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

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一首《南泥湾》,将这个塞北江南展现在了中国人民的面前。从此以后,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样一个牛羊遍地、平谷稻香的地方,它的名字叫做南泥湾。但你可知道,南泥湾背后的故事有多么悲壮,这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下的奇迹。这片位于陕北地区的“烂泥湾”,从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变成养活军民的塞北江南,凝聚了一代人的心血和汗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泥湾,是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史上,解放军战士和根据地人民奋发图强的见证,是老一辈革命先辈不屈不挠抗争精神的体现。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日军不断地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而国民党军也在陕甘宁根据地部署重兵包围封锁,加上当时连续几年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范围内的各大根据地都面临着经济危机。

“连中央所在陕甘宁边区,都出现了粮食、医药、布匹、子弹、食盐等物资紧缺的情况。战士们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看不上病、吃不上盐,连打仗用的子弹都不够。其他处在偏远山区的抗日根据地,条件就更加困难了。”

1939年2月2日,毛主席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同志们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在小河边、山坡上、道路旁种菜种粮,有些部队还饲养了鸡、鸭等家禽以及猪、牛这样的牲畜。这些措施暂时地缓解了当前遇到的困难,但由于规模小且各自分散,并未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士们还是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毛主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40年5月,朱德回到了延安革命根据地,他在视察各部队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跟3年前相比,延安简直变了样子。人多了,东西却少了,集市上空空荡荡,摊贩们远远不如从前。以前的延安街上,大家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但现在却个个面带愁容,有些老乡还在集市上出售自家的家具甚至是牲畜。”

思来想去,朱老总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找到了当时在延安的董必武、徐特立等人,一起在各个边区视察走访,期望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朱老总总结出了两个问题,边区的建设缺乏大量的流动资金以及专业的人才。曾经在德国和苏联留过学的朱德,根据自己所学的经济学原理,找到了发展边区经济的两大法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盐池和羊毛。”

当时陕甘宁边区有5个巨大的盐池,同时还拥有超过200万只羊。在日军和国民党军实行封锁时,边区的老乡就是利用这些盐池来获取食盐,他们剪下来的羊毛可以纺织成毛线卖钱。这些都是钱,但由于边区缺乏专业的人才,老乡们只能采取手工作坊的形式生产,效率低下且质量一般,无法与市面上的产品抗衡。

于是,朱老总马上就给边区政府写信,希望能够在这两方面大力发展。同时,他还积极地引进各类人才,培训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从事盐业以及纺织业。在这样的举措下,边区萧条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好转,但军民吃饭的问题仍旧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粮食属于战备物资,无论是日军还是国民党军,都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尤其是在朱老总回到延安之后,胡宗南在边区的几十万大军日夜封锁,他们一边杜绝粮食流入边区,一边又大肆袭扰消耗我军的势力。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朱老总必须马上想出一个万全之策,解决战士们的吃饭问题。

但是,这一次他没有在西方的经济学著作中寻求答案,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传统的中国典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老总与毛主席一样,很喜欢读史书,尤其是陈寿的《三国志》。曹操当年在北方屯田的措施,深刻地影响了朱老总,他曾经在眉批中写下了“留薪办法”四个字。在老总看来,屯田是必须进行的,但边区的现实情况非常复杂,他必须想出一套可行的方案才行。就在朱老总一筹莫展的时候,康生前来拜访他,朱老总对他讲明了自己遇到的难题。

“我看,那是不务正业,是反动的行为。”

在听明老总要效仿曹操屯田后,康生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社会的分工已经非常精细了,士兵的天职就是打仗,而不是去种地。甚至,他还给朱老总的想法扣上了“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的帽子。但朱老总并未生气,而是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我们通过自力更生战胜敌人,实现建设强大国家的目标,最终是推动历史的进步与发展的。康生同志,你看有什么不妥的吗?”

哑口无言的康生同志,在一番思索后觉得老总说得有道理,于是他就介绍了南泥湾的情况。康生指着地图上的南泥湾告诉朱老总,那是延安金盆区的一个乡,方圆数百里内荒无人烟,是有名的不毛之地。朱老总一听大喜过望,他告诉康生:“这就是咱们要找的风水宝地呀!”

不久后,朱老总就带着警卫员,来到了南泥湾地区实际勘探。

“南泥湾呀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滩。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狼豹黄羊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这样的民谣,朱老总只是笑了笑,他希望实地了解南泥湾的真实情况。朱老总与警卫员走在莽莽的山林之间,他们的脚下满是泥泞的滩涂,一行人不得不折断树枝做拐杖通过。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他们走过了遮天的密林、荒凉的河滩、陡峭的山坡,过于茂盛的树枝划破了老总的脸颊。有一次,老总走着走着就被杂草绊倒,不慎跌落到一旁的山谷之中。

但他们的收获满满,在一位唐姓老农的带领下,朱老总几乎走遍了这片土地。看着大片的蒿草和灌木,以及生长茂盛的酸枣、沙棘等植物,老总知道这片土地肥沃无比。他忍不住抓起一大把黝黑的泥土,在手里捏了捏,又嗅了嗅。

柔软的土质和酸腐的味道,令农家出身的朱老总十分兴奋。

“好土,好土。不久以后,我们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了!”

但唐老汉告诉老总,民间传闻南泥湾的水和土都有毒,所以没有人愿意到这里来。朱老总听到后,叫人抽取了当地的水样和土样,送到在重庆的周恩来那里化验。结果表明,所谓的水土有毒纯属无稽之谈,南泥湾的水由于大量的腐殖质渗入,不太适合人畜直接饮用,但这并非是什么有毒。而这里的土质松软肥沃,十分适合种植农作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数次来到南泥湾调查后,朱老总下定决心,要在这里开垦屯田。回到延安根据地后,他向毛主席商议此事,主席在看完他带来的报告后十分高兴。

“这件事情,你这个老总抓得好,抓得好啊!”

1941年春天,王震按照朱老总和毛主席的指示,率领359旅的战士们前往南泥湾开垦屯田。这里荒凉的景象并未难倒解放军战士,他们利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就地取材地搭草棚、挖窑洞、编草鞋、造工具,很快就使得边区人民口中恐怖的不毛之地有了很大的改观。到了1941年秋天,南泥湾被开垦出来的土地就高达1.1万亩,收获了14万斤的粮食。

到了1942年末,南泥湾开荒土地达到2.68万亩,产下粮食36万多斤。2年以后,南泥湾可耕种的土地达到了26.1万亩,产下的粮食超过440万斤,在喂饱了战士们的同时,还储存了一年的口粮,并且首次向边区政府缴纳了足够的公粮。在这一年,南泥湾存栏肉猪5624头,牛1200多头,羊超过1.2万只,鸡鸭鹅等家禽数十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的4年时间,南泥湾由“烂泥湾”变成了“米粮川”,它在此后养活了边区的40万名战士。在此期间,毛主席还曾视察过南泥湾,对它日新月异的变化高度赞扬。而朱老总更是身先士卒,积极地参加各类劳动。朱老总身边的警卫员和秘书等人,在居住窑洞内架起了纺车,只要一有空闲就纺线。康克清同志等人开垦了3亩菜园,她与工作人员一起负责打理,里面种了各式各样的瓜果蔬菜。

在延安居住期间,朱老总还养成了一个特殊的习惯,每天清早都要出门拾粪。他肩上挎着粪筐,手里拿着小铁锹,游走在延安城内外的道路上,熟练得和一位老农没什么区别。朱老总与徐特立等人多次前往南泥湾考察,看着层层麦浪涌起,他们呼吸着这芳香的味道无比满足。山上的牛羊、水里的鸭子、栏里的肥猪、家里的肉鸡,这一切都展示着南泥湾的富足与丰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纺织厂、肥皂厂、造纸厂、鞋厂、盐井、木炭厂、营地、训练场、食堂、仓库……”

看着应有尽有的南泥湾,朱老总很是高兴。在视察结束以后,王震将军还亲自下厨,为老总做了红烧鱼、炒菜、炖肉等几个家常菜,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王震告诉朱老总,桌上的鱼、肉、辣椒、时令蔬菜以及米饭,都是战士们开垦的收获,自己种的东西吃起来格外香。

开垦南泥湾的成功,使得边区战士以及老乡们突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走上了自给自足的道路。1942年后的延安大街上,有随处可贩卖各种商品的小商贩,原本冷清的城里重新热闹了起来。南泥湾的精神成为了大家讨论的对象,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

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破天荒地让一位农民上了,他就是边区曾经的劳模吴满有。吴满种地很有一套,粮食打得多,牲畜也养得好。他积极地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困难时期坚持交公粮,南泥湾屯田开始后,他很快就投入到开荒的队伍中去。毛主席得知他的事迹后,十分热情地表扬了他,还让毛岸英向他学习。

在边区的卷烟厂,甚至出现了以“吴满有”的名字为商标的卷烟。但吴满有只是千千万万的开荒大军中的一员,他们代表的是一种自力更生、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化成的力量,将根据地的子弟兵以及老乡们,从苦难中解救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19岁的贺敬之写下了《南泥湾》这首歌的歌词,25岁的马可得知后谱曲。这首歌一经传唱,就在边区人民中流行开来了。1944年正月初一,毛主席在群众中听到了这首歌,连忙夸赞不错。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组成和延续,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和标志。《南泥湾》这首歌一直流唱至今,它象征的精神也会一直流传下去,鼓励我们走过那些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