不懂点AI,都不能算做是真正的科学家了。

自此,相信再没人怀疑AI时代真的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裁员加速,AI正在“吃”人

ChatGPT的推出,让富有远见的企业家们看到了下一个大未来。李开复称ChatGPT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平台革命,它比Windows、比安卓更要大十倍,它会让每个应用都改写。”阿里巴巴前CEO张勇也称“所有的行业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腾讯CEO马化腾则表示,“ChatGPT是几百年不遇的,类似发明电一样的历史机遇!”

马克思早就教导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革命性的AI工具带来了革命性的生产力之后,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革。

事实上,这一时刻已经悄然来临。它体现在企业中,就是AI带来的结构性裁员。

2023年5月,蓝色巨人IBM暂停招聘,宣称要用AI取代公司近8000个岗位。IBM CEO更是直言不讳地说:“未来5年,我们将看到30%的人将被AI和自动化所取代”。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IBM来不断在做内部进行人员结构优化。2024年8月,IBM更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关闭了1000多名中国研发员工的访问权限,彻底关闭了中国的研发部门。毫无疑问,他们被IBM推行的“AI优先”战略“吃”掉了。

这一幕不只发生在大洋彼岸,国内其实也在进行时。2023年年中,一个企业家朋友就曾告诉我,他们借助AI的能力,已经替代了公司90%的人工客服人员,仅剩少数人在做AI训练。还有一个企业家朋友也告诉我,借助AI的帮助,他们在做产品设计时,至少可以提效30%以上。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12日,国内安防巨头海康威视也被传出正在进行大幅裁员,裁员规模可能多达1000多人,公司原有的32个区域研发部门也将收缩至12个。这次裁员,也被认为跟AI有很大关系。海康威视在2023年就推出了观澜大模型等AI平台,这可以大幅减少那些需要重复和定制化开发的工作,提升整体研发效率,需要定制化开发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少了,从而也就不再需要那么多研发人员了。从这一角度看,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AI时代,企业进行结构性裁员将难以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正在加速颠覆传统行业

根据裁员追踪平台Layoffs.fyi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12日,2024年共计468家全球科技企业已累计裁员141,076人,裁员的因素有很多,但毫无疑问,AI的崛起是最为重要的决策因素。AI的发展导致企业事业部门需要进行重整,资源需要重新进行配置,就连开发AI的程序员岗位,在生成式AI普及后,工作机会也正在遭到大幅取代。人类正在加速进入AI深水区。OpenAI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全球500强中,95%的企业正在使用其AI服务,这也意味着,全球500强中,95%的企业都很可能随时进行结构性裁员。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 年就业未来报告》,未来五年内,超过75%的公司预计在工作流程中集成AI工具,AI「代工」造成的裁员将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状况。谷歌在年初裁员6%,据称被裁人员的工作已被人工智能取代。MSN、Salesforce和Duolingo等大型科技公司也都纷纷效仿,戴尔预计裁员约1.2万人,以利用人工智能来精简业务。

AI正在加速吃人,正在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AI正在走进医疗行业。谷歌开发了一款名叫HeAR的AI医生,它在听了3亿多次咳嗽声后,成功练就了一个神奇的本领,能仅仅通过听你咳嗽、说话和呼吸,就能判断出你有没有病,简直就像一位老中医一样。这带来了肺结核的早期筛查和检测的新突破,连联合国都给它点赞。更惊喜的是,谷歌还向全球开放了这一功能的调用接口,这也意味着,未来人人都可以打开自己的手机应用,只需对着它咳嗽几声就能准确判断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一般性疾病,甚至都不用去医院,可以借助AI的帮助自行诊断了。

AI正在颠覆编程行业。今年8月,亚马逊CEO在领英官宣,自家推出的人工智能应用AmazonQ,能将系统升级的时间,从50个人日缩短到几小时,相当于节省了4500个开发人员,约18亿人民币。GitHub与OpenAI合作开发了一款革命性的智能代码补全和生成工具Github Copilot,可以更快地自动开发更高效、更准确的代码。

AI也在走进人力资源领域。今年8月,一款名为推特人格(Twitter Personality)的AI突然爆火,发布仅11天,用户数就突破了400万大关,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火的基于大模型的AI应用了。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仅仅依赖推特上的公开信息,就能分析人的个性。它眼光犀利,专帮你寻找不足和改进点,点评字字珠玑,说到你哑口无言,说到你无力还击却又心服口服。比如,它对火星人马斯克的点评是这样的:你充满了食言和不该有的棱角,你足够自负....说得马斯克本人都连连服软说:确实,这就是我本尊,而它的开发成本竟低廉得可怕,只用了1个开发人力就完成了这一切。据称,这款应用已帮开发者月赚了3000万。未来,它完全可能被企业用作面试筛查,应用潜力巨大。

AI正在深度走进科学。日本的Sakana AI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出了全球首个AI科学家系统,它能全自动从0开始端到端生成科学论文。过去,人类研究生甚至博士通常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才能生成一篇科学论文时,而这款 AI 科学家系统已经能够自主进行构思、实验、分析和论文撰写,最终输出完整论文了,还能进行自动审稿,它一周能生成数百篇中等质量的论文,每篇论文的成本也仅为 10-15 美元,这极大地提高了科研的效率,标志着人类科研进入AI驱动的全新阶段!

这一清单还在继续…AI正在加速“吃”人,每一个行业都将被AI重写一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正在加速组织进化

2024年9月,硅谷风投巨头a16z合伙人Alex Rampell在官网上发布了一篇文章,探讨了AI如何将资本自动转化为劳动力,以及对当下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文章指出,虽然AI不会完全取代劳动力,但考虑到越来越高的劳动力成本,以及AI超强的学习推理能力,AI将逐渐吞噬白领职工这个薪酬支出近10万亿美元的市场。文章还指出,在AI时代,AI应用软件能够代替人工完成很多工作,像写文案、绘图、做设计等工作,AI已经表现得很不错了,甚至连写代码这类高端脑力工作,AI也能自如地处理了。

过去,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在优先取代体力劳动者,而AI时代,新技术优先剥夺的是白领劳动者的工作机会,这是一个万亿美元级的市场,这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的劳动力结构。未来,AI软件公司可能走向三条路径:

路径1:走自己的老路,在存量市场继续挣扎

路径2:在现有软件中整合进AI能力,从数字化走向人工智能化

路径3:主动参与到AI变革大潮中,开发能转化为劳动力的新型AI工具

毫无疑问,最有潜力的是第三条路径,因为它不仅能够辅助人工作,还打破了人与机器之间的界限,让机器更像人甚至超越人——一个比人脑力更强大,还不抱怨能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机器人。未来,AI不再只满足于成为人的助手,更可能会取代人类劳动力直接参与到工作流程中去。

在先进的AI能力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摁下了人工智能化的核按钮。Klarna就是这样一家公司。Klama是一家专门从事直接支付、货到付款和分期付款的瑞典金融服务的公司,它允许消费者通过无息分期付款的支付方式在网上购物,主要在欧洲开展业务,并在美国与Affirm和Afterpay等对手公司竞争,它一度是欧洲估值最高的初创公司,估值曾达456亿美元。近年,Klama裁掉了公司50%的人员,将相应工作全部转由人工智能完成。目前,它已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替代了那些以前至少需要700名全职客户服务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例如回答有关退款、退货、付款、取消等问题。AI聊天工具让客户服务查询的平均解决时间从11分钟减少到了2分钟,甚至可以完成35种语言的各种查询工作;而且与人工客服相比,保持了基本持平的客户满意度。正如公司CEO所说,AI保证工作完成质量的同时,降低了运营费用并提高了毛利润。除了让AI做客服,人工智能还在Klama充当了强大的购物助手,帮助消费者发现和选择适合他们的产品,这进一步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帮助消费者节省了时间和金钱。刚刚发布的Klarna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公司收入增长了27%,已从上一年的亏损4.56亿克朗转为盈利6.73亿克朗,转变不可谓不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劳动力支出整体在下降,但与去年相比,每位员工的工资却出现了大幅增长,他们的平均收入增长了73%。

可见,对组织而言,AI确实大幅提升了组织的效率,而对员工来说,AI介入后的劳动力市场,对员工也并不全都是坏消息。那些具备AI技能,和AI与时俱进的员工,会在AI时代如鱼得水生活得很滋润。

就在昨天,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 )及詹姆斯-A. 罗宾逊(James A. Robinson)三人,以表彰他们在“制度如何形成并影响经济繁荣”方面的研究贡献。Daron Acemoglu在他去年刚出版的代表作《Power and Progress》一书中,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一千年的历史和当代的证据表明了一件事。进步取决于我们对技术的选择。新技术既可以服务于精英阶层,也可以成为广泛繁荣的基础…这是一种选择。”

AI在吃人,但与AI共舞的组织和人,也同时在吃到AI带来的第一波“红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谁能胜出?

AI领域的领导者OpenAI,将人工智能划分成了5个等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L1:聊天机器人,具有对话能力的AI。

L2:推理者,像人类一样能够解决问题的AI。

L3:智能体,不仅能思考,还可以采取行动的AI系统。

L4:创新者,能够协助发明创造的AI。

L5:组织者,可以完成组织工作的AI。

当前,国内几乎所有AI玩家尚处于L1级的早期,国外部分玩家在朝L2级演进,而最先进的OpenAI,则被认为已达到了L2级人工智能水平,它的O1-Preview版的发布,让OpenAI开始部分具备了像人一样的2个思考系统——直觉思考系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把它称为快系统,即系统1)和理性推理系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把它称为慢系统,即系统2)。当下,OpenAI正在朝L3级人工智能演进,也许在不远的未来,AI不再只是像现在这样只会动嘴,它很快就能实打实地动手做事了。

但AI是一场长跑!

AI的竞争正也趋于白热化,国外的玩家如谷歌、Anthropic、微软、Meta、苹果正拼命角逐AI的头把交椅,国内的百度、阿里、腾讯、讯飞、月之暗面等企业也正在奋力追赶。上海交大的天才少年谢赛宁曾说,AI的竞争,“人才第一,数据第二,算力第三”。在人才方面,根据Macro Polo发布的《全球AI 人才追踪2.0》研究报告,中美是AI人才高地,其中尤以谷歌为最,谷歌拥有全球最多的顶级AI人才,其次是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机构。企业层面,除谷歌外,美国的Meta也拥有不少顶级AI人才,位列第9。而国内企业中,唯有华为一家,拥有20+以上的顶级AI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人才因素之外,谁拥有更多的优质数据,拥有更强大的算力,谁就更点优势。然而,即便你占尽这些先机,当下的领先不意味着未来的胜利。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大家也都还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只是有一些企业跑的快了些,一些企业跑的慢了点,这只是量的差距,不是质的差异。最关键的,是要主动参与进去,主动研究起来、行动起来,让自己走在AI的大路上,与AI共舞,不要让自己成为AI时代的弃儿。

不然,等到果子成熟的那一刻,你将追悔莫及。

时代的大潮是挡不住的,就像英国的《红旗法案》这是拖慢,但却没有阻挡住汽车的车轮一样。

其实,时代一直都是这样,在抛弃你时,从来不会提前和你说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