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本期推荐的是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学院、山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科学学院等研究团队合作近期发表于Phytomedicine(IF6.7)的一篇文章,揭示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脑缺血的机制:一种使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内验证的联合方法

期刊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题目及作者信息

Elucidating the mechanisms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in treating 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 A combined approach using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and in vivo validati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UHPLC-QE-MS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补阳还五汤调节AKT/TP53通路和减少炎症反应治疗慢性脑缺血(CCI)的潜在机制。

方法

通过TCMSP和HERB数据库鉴定了黄芪、赤芍和川芎等七种BHD中草药成分的靶点。从DisGeNET和Genecards获得CCI相关靶点,进行交叉分析以确定疾病和草药成分之间的共享靶点。对这些交叉靶进行了功能富集分析。构建并可视化了与这些靶标的基因本体和通路关联网络。描绘了一个涉及交叉基因和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网络。为这些交叉靶标建立了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使用Cytoscape 3.9.1进行可视化。PPI网络中的前五个基因及其相应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子对接。最后,用BHD处理2支血管闭塞(2-VO)诱导的CCI大鼠模型,并使用Western blot、RT-PCR、行为测试、激光散斑成像、ELISA、HE染色、尼氏染色、LFB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验证网络药理学发现。

结果

经过过滤和重复数据删除后,获得了150个交叉基因,其中按度数值排名前五的活性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油酸、山奈酚和琥珀酸。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关键靶基因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显著联系起来。PPI网络强调ALB、IL-6、AKT1、TP53和IL-1β是关键的蛋白质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LB与β-谷甾醇之间的结合亲和力最强。Morris水迷宫的行为测试表明,中剂量和高剂量的BHD都可以增强2-VO模型大鼠的空间记忆,其中高剂量BHD更有效。激光散斑结果表明,中等和高剂量的BHD可以促进CCI大鼠CBF的恢复,表明存在剂量反应关系。HE染色表明,所有剂量的BHD都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皮质和海马CA1区的神经元损伤,其中最高剂量最有效。尼氏染色显示,尼莫地平和中高剂量BHD可以减轻尼氏体损伤。LFB染色表明,尼莫地平和中高剂量BHD可以减轻CCI大鼠内囊和胼胝体中纤维束和髓鞘的病理损伤。ELISA结果显示,尼莫地平和BHD中、高剂量可降低CCI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7和IL-1β的水平(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表明,BHD在治疗CCI时可以激活AKT信号通路并抑制TP53。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表明,尼莫地平和所有剂量的BHD均可不同程度上调CCI大鼠海马Akt1表达,下调Alb、Tp53、Il-1β和Il-6表达(p<0.05)。

结论

BHD通过调节AKT1、ALB、TP53、IL-1β和IL-6等靶点,减少炎症反应,在治疗CCI中发挥治疗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文摘要

前言

在中医,“慢性脑缺血”没有特定的疾病名称。根据其症状,可分为“头晕”和其他相关疾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它可能分为“痴呆症”、“中风”或“抑郁症”等类别。CCI的发病机制涉及虚证和实证的鉴别,以虚证为主。虚证主要是由于阳气不足和脑营养不足引起的,而实证则是由于风、火、痰等因素扰乱了大脑的清醒,最终导致血管淤滞。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CCI病例的发病机制可归因于“气虚血瘀”模式。补阳还五汤作为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代表性方剂,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脑梗塞,通常是首选。BHD起源于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它以气虚血瘀论为基础,由黄芪、桃仁、红花、当归、地龙、川芎、赤芍等七种药材组成。该配方强调黄芪的益气活血作用,旨在达到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BHD广泛应用于CCI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以及实验室研究。Weng等人进行的研究探讨了含有高剂量黄芪的BHD对CCI大鼠脑组织组织学的影响。有学者研究了BHD对CCI大鼠脑血流和全血粘度的影响。Lin Sen等人观察了BHD对CCI患者脑血流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临床疗效评估。此外,BHD通过改善血液循环、防止钙超载、促进神经干细胞生长和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对缺血性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虽然BHD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用于治疗CCI,但BHD的有效成分及其在CCI治疗中疗效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尽管BHD在治疗CCI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但其复杂的成分和对多种疾病靶点的靶向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其具体作用机制。

结果部分

1.BHD的化学成分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BHD治疗CCI的网络药理学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交叉靶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分子对接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BHD对CCI大鼠脑血流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BHD对CCI大鼠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BHD对CCI大鼠血清TNF-α、IL-6、IL-17、IL-1β水平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CI大鼠海马和皮质组织中AKT1和TP53的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CI大鼠海马和皮质组织中AKT1和TP53的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补阳还五汤对CCI大鼠海马组织中AKT/TP53信号通路及ALB、IL-1β、IL-6蛋白表达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论与讨论

传统中草药配方的复杂组成对预测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提出了重大挑战,使理解中药的具体机制和配方变得更加复杂。本研究将网络药理学与体内动物实验相结合,以确定BHD治疗CCI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这表明BHD可以通过调节AKT1和TP53等靶点和减少炎症反应来改善CCI,同时减轻CCI引起的认知障碍。这些发现为BHD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为研究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及其分子机制开辟了新途径。尽管BHD已被证明可以在草药复方制剂中治疗CCI,但其作用尚未得到细胞实验的证实。需要用细胞模型(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进行进一步验证。此外,首次报道了BHD通过调节AKT1和TP53等靶点和减少炎症反应来改善CCI,其他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注:本文原创表明为原创编译,非声张版权,侵删!

中医药基础科研服务

相关咨询,加微信:1278317307。

福利时刻科研服务(点击查看):、、、、、。咨询加微信:127831730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