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辽阔的松嫩平原上,中铁十四局乾安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稻田迎来丰收时刻。随着中国科学院院士、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本次测产组组长钱前宣布:“亩产突破588公斤!对照当地同类项目水稻产量增产31.8%”,标志着该项目迎来了水稻大丰收,经过改良,两年前这片白茫茫的盐碱地,如今已成为高产良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前院士(右二)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深耕现代农业 发展战新产业

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身着中国铁建制服的工作人员趁着晴好天气,抢抓农时,采用机械化作业的方式收割水稻。

“没想到、真是没想到,现在靠着高科技,不仅把重度苏达盐碱地含盐量降下去了,还控制住了没有反弹,真正整治活了,稻穗还比去年的长,谷粒还多,真是难以置信”。水字镇丽字村村民王成指着面前收获的稻谷说到,脸上洋溢着微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稻喜获丰收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国家需求,就是铁建使命,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是中国铁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中铁十四局深刻认识大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在企业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积极开辟新赛道,将现代农业作为战新产业重点方向,坚持治理和产业并重,打造现代农业品牌,以实际行动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昔日不毛地 今朝高产田

中铁十四局打造的以现代农业产业为牵引的首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盐碱地改良)项目一期工程,位于吉林省乾安县,涉及五个村,总规模约500公顷,土壤属于重度苏打盐碱地。

“过去这里全是白茫茫的盐碱,几乎连草都不长。”当地村民表示。该地块土壤pH值在9.3-10.3,土壤含盐量5.3-19.3g/kg,是最难攻克的盐碱地类型。

而今天,从高空俯瞰,这块曾经的盐碱地,现代化高效农业生产区内水田规整化一、成框连片,机耕路和水渠纵横交错,农田生态系统显著提升。

项目自2023年4月开始改良盐碱地,经过系统化改良,土壤含盐量和pH值显著下降,有机质含量更是提升一倍;同时,该项目采用了耐盐碱性水稻东稻122品种,于2023年10月实现首次测产,亩产达565.9公斤,不仅将原来“不毛之地”变为沃野良田,更为地方新增耕地4500亩,项目实现了当年实施、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达产的重大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丽字图地块水稻丰收俯瞰图

盐碱地变良田的“科技密码”

一直以来,盐碱地综合治理是全球性难题。中铁十四局牢记国之大者,发挥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身兼粮食安全重任,向这片最难治理的中重度盐碱地发起了挑战。

为探索更优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中铁十四局联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成立科技攻关团队,结合2023年土壤改良实施情况,总结优化了改良种植方案,共同开展了合理灌排、水稻密植、侧深施肥、地力培肥等关键技术的试验与研究,亩产突破588公斤,比去年增产23公斤,为更大区域改良技术推广运用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测产专家组进行水稻测产

今年以来,项目团队通过优化土壤改良方案,提前进行稻茬清理、土壤改良、田块旋耕和耙地打浆等工序,预留充足时间进行排盐洗碱,增加排盐洗碱次数,平均洗田次数相较于2023年增加1-2次,田块内pH值和含盐量较去年同期进一步下降。

项目负责人李家亮说:“由于改良效果提高,稻苗返青时间缩短了7天。同时,我们加大了水稻种植管护,避开恶劣天气插秧,单株水稻分蘖株数明显增多,水稻灌浆期及时喷施叶面肥,水稻灌浆情况良好,瘪谷率明显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测产专家组与项目团队

当前,项目团队正总结技术经验,认真研究盐碱地改良技术和工艺,形成可复制模式。同时,他们还加快产业布局,将盐碱地综合利用从改土、种植延伸到农产品加工、销售,深入研究产业化发展,不断挖掘提升盐碱地价值,助力更多盐碱地成为大粮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持续贡献央企力量。

(中铁十四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