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宋豪新

10月12日,成都市开展第35个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动员宣传力量、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载体,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五进”,大力弘扬应急防灾安全文化,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

进场馆 强阵地 科普体验来到“家门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成都市应急局供图

“先生,我们是来自一千九百多年后的读书人。此前来,是因为读了先生的《算罔论》著作,深受启发。今日,邀请您穿越时空,参观现代防震减灾技术……”10月12日,第35个国际减灾日省市联办的主题宣传活动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举行。活动中,龙泉驿区向阳桥小学的同学们带来的科普讲解 《穿越千年与张衡对话地震》,通过情境代入、穿越时空与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对话,展现现代高科技防灾减灾设备,让防灾减灾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为让广大市民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获得更多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成都市推动建成30余个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安全体验馆等,打造“家门口”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阵地。活动现场,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发放了全市安全体验馆手绘地图,邀请广大市民前往体验。

“关公巡城、刮骨疗伤、火烧赤壁……,这些防灾减灾体验项目真有趣,不仅学习了三国文化,还学会了消防隐患查找、灭火技能、急救知识。”在“百馆联动”应急科普体验展内,武侯区浆洗街街道结合武侯祠三国文化设置的体验项目颇具人气。

据了解,活动现场还组织了10余家应急科普场馆集中进行主题宣传,线下、线上同步开展知识竞赛、体验游戏、图书赠阅、传唱防灾减灾歌曲等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宣教活动,推动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安全体验馆等发挥宣传教育作用。

进校园 入课堂 科普宣传实现“零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成都市应急局供图

紧紧围绕“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这一主题,成都市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科普宣教进校园,将防灾减灾知识引入课堂教学内容,“零距离”宣传和普及灾害常识、避灾自救互救技能等,推动提高中小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

“发生地震时,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正确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迅速采取科学合理的避险措施……”10月12日上午,在彭州市石室白马中学,成都市救援与减灾技术中心科普宣教人员正在讲授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知识,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防灾减灾课。

防灾减灾科学实验作品展演、科普讲解活动、童声唱诵防灾减灾活动……在成都市华西小学、大邑县北街小学、龙泉驿区第二小学、邛崃市滨江小学等多所学校,相应的科普宣传工作、急救知识培训、应急演练也同步开展。

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成都市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宣传教育赋予儿童和青少年掌握应对灾害能力,让他们成为家庭和社区韧性建设的推动者,不断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