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巧不巧,去年的这个时候写过一篇关于杭州的推文,今天想再次写杭州的时候,发现差四天,正好一年了。
想写杭州的起因,在于杭州楼市似乎又要开始“作妖”了——重磅救市政策又来了。
之所以用“作妖”这个词,其实并没有多少贬义,而是曾经的杭州楼市,有过很多不同寻常的,看起来过于亢奋的表现。
在2016年G20峰会之后,杭州告别了长达五年的房价阴跌,步入了一个大牛市的阶段。这一转变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7上半年胡润全球房价指数》中得到了体现,该报告显示杭州当年的房价上涨了14.6%。
当时,杭州楼市一二手价格之间的严重倒挂吸引了大量购房者想抢购一手房,但由于僧多粥少,摇号抢房变得异常激烈,许多购房者难以成功抢购到心仪的一手房,不得不去二手房市场,寻找替代的购房机会,在推动了整个二手房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加速了二手房市场的置换速度。
而置换后的购买力,即那些成功出售了二手房并获得了资金的业主,会再度涌向新房市场,继续寻找新的购房机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一手房市场到二手房市场,再由二手房市场回流到一手房市场的循环往复的购房热潮。
杭州楼市就在这种连锁反应的一次次循环中,走向了疯狂,迷失了自我。
以西溪公馆为例,其959套房产吸引了超过六万人报名摇号,冻结资金高达240亿元。
尽管在杭州楼市整体向上的趋势中,偶尔会出现一些波折,但总体而言,杭州近几年的房价涨幅达到了68.79%,远高于上海同期的45.34%涨幅。这使得杭州在新一线城市中的房价一直稳居前列,成为楼市中的佼佼者。
杭州的一些自媒体纷纷预测,亚运会后杭州市中心的房价将突破十万元大关。
细细审视杭州楼市,其种种异常市场表现,在当时全国范围内显得尤为突出。不仅“万人摇”购房热潮频繁上演,而且土地市场也异常火热。
这背后的推手,有G20峰会、亚运会和阿里系等概念的被反复热炒,也有2016年开启的那轮主城区城中村改造所催生的庞大的城市更新需求的强力拉动,还有杭州在城市抢人大战中的出色表现,进一步推高了楼市热度。
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之下,杭州成为了一座楼市泡沫之城。
不过,让杭州遭受当头一棒的是,在这轮地产周期中,杭州也未曾做到独善其身。在去年9月,杭州市场热度开始回落。
泡沫被刺破,今年杭州楼市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季度,杭州楼市的交易规模达到了近五年来同一时期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相较于上一季度,参与房屋购买登记的客户数量大幅减少了49.1%,显示出市场购房者的信心显著不足。
杭州急了,甚至在亚运会刚刚结束,就出台了楼市新政,放松了限购,降低了外地户口购房的门槛,显得迫不及待。
因为,在全国范围来看,杭州是个名符其实的卖地大户。
2017年,杭州的土地出让金高达2190亿元,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多出600亿。而自2014年到2017年,杭州对土地财政依赖度也从85%一路涨到了140%。
此后,杭州的土地出让金屡创新高,连续几年,每年的土地出让金均超过2000亿元,2021年甚至超过3000亿元。
但到了2023年,杭州的土地出让金又重新跌破了2000亿元,来了个大倒退。
虽然现在地方财政紧张已经不是秘密,不然也不会有把主意打到乐山大佛身上这样的昏招,可对于杭州这样过惯了富裕日子的城市而言,由奢入俭尤其艰难。
所以,杭州再次出大招了。
在10月9日杭州的楼市新政中,在降低首付和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新政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彻底取消了限价。
此前,杭州取消限价时,保留了核心区,因为这是杭州楼市最后的倔强。
这些核心区新房均价基本在五万左右,二手房方面,我们看一个典型案例: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壹号院所售房源的单价大致在8万至12万元之间。
这说明了什么?对于知道杭州楼市历史的人来说,又嗅到了熟悉的味道。
据当地媒体报道,一些深藏功与名的,像中冶锦绣公馆、英蓝岫町华庭等这些市中心优质的项目,已经有露头的迹象了。而一个央企开发商老总,更是直接干脆地喊出了一个“冲”字。
所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在合理的想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