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三国时期,曹魏、东吴、蜀汉三足鼎立,这个天下到底会是谁的,他们都不知道,但是他们都想成为这个天下唯一的主人。

蜀汉主公刘备凭借着自己身上流着的汉王朝正统血脉,招揽到了不少豪才为自己出力,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军师诸葛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备

诸葛亮,他的权谋和神机妙算无不让人佩服,智慧一词就是用来形容他的。

诸葛亮确实才华横溢有谋有策,但他也毕竟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会生老病死的人。是人就免不了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诸葛亮也难免会有出现错误的时刻。

那么诸葛亮犯了什么错误呢?那就是他错杀了两个人,导致了刘备去世后的蜀国没有人才可用,如果诸葛亮留下其中的一个,蜀国都有可能一统三国,而不会最终走向灭亡的悲惨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

那这两个被杀掉的人分别是谁呢?一向实施仁政的诸葛亮又是为什么非要杀掉他们呢?

马谡兵败,挥泪斩杀

第一个就是马谡。先来看看马谡的成长和背景。

马谡是襄阳宜城人,家庭非常富裕,父亲对他的要求也很高,马谡自己也是个人才,三四岁时就开始看四书五经,而且对兵法谋略这一类的书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马谡一共有五兄弟,五兄弟都是才华横溢。提到马谡的兄弟,就要提到他的哥哥马良,马谡五兄弟中最出色的就是马良,“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说的就是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谡

马良和马谡两兄弟都是为蜀国主公刘备效力的,马良更是凭借着自己的才气与忠心,从一开始担任荆州从事到后来的侍中的职位,谦逊恭亲,深得刘备的器重。

马良和诸葛亮的关系也非常亲近,他们同是刘备的谋士,在治国方略上也坚持同样的方针,马良更是称诸葛亮为“兄”。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马良在当上侍中的第二年六月时在战场上阵亡。马良的阵亡是因为他是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的随军人员之一,夷陵之战中刘备惨败,退回益州,马良不幸牺牲在这场战役中,年仅三十六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国志12的马良

马良死后,作为他的弟弟,也同为效力刘备的马谡,受到了诸葛亮的器重,常常和他彻夜深谈。

但是马谡却不像他的哥哥马良一样能够得到刘备的器重,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语轻浮,不切实际,不能对他重用。刘备看到诸葛亮对马谡过于信任,担心自己去世后诸葛亮会因为用马谡出现错误,提醒诸葛亮要多观察马谡。

不得不说,在用人任人方面,刘备比诸葛亮眼睛更毒辣。但是诸葛亮并没有把刘备说的话听进去,导致后来酿成了大错。

诸葛亮如此重用马谡,确是因为马谡在军事谋略上有一套方法,他想法奇特。在诸葛亮率军讨伐南中时,马谡的攻心之计,助诸葛亮七擒孟获,并彻底降服了南中人,让他们俯首称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七擒孟获

此后,诸葛亮经常让马谡出谋划策,对他的谋略颇为满意,甚至觉得马谡会是第二个自己,对他大为喜爱,为了蜀国的以后,为了在自己去世后可以有人辅佐到刘禅,把马谡当成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

建兴六年,诸葛亮派兵突袭祁山,让措不及防的魏军一败再败,祁山北面的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都向蜀国投了降,在获得如此胜利后,诸葛亮需要更进一步,他要派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作为蜀军的据点。

当时,派谁带领人马去呢?其他人都觉得要让魏延、吴壹这样有经验的老将前去,但是诸葛亮却力排众议,不听众人的意见派了马谡当了先锋,王平为副将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谡影视形象

马谡虽然熟读兵书,对于军事也献了很多计策,但他并没有实际的作战领兵的经验,更加没有上战场的真本事,然而诸葛亮当时急于让马谡建功而忽略了这个问题。

在马谡出发之前,诸葛亮指示他要在山边靠近水源的地方驻扎,不可轻敌大意,要谨慎观察,不可失掉街亭,因为街亭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失掉了街亭,蜀军必败。

但是到达了街亭后,马谡却轻狂骄傲起来,不听从诸葛亮的指示,自作主张地把军队驻扎在了远离水源的山上,想要在山上设置埋伏。

王平多次劝谏无果,马谡固执己见,洋洋自得,认为自己的计策必定能大获全胜。王平无可奈何,见马谡不听自己的劝告,便向他要了一千士兵自己到山下附近的水源旁边驻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平

魏国派了名将张郃前来对战。张郃到达街亭,发现马谡弃城上山,心中暗喜不已,经验丰富的他知道马谡犯了必定兵败的错误。张郃马上吩咐手下围困整座山,切断水源,隔绝粮道。

这样一来,蜀军断了水源和粮食,饥渴难耐,军心慌乱。张郃看准时机发动攻击,蜀军不战自散,仓促逃跑,马谡后悔已来不及,只能自己杀出重围。

而驻扎在山下不远处的王平,使他的一千人马打鼓,让张郃不敢轻易逼近,而后他不紧不忙地后撤。

街亭失守,蜀军已失去了占领通往汉中的重要据点,再无战胜的希望,为了不让蜀军损失更加惨重,诸葛亮只能把大军全部撤退回汉中。

撤回汉中后,诸葛亮也因为撤退而损失了几名大将,他痛心不已,把蜀军失败的原因详细问明,知道是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在山上扎营,对于这条罪名,马谡对自己的错误供认不讳。

此次战争本该是蜀国大获全胜的,却因为马谡的违反军令而败,实在令人惋惜!

街亭失守,蜀国上下人心惶惶,而马谡又在此事件中是主要的错误人物,违反了严重的军法,诸葛亮为了安抚蜀国上下,也为了严明军纪,不得不挥泪斩杀了马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斩杀马谡后,诸葛亮愧疚不已,对于自己因为用人不当而导致蜀军大败非常自责,请旨让刘禅把他的官职降三级,用以自省。

如果诸葛亮听了刘备的劝说,不在如此大事上让马谡去领兵,或许在这场战争中蜀军就能取得胜利,蜀国也会迎来不一样的历史。

刘封拒救关羽,诸葛亮劝刘备除之

诸葛亮不该杀的第二个人就是刘备的义子刘封

刘封本姓寇,是樊城刘县令的外甥。刘备因何收他为义子呢?

当年刘备奔赴荆州投靠刘表时,已年过四十,一事无成,且膝下无子承欢,生活非常落寞。在一次和刘县令的聚会中,刘备看到了刘县令身边气质不凡的寇封,当时就觉得他与年轻时的自己非常神似,心中便有了一个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封

刘备观察着寇封的一举一动,看到他弯腰捡起了地上的一块肉,没有吹拂一下就把脏了的肉块吃进嘴里吞了下去。

刘备不解地问寇封,为什么不斥责下人,而且不吹去肉块上的泥沙就吞食了。寇封回答说,他作为一个将吏,应该时刻牢记百姓的疾苦,一粒米一片肉都不能轻易丢弃,军中的厨役,终日劳累,这么一点小小的过失,他又怎么能忍心斥责!

刘备对寇封的仁义之心大为赞赏,当场就决定把寇封收为义子,改名刘封。

后来,刘备和刘璋一起举兵入益州共击张鲁,后来刘备与刘璋反目成仇,刘备决定南下进攻刘璋。

刘备把关羽留在荆州镇守,令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领溯流西上,入川作战。一路上众将领勇猛异常,过关斩将,气势磅礴。刘封也在此战中立了战功,刘备夺取了益州后,刘封被升为副军中郎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封影视形象

刘备占据蜀中,在与曹军经过了三年的拉锯战后,终于争夺到了战略要地汉中。之后刘备决定一鼓作气,乘胜打开中原的门户,于是派刘封、孟达和李平攻克上庸。

上庸是荆州通往汉中的必经之道,北上直通长安,南下可支援荆州,位置十分重要,历来被兵家争夺。

刘备选择让孟达辅助刘封攻克上庸,是因为刘备已对孟达颇有疑虑。孟达先前投奔的是刘璋,后来又归附到刘备的门庭,实在不是忠心之人。

孟达攻下房陵后,竟然纵容手下杀死了诸葛亮的姐夫,诸葛亮知道了这个消息后,不发一言,但是刘备是感到了深深的愧疚。为了盯紧孟达,给他套上紧箍咒,所以在进宫上庸时,他让义子刘封统帅孟达的部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达

刘封没有耗费多少兵力就把上庸攻下,他进入上庸,善待上庸太守,想着要把上庸百姓安抚好,做好战后的降服工作。他把孟达调回房陵看守,尽心尽力地做好工作。

但是,刘封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猛将,实在是缺乏管理地方的经验,各种层出不穷的事务把刘封搅得焦头烂额,他不停奔走忙碌,勉勉强强能维持上庸稳定的局面。

孟达则是文官出身,加上他以前做过宜城太守,对管理地方颇有经验,所以这些事务难不倒他。孟达看见刘封管理得如此狼狈,不免幸灾乐祸,还出言不逊。

刘封知道孟达对他的嘲讽后,气得七窍生烟。作为刘备的义子,刘封一直以来都接受着刘备部下的尊崇,他本来就看不起孟达这种见异思迁的人,此次更是被他气得盛怒。

刘封夺取了孟达的仪仗队,使得孟达对他大为不满,直接和刘封撕破脸皮,两人因为此事不和。刘封失去了孟达的辅助,在上庸更是相当困难。

刘封的悲剧人生即将来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封

关羽率兵攻打曹魏占据襄樊地区,重创曹魏,逼得曹操退守河北。急于进攻的关羽,向离他不远的刘封、孟达请求支援,想让他们助一臂之力。

但是刘封和孟达却对关羽的求助视而不见,关羽多次求援无果后,只能釜底抽薪,调取荆州驻守部队增援。曹操见势,听从了司马懿的计谋,和东吴的孙权一起突袭了荆州。

关羽大意失荆州,死在孙权手下,身首异处,非常悲惨!

荆州的失守无疑是让刘备彻底丧失了东面北伐的基地,他对荆州的失守心疼懊恼不已,更对自己的二弟关羽惨死沙场悲痛欲绝。他怪罪于刘封和孟达的袖手旁观,要把他俩重重责罚。

孟达这个小人见势不妙,反蜀降魏,临走时还写了一封信劝刘封也降魏。孟达率魏军前来进攻上庸,上庸在刘封的管理下本就不稳定,魏军一来,上庸太守就易帜降魏了。刘封守不住上庸,兵败退回成都。刘备见到刘封,愤恨交加,他知道刘封仗势欺人,逼反孟达后,更是对这个义子恩断义绝。刘备对刘封怒斥,认为刘封要对荆州和上庸的失守负全责。

刘封没想到一向对自己关爱有加的义父如今如此不讲理,他坚决不认错。

诸葛亮看到刘封的桀骜不驯,觉得刘封难以管教,如果刘备去世后,自己将难以遏制他,而且也担心刘封的存在会影响到刘禅以后的继位,便劝刘备赐死刘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劝刘备赐死刘封

刘备本就对刘封所做的事失望至极,此刻他一向信任的诸葛亮又来劝说他杀了刘封,于是便狠心赐死了刘封。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马谡的死,是因为诸葛亮急于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为蜀国以后做打算,更是因为马谡自己的轻敌自大;刘封的死,则是因为刘封的个人能力过于强大,刘备和诸葛亮对他多有忌惮,害怕他以后会成为刘禅继位的威胁。

马谡被诸葛亮斩杀,刘封也是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被刘备赐死,原来的蜀国五虎将也一个个地凋零,蜀国后期基本上已经是没有人才可用。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时,病逝在五丈原。临死前,他后悔道:“若不是杀错了他,北伐或许会取得成功”,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含憾而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成为了主持蜀国北伐的主要人物,蜀国后期人才凋零,已是古稀之年的廖化被姜维任为右将军。

廖化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成为了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就是在讽刺蜀汉没有年轻的将领可以打仗,只能由年老的将领出来担任先锋,可见蜀汉后期的军事人才是多么的稀缺。

诸葛亮如若没有杀掉马谡和刘封,或者留下其中一人,蜀国可能都不会走向灭亡的局面。但是人无完人,诸葛亮也会犯错误,毕竟他又不是真正的神人,怎能无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