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化的孩子、厌学、抑郁甚至伤害自己的孩子,都是他们“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如果父母忽略了,孩子就会走入深渊;如果父母有觉察和改变,孩子就能在问题中成长自己。
——萨姐
作者:暖心
前不久,央视新闻的《相对论》栏目曝光了一群6-16岁的“问题孩子”。
这些孩子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吵架而自残;
有些孩子因为学业压力大而选择自杀;
甚至有孩子因为父母的过度焦虑而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视频里,这些孩子说:
我的父母很烦,不想和他们待在一起;
不想学习,感觉很痛苦,就想释放自己;
只要一不开心,就用小刀划手臂……
据报道:
北京安定医院牵头对73000多名6-16岁少年儿童做了一项长达9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达到17.5%。
这一可怕的数据告诉我们:现在的孩子的快乐越来越少了。
事实上,孩子问题的诱因都在父母身上。
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少了“兜底”的父母。
01
“口是心扉”的教育,不断内耗孩子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
14岁的女孩小何有过三次割腕、两次吞药、一次跳河……
刚开始,她和父母说头疼、肚子痛时,父母不管她,还对她说:“养你这么大有什么用?你这样不学习,已经被废掉了,就是懒。”
被父母一次次忽视,导致小何的内心越来越压抑。
据了解,其实小何在小的时候,父母挺爱她的。
那时候,父母崇尚自由教育,觉得只要孩子健康快乐,成绩好不好无所谓。
但是,到了三四年级。
小何的成绩开始直线下滑,父母就开始焦虑了。
对她的要求变得严格起来。
给她报了三个补习班,作业要求她必须做全对。
有一次她作业没做齐,老师向妈妈反映了。
回家后妈妈就把她的作业撕掉了,还罚她写三张试卷。
后来,看别人家孩子才艺满满,为了不掉队,妈妈又给她报了钢琴班,让她脱离了“自由”的环境。
背负着巨大压力的她,到了初中心态慢慢开始崩盘。
不想学习、胸口痛、厌学,都成了常态。
现在的父母虽然表面上说:让孩子开心,给他自由,成绩不好就算了。
可是,背地里还是害怕孩子“输”:
“考试分数不重要,努力就好”,结果呢:考这点分数,回去别想玩了。
“周末了,你想先玩还是先写作业随便你。”结果:你作业都不写完就想玩?
明面上给了孩子充分的自由,内心却希望孩子选择我们的预设答案;表面上,父母不想给孩子压力,背地里却不断地内卷孩子。
要求孩子成绩要好,一旦掉队,各种补习班、各种刷题,牺牲掉孩子的自由。
这种“口是心非”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伪自由”。
它会一点点地破坏亲子间的信任,最后孩子会变得小心翼翼,陷入不安与惶恐,最终让孩子内耗。
孩子因为背负着父母的焦虑:一边被压迫着被动学习,一边内心不断衍生出叛逆的种子。
当这种压力大到崩溃时,孩子就“病”了。
02
父母对孩子的“精神肢解”,
正在压垮我们的孩子
在网上看到一个词,叫“精神肢解”:
父母长期的高要求,高压像榨油一样榨干孩子的精神气,让他厌恶学习,逃离学习;
让孩子的目标感、成就感、价值感被逐一“肢解”,成为毫无上进心、厌世、叛逆、抑郁的孩子。
而现实中那些,总是高要求控制孩子的父母,正在一步一步对孩子进行“精神肢解”。
不仅累了自己,还会“肢解”孩子这三种能力。
1)肢解孩子的目标感
电视剧《温暖的甜蜜的》里的焦岳,一直活在父母的控制里。
小时候不爱吃洋葱,父母逼着他吃;
他成绩不好,父母就逼他一遍遍地做题。
高考时他想学画画走美术生的路,父亲拿着病历本威胁他放弃美术。
于是,他选择了父母的安排,对未来也失去了方向感。
伦敦大学的科学家发表在《积极心理学期刊》的一项研究中发现:
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家长控制欲过强,长大后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幸福指数较低。
其实,孩子从3岁开始,就会拥有小小的目标感,父母的引导会让他们激发出更大的热情。
从小被父母过度控制的孩子,他的人生被安排大于自由选择,内心的目标感会一点一点被分解,直到最后他失去了自我管理的机会,就变成了只知道听话和服从的孩子。
被剥夺了“自由”的孩子,最终只会依附于父母。
2)肢解孩子的成就感
经常能听到很多家长反映:
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
他就喜欢玩游戏,一提学习就有气无力地……
事实上,孩子厌学、抑郁、叛逆,是因为成就感太少,所以缺少激情。
有人说过:一个人的成就感在哪里,他的热情就会在哪里。
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华特·司各特小时候身体不好又很自卑,成绩也非常差,被称为学校的“怪胎”。
幸而当时有一位老师,发现司各特虽然成绩不好,却对读书很感兴趣,于是给予他鼓励。
正是因为这些鼓励,让他在这方面产生成就感,从而开始对读书、写作产生兴趣和热情。
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期望太高,觉得孩子这也没做好,那里有问题。
这样的语言模式,会一点点瓦解孩子的成就感,会让孩子觉得“我很没有用”,孩子就失去了对生命的热爱。
3)肢解孩子的价值感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快30岁了还要接受父母的嘲讽。
上学时,她成绩不太好,妈妈就说她“一辈子就这样了,没出息”;
后来,她好不容易考了95分,父母又打击:“有什么好高兴的?有本事次次都考这么好。”
不仅如此,父母还要求她必须听话:周末不能出去玩,兴趣选了妈妈喜欢的跳舞,成绩低了90分,就被丢在门外不准回家。
有时候外人夸奖她,妈妈就会嘲讽“她笨得很,什么都做不好的。”
就这样,没被认可的她,内心敏感又自卑。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自己心目中的乖孩子。
但是长期地被否定、被控制、被挑剔,会让孩子的生活被空虚感、无意义感包围。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童年时获得的原始自我价值感,是我们心理健康的原动力,即使在成年后遇到了重大的打击和挫折,那种根深蒂固的自尊、自爱和自信,也会让我们鼓起勇气,勇敢地战胜困难。”
经常被否定和挑剔的孩子,会被父母抹杀掉一切努力。
让他觉得“我做什么都是错的、我做什么都没有意义”。
内心的价值感一点点被肢解,最终让孩子活成“空心人”。
那些表面上呈现出厌学、对抗的姿态,其实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寻找。
03
好的父母,
是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董宇辉在直播中,曾讲过:总想着急于求成,结果反而变得心浮气躁。
他“警告”着我们:
万事皆需要耐心。就连太阳光到地球都需要8分20秒,所以给自己一些时间,就连太阳光都需要时间才能被人看得见,耐心就是智慧。
养孩子也是如此:耐心和爱才能维持生命向上的热情,多点耐心,读懂孩子的需要,才能塑造孩子的强大心理。
1)读懂孩子,与他共情
《共情力》的作者乔拉·米卡利说:
“如果没有共情,我们就无法相互寻求支持、鼓励、温存和爱。”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被尊重、被滋养。
因此,父母要记住:停止数落、积极倾听 、接纳回应,你的孩子需要的是你的好脾气与耐心,不是打击和否定。
当孩子:
快乐需要有人分享时,请你认真倾听;
孩子有困惑需要有人解答时,请及时回应他;
孩子有烦恼需要有人倾诉时,请拥抱倾听他;
孩子不开心、委屈时,对他说“我知道你很难受,有什么我能帮你的?”
共情孩子,就是让他知道他一直被你所爱。
2)给予松弛感
威廉·詹姆斯·西迪斯被誉为“史上最聪明的人之一”。
他的父亲是心理学博士,母亲是医学博士,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苛。
早早地就教会了孩子很多“技能”。
18个月大,他能阅读《纽约时报》;
5岁时,他能用法语写诗歌;
6岁时,他已经能说8种语言;
9岁,他通过了哈佛大学的入学考试,但由于年龄太小,直到11岁被送到哈佛大学。
他的成就拎出来每一项都很亮眼。
但是,他的童年被剥夺了欢乐,孤独地度过每一天,没有朋友的陪伴,更缺乏生活的技能,他拥有非凡的智力,却最终孤独终老。
陶行知曾说:
“教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快乐生活的人,而非一定要他成为一个学者、专家。”
机器转动太久都需要保养,孩子就更需要“弹性空间”。
对他的要求不要太高,要学习,更要留够让他玩耍探索的时间;
压力大的时候,允许他找到让自己放松的运动和音乐,去释放压力。
把握要求与自由的尺度,做到不放纵,也不紧绷,孩子内心更有力量。
3)做孩子的“压力容器”
父母就像一个“容器”,能帮孩子及时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包容他的错误。
·孩子遇到挫折,要多鼓励
孩子做得不好、有困难时,不是去指责,而是要告诉他:“没关系,错了不可怕,我们一起去改正。”
让他知道任何时候他“都不是一个人”,孩子的内心更富足。鼓励、认可才是让他们强大的源泉。
·孩子有压力,去理解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焦虑、压力。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容器,帮孩子去承接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如果孩子在你面前说“不开心,压力大”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去理解:是不是最近学习任务太多?
可以允许他合理地去释放压力。
比如:看一场电影、听歌、去游乐园、旅游。
承接他的负面情绪,再帮他输出,给孩子一个相对自由的成长环境。
04
情绪化的孩子、厌学、抑郁甚至伤害自己的孩子,都是他们“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如果父母忽略了,孩子就会走入深渊;
如果父母“醒悟”,孩子就能走向光明。
面对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生病”,父母应该彻底改变自己:
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他就拥有自由的灵魂;
尊重、鼓励孩子做的每一次努力,他的内心会拥有巨大力量;
重视、看见孩子的每一次“语言”,扫平他内心的阴霾,他才会心向阳光。
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请给他爱世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