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树仁返老还童了”
“孝道文化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在关博院,我过了一个最有意义的重阳节”
10月11日上午,西安南五台山下古香古色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一幅尊老敬老、崇文尚德的大美画卷,在天人合一、古今交汇的时空中有声有色地铺展开来。
秋凤送爽叶儿黄,菊桂花开满院香。
关博重阳倡敬老,人间最是情绵长。
在主题为大美关博•重阳节文化活动中,在有关专家学者、教授、诗人、摄影家、书画家、艺术家、非遗传承人、文化工作者、资深媒体人等多领域代表的祝福下,年近百岁的宋文治老人与近百名老艺术家,度过了一个收获满满、笑容甜甜、幸福绵绵的重阳佳节。
此次活动由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灏文书院主办,大风诗社、神农诗社协办,三乐园承办,大风诗社秘书长王小兰、神农诗社秘书长韩伟峰主持。
主持人:韩伟峰先生王小兰女士
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朝暮相循,老少相聚。
当天,一群群天真烂漫的小朋友,与一队队童心未泯的老朋友在关博院美丽邂逅。小朋友用花蕾般的笑容祝老朋友节日快乐!老朋友以菊花般的笑意愿小朋友茁壮成长!幼尊老,老爱幼,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这样代代传承,连绵永续。
灏文书院院长助理王栋先生的致辞,正式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他对重阳节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文化内涵等进行了阐述,揭示了百善孝为先、儿女当报父母恩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他盛赞,老人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是时代发展的创造者、见证者,他们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无怨无悔的奉献是人性的光辉,我们应把“孝道”的传承当成一项事关国家、民族、家庭大业来用心经营。
王栋先生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与关博院形成了良好的共建关系,其工会常务副主席赵旭红女士代表学校在致辞中说,他们组织主题为“领略大美关博,欢度甲辰重阳”的活动,不仅是一次庆祝传统节日的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目睹珍贵的文化遗产,探究明清建筑群,寻找中华历史文脉,品味古老民间艺术,体验千年民俗风情,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归属感,努力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为陕西文化艺术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赵旭红女士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校督导刘晓莉女士代表该校离退休老教师诉说心声。她动情地说,关博院的名声非常大,很多外地的朋友都慕名前来,她乐意做向导。越是深度参观关博院,她越是感到震撼。王勇超先生40年做成了一件伟大的事情,她为王先生的文化信念和文化情怀所深深折服、感动。今后,她要心怀敬畏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尽份力量。
刘晓莉女士
寻根探幽赏秋色,品茗尝饼观节目听讲演,除此之外,重阳节的主角们还获得了一份惊喜。在赠送书法作品仪式中,关博院资深员工、王勇超先生舅父、98岁高龄的宋文治老先生,以及德高望重、品艺双馨的王德义先生、薛方复、傅功振先生等12人,还有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的高燕女士、陈宝成先生、张新乾先生、刘林先生、王素梅女士等15位80岁以上的老教师均获得了书法赠礼。
一幅幅文美字丰、气韵生动的书法作品,不仅充分彰显了王勇超先生对老先生们的崇高敬意、真挚祝福,也切实体现了王先生对孝道文化的躬耕践行。
此刻,热烈的掌声,晚辈的祝福,长辈的笑颜,相机的定格,花草的注目,鸟雀的欢叫,池鱼的跳跃,都见证着关博的美好,孝道的传承,活动也自然达到了一个高潮。
从热烈到静谧,也宣告文化座谈正式开启。白发苍苍、精神矍铄、中气十足的文化学者、书法家、年过八旬的薛方复先生,首先向现场年纪最长者、98岁高龄的宋文治先生深鞠一躬,致以敬意和祝福。他认为,尊老爱幼是双向的奔赴。年轻人应当敬重呵护老年人,老年人,也该尊重爱护年轻人。老年人千万不能老而不尊,沦为坏人变老的不堪田地。他不仅为大家展示了书法作品《礼记·大同篇》,还朗诵了其所作的甲辰重九应王先生勇超词翁之邀登高举觞序:
薛方复先生
岁在甲辰,时值重阳。应勇超先生之约,登终南礼佛之地;赏菊花盛开,闻丹桂飘香;看关中民俗博物院之壮润,观厅堂馆舍文物之收藏。听王维府第诗唱散曲,摩卫公法书拂素墨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修道树德也勇超榜样!五台登高,极目心旷;抒意兴怀,祈愿安康。敬老尊贤,孝道弘扬;唯我中华,源远流长。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老有所终,鳏寡有养。行孝悌,崇德善;民富国殷,齐家安邦!
陕师大文学院原院长、研究员、省仓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樊列武先生,向80岁以上的老人鞠躬致敬。他表示,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是孝道文化,而孝道文化是重阳节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它作为我国节日文化的品牌的重要原因。国人过好传统节日,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关博院作为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丝路文化等的集大成者,希望大家能够多来关博院,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并转换为文化研究成果,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樊列武先生
身为一名尊师重道的优秀梨园子弟,国家一级演员、西北春晚总导演、神农诗社副社长王科学先生,在重阳节之日,向各位长辈、特别是来自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的退休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热烈的欢迎,送上了诚挚的祝福。他相信,老师们通过在关博院对梨园、稷王庙等古建和文化遗产的参观体验,一定能够忆往昔教书育人的激情岁月,那些用艺术致敬讴歌党和祖国、以舞台教化服务社会的美妙时光,从而凭借自身优势,继续为文化教育事业发光发热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不断增强生活愉悦感、幸福感,最终实现新阶段的人生价值。他先后为大家倾情表演了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快板《教学》和秦歌《从小卖蒸馍》,风格迥异的节目,不但赢得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而且还引得一名老师用口技表演的可与百灵相媲美的鸟之欢叫。
王科学先生
此时,当蓝天白云金凤、青松翠柏碧竹、红花黄叶紫蝶映入眼帘;此刻,当凌霄、月季、木瓜、菊花、桂花、格桑花,还有翰墨香浸润心脾,此方天地中,宛若诗中人、画里仙,如何不如醉如痴,活动现场的许多艺术家皆生老夫聊发少年狂之感。
党树仁先生
学生的激情彻底点燃了老师的豪情,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81岁高龄的党树仁老先生主动献艺。党老曾主演过《游西湖》等名剧。只见他出拳疾如风、踢腿快似电,其武生动作行如流水、一气呵成,真是宝刀不老,犹见当年之雄风威武。俗话说,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又说又练是真把式。党老显然属于后者,而且是又唱又练最酷的那种。只听他演练之后,径直唱起了《铡美案·三对面》选段,“王朝马汉喊一声,莫呼威往后退”,粗犷高亢、嘹亮苍劲的演唱,与他干净利落的动作浑然一体。我大关中、大秦腔、大好男儿的真性情、真英雄气概被他演绎得酣畅淋漓,让人直呼过瘾,真为自己也是一名关中人而热血沸腾、满心自豪。此刻,笔者有两诗要吟。
其一:渭水泱泱秦岭苍,菊花丹桂木瓜香。登高望远凌云气,壮士暮年斗志昂。
其二:金风送爽又重阳,菊桂绽香凌冷霜。鬓发苍苍君莫笑,亦能热血谱华章。
接下来,陕师大文学院原书记、教授、省政府非遗保护评审专家、省仓颉文化研究会会长傅功振先生开心地说,自我国明文规定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赋予了传统节日以时代的新意以来,尊老、爱老、敬老、助老已蔚然成风。关博院一直坚持举办传统节日活动,正是用心弘扬传统文化,以行动践履传统美德,应当点赞。活动上,他欣然感觉到,此次活动,让很多老同志都焕发了青春,迸发了活力,刚才的党树仁老先生就是典范。因此,必须向关博院的创建者王勇超先生致敬。智者乐,仁者寿,如今安度幸福晚年的老人,曾经都是为家尽责尽孝、为国尽忠尽职心怀家国情怀的人。他希望这些老人继续积极教导好子孙,继续为社会贡献余热,让老有所为成为老有所乐的坚实后盾、幸福宝藏。他还条分缕析地从不同维度,阐述了水与自然、水与人、水与万物的辩证关系,听之令人受益匪浅。
傅功振先生
神农诗社副秘书长王英侠女士满怀深情地朗诵了王勇超先生的诗作《大风歌》,朗诵并演唱了三国演义片头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王先生的诗高古豪迈、气势恢宏,杨慎先生的词慷慨悲壮,意味无穷,经其演绎,听之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确是,江山如画,人生如梦,对酒当歌,品茶论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王英侠女士
从临潼专程赶来参加活动的著名书画家、理论家王庆先生坦言,此次活动,是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和实践,关博院起到了示范作用。王勇超先生给老人,给艺校的老艺术家,赠送书法很有意义。他对王先生的书法特别高看,因其书风对传统的篆隶,有坚持、有创新,特别是融入了大开通的精髓,是一个巨大的创造。有幸得先生墨宝,他打心眼里激动、感谢。他感慨,老人们遇上了好时代、好儿女,也当自爱、自觉,有所为,有所不为。
王庆先生
文化学者、大风诗社常务副秘书长郭安民先生,为大家分享了其新作《读国风,领略王先生的大爱情怀》。他以独特的视角,通过王先生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几件事情,折射了王先生对人、对事的态度、格局,反映了其从个爱到博爱,小爱到大爱的蜕变升华。他不禁感慨道,就是因为王先生有了这样的大爱情怀,才能干出今天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举世伟业。他发自内心地要向这位文化巨人,这位民族功臣表达诚挚的敬意。
郭安民先生
神农诗社副社长白小利朗诵了李琦先生的一首现代诗歌《变老的时候》。听其娓娓道来,让人浮想联翩。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良心未泯,善意尚存,只要有高人指点,智者教化,自己发愿力行,坏人依然可以洗心革面,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变老的时候,一定要变好,要变到所能达到的最好,与人为善,互相照亮,彼此成就,人间美好,天下归仁,世界大同,如此该有多好,想想都能从梦中笑醒,即便舍身成仁也当笑慰九泉。
白小利女士
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康晓强先生分享了自己的几点感受﹕一是,尊老爱老是年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赡养,也饱含着情感方面的陪伴、呵护和关爱,特别需要多一些细心和耐心。二是,老人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对年轻人的生活和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底气接受挑战,有能力创造美好的未来。三是,中年人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既要传承老一代的美德,又要身体力行地教导好后代,这样就能形成家风代代传,美德永绵延的良好社会风尚。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唯一文明未中断的国家,其文化、文明、美德的代代传承居功至伟。
康晓强先生
关博院文化推广部总监王月桥说,这次活动对宣传的工作是一大激励,晚辈理应把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弘扬下去。在王先生的带领下,通过类似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的持续举办,必将使关博院的民族文化、根脉文化、民俗文化等推向一个制高点。
王月桥先生
关博院文化推广部王行健对长辈不吝言辞地赞美,赞美他们的勤劳善良、勇敢正直、积极上进、坚韧不拔、无私奉献,也表达了感恩之心,比如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陪父母聊天、散步、送一份贴心的礼物等实实在在的行动,表达对长辈们的敬爱之情。将懂恩之心、感恩之情,化作报恩之行,这就是对长辈最真的心、最美的情,最好的爱。
王行健先生
中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弘扬传承第一人、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民协顾问、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名誉主席、关中•黄河文化研究院院长、大风诗社社长王勇超先生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无论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还是来自《增广贤文》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都揭示了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尊老爱幼之动物美德和人性光辉。因此作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比世界任何国家、民族都要悠久绵长、热烈壮美、温情醇厚。关博院年年举办重阳文化活动,就是要从历史、文化、哲学、现实的维度,来大力弘扬孝道文化。他向现场践行孝道文化的长辈和专家学者致以节日的祝福。他说,小孝就是修身齐家,大孝即为治国平天下。他结合日常工作生活感悟,以王阳明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来解读家庭原理、社会规律、人生真谛,阐述天道、地道、人道的自身规律。最后,王先生倡议,在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希望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传统美德,为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时代文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王先生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语重心长的讲话,无不让听者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王勇超先生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的老师们纷纷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学习,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情感的慰籍与心灵的洗礼。在参观过程中,他们不但领略到了建筑文化、雕刻文化、楹联文化、丝路文化、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王勇超先生及专家学者精彩绝伦的讲话,如同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这让他们更加坚信,只有不断地学习与传承,才能让中华文化之树常青,让中华民族之魂永驻。
众嘉宾一致认为,这次活动不仅对弘扬节庆文化、孝道文化、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充分彰显人道文明的规律,而且是助力乡村振兴、文化强省和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践行。
虽然活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因为内涵深、站位高、形式活、接地气,更重要的是有孝心、有真情、有创意,因而大家兴趣盎然,落下帷幕的那一刻,不少人仍有意犹未尽之感。
著名文物勘探和陶瓷研究专家、省文物勘探公司董事长王德义先生,文博专家高曼女士 ,陕西画报社主任陈建宝先生,国家级非遗“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营造技艺大师、关博院副院长王顺利先生等嘉宾及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离退休老同志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最美夕阳岂止红,依然照拂众英雄。
诸君花甲莫言老,照样登高唱大风。
有人看到活动现场的银杏叶,便触景生情发感慨﹕黄叶已黄,绿的也即将变黄,金秋银杏黄既是无奈的自然常态,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它何尝不像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我们呢。人生百年,终有一去。请君勿伤春悲秋,不必伤感岁月不可留,莫要悲痛生命之不可逆。请看,现场棵棵四季常青的松树,老人的美德、精神不正如这青松一般永不变黄、永远常青吗?只要教育好子女,他们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美德、精神的永续。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生命之不枯、美德之不朽、精神之不灭。
当天,西安雁塔路小学等学校的小朋友,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的老朋友及部队的老战友,还有多年来走进关博院的广大老中青少朋友们,以各自的视角、胸襟、情愫,仰望五千年历史星空,聆听九万里文化长河,穿越漫漫时空隧道,朝圣赫赫精神家园。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年龄悬殊、经历不同、界别迥异,但都拥有着相同的中国心、中华梦,希望所有来过关博院,有情怀、有梦想、有使命的中国人,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也祝愿我们的夙愿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