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在筹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时,周恩来巡视了一圈筹备组。他发现牺牲革命烈士名录里,有个人只有名字却没照片。周恩来特别重视这事,说:“务必找到这位烈士的照片!”

筹备组那帮人啊,急坏了,四处去找这些照片。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政府忙得团团转,修战争破坏,哪儿还有闲心找照片呢?但他们可不敢放松,去了江西、湖南、广东这些地儿,反复地找,最后总算找到了一个人的照片。拿给周总理一看,周总理点头说:“就是这位没错了。”指着照片上的那个人说:“就是他!”

周总理这么关心他,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常提起他,真的为他牺牲感到好可惜啊。

这位大佬被主席和总理特别看重,肯定不一般。咱们这篇文章,聊聊井冈山那段岁月,但主要还是说说这位厉害的大将军。

在井冈山,我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说王尔琢思想前卫,还在湖南参与过工人运动,周恩来在1924年就吸收他入了党。这足以看出王尔琢有多优秀。

新中国开国的大元帅和大将军里,黄埔军校出来的其实不多。叶帅和聂帅当过黄埔的教官,徐帅、陈赓大将和王尔琢都是黄埔一期出来的。101是黄埔四期毕业的,许光达大将是黄埔五期,罗瑞卿大将是黄埔六期。王尔琢在我军将领里,起点可是相当高的。

王尔琢特别有才,1926年北伐时,他被派到李明扬的第3师当团长。李明扬这人没党派,但他特欣赏王尔琢。后来李明扬打仗受伤,就临时让王尔琢代理师长。在王尔琢的带领下,3师一路连胜,最后打到了上海。

1927年,蒋介石搞了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明扬师长呢,他不想再伤害共产党人了,所以在大规模搜捕和屠杀国民革命军中的共产党员之前,他偷偷找了王尔琢,告诉他该换地方了。王尔琢一听,二话不说就离开了3师,跑到了上海找周恩来去了。之后呢,这俩人再到南昌,跟朱德他们一起搞了南昌起义。

后来呢,南昌起义的部队往南去了,王尔琢和周恩来急匆匆地告了别。可惜啊,谁都没想到那次一别就成了最后一次见面,他们之后再也没机会碰头了。

王尔琢跟着朱德和陈毅一路战斗,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后都克服了。他们最终走到了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汇合了。这就是非常有名的井冈山会师。

毛、朱两位大佬联手后,他们把手下的队伍统一叫“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来改名叫“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四个团分别是28团、29团、31团和32团。为啥不叫第一军呢?直接跳到了第四军?听说这是为了纪念北伐时候叶挺带的那支超级牛的第四军,当时这军可是被称为“铁军”,而且里面共产党员特别多,所以就这么叫了。

红四军的军长是朱德,毛泽东是党代表,参谋长是王尔琢,他还兼任了28团的团长。那时候红军的军事和政治制度都还在摸索中,所以参谋长这个角色特别关键。部队的打仗、训练、生活、后勤还有招兵买马这些事儿,都是王尔琢在负责。他在黄埔军校学的军事知识都用上了,做得很出色,朱德和毛泽东都夸他呢。

说白了吧,那些厉害的人,命里就得接受点儿考验。

朱毛红军在井冈山碰头后,很快就没钱没粮了。因为井冈山这边经济不太行,养不了太多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开慧的堂弟杨开明说起,井冈山这块地方啊,就在江西的宁冈、遂川、永新三县交界处,虽说是“三不管”的地儿,但地盘儿也不大,就550里地儿。这山里人也不多,不到两千人,种的粮食也不够一万担。宁冈县稍微好点,其他两县就一般了,种的粮食也就够老百姓自己吃。这儿也没啥商业,就是传统的自然经济。朱德刚到井冈山时,部队没吃的,全得下山挑米。咱们小学课本里还有篇文章《朱德的扁担》,说的就是这个事儿。

井冈山会师后,咱们实力涨了不少,地盘也大了。红军接连拿下了三个县的全部和两个县的部分地方,整个地盘有7200平方公里那么大,住了差不多50万人。

朱毛俩大佬在江西湖南那带儿威名远扬,搞得国民党反动派和当地军阀部队心慌慌的。他们调来大批正规军,想围攻井冈山,想用比红军多好几倍的兵力把红军给灭了。

要是毛泽东和朱德他们的计划能顺利执行,利用湘赣两省军阀之间的矛盾,咱们肯定能挡住敌人的进攻,说不定还能把根据地给扩大呢。

毛泽东的计划被某个人给搅得一团糟。而且,那个英勇的红军参谋长王尔琢,也不幸地遭遇了不幸,就这么没了。

二、"钦差大臣"杜修经,那可是皇帝派来的大官儿,特来传达皇上的旨意。

1928年6月,有个叫杜修经的巡视员来到井冈山,他代表的是省委哦。

杜修经,1907年出生于湖南慈利,1925年入党,他长期在湖南活动,还担任过县委书记呢。1928年4月那会儿,大家都不知道井冈山那边的起义部队怎么样了,因为湖南省委跟那儿联系不上。党中央和湖南省委都特别关心,老派人去联络,可因为江西、湖南两省的反动派和军阀部队封锁得特别紧,一直没能联系上。

1928年6月,杜修经揣着湖南省委的指示信,一路突破重重困难,冲破了敌人的包围,最后终于安全抵达了井冈山。

毛泽东和朱德见到杜修经都特别开心,这下子终于和湖南省委联系上了,真是太好了!

杜修经传达了省委的意思,说红军得好好休息,把根据地建得稳稳的。这想法跟毛泽东想得一样,他特别开心,就带着杜修经看了红四军的四个团,还有被服厂、造币厂这些地方。杜修经一看,觉得红军真的很有劲儿,很有活力。

毛泽东给杜修经看了他在井冈山做的农村调查资料。杜修经说,那些资料用账簿写的,有十多本,叠起来一尺高,写了宁冈、永新、莲花这些地方的政治、经济、土地、人口还有社会风俗。但可惜啊,朱毛红军走后,井冈山的营地都被敌人破坏了,这些珍贵的资料也都没了。

毛泽东和杜修经聊得特投机,他还邀请杜修经留下来一起搞建设,想把井冈山根据地建得更好,还让杜修经当红军大学的校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修经在井冈山那儿没待多久,就简单看了看红军的情况,知道湘赣两省的军队对红军压力不小。他立马回了湖南省委,把情况给省委领导们说了说。

说真的,这个巡视员,经验不足,见识也有限,结果把省委给带偏了,真是误人子弟啊。

那时候,湖南省委的一些领导觉得,虽然井冈山现在搞得不赖,但经济实在差了点,比湖南南边差远了。他们觉得咱们现在人多势众,应该去南边开疆拓土,搞个新的根据地。所以,他们建议咱们往南打,去南边闯闯。

六月末,杜修经又带着省委的新指示赶到井冈山。

毛主席还是很高兴,他立马把干部们叫来开会,听听省委那边有啥新的指示。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手机,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进行购物、娱乐等。互联网则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知识和资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然而,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挑战。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理性地看待科技的发展,既要享受它带来的便利,也要关注其潜在的风险,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现在科技可真发达,手机和互联网都成了我们离不开的“小伙伴”。手机能帮我们查资料、聊天、买东西、玩游戏,啥都能干。互联网更是像个大宝库,啥知识都有。不过,科技也带来了些小麻烦,比如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所以,我们得聪明点,既要享受科技的好处,也得防备它可能带来的风险,做好保护自己的准备。

首先,红四军的主力去湘南打仗了,只留了一点点部队在井冈山守着。

第二点,咱们说,毛泽东在湘赣边区的特委书记职务被取消了,换成了杨开明来当。不过啊,这杨开明后来也被国民党反动派给抓了,还杀了。那之后呢,毛泽东就专门负责军事方面,当上了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咋就突然想去湘南了呢?现在敌人那么多,咱这山头才剩点儿人守着,这不就是直接送给敌人吗?咱辛辛苦苦建立的根据地,哪能这么乱来?再说,湘南的敌人势力可大了,有湘军、粤军,还有桂系的军队,比湘赣边界那边厉害多了,去那儿不是找死嘛?

毛主席可火了!他立马写了份报告,让杜修经赶紧向上级反映,希望他们能撤回那个转战湘南的命令。

毛泽东没想到,省委的命令一下来,红四军里就开始人心惶惶。不少人都觉得,既然省委都这么说了,那就去湘南干一场呗。

这些人啊,他们大部分都在29团,这个团都是湘南那边暴动时候加入的。当初啊,在井冈山,毛泽东带着的秋收起义部队有1千多号人,朱德带领的南昌起义剩下的人也有2千多,还有湘南暴动的部队,再加上一起过来的老百姓,那可整整有8千人呢!

人一多起来,他们的想法就变得很重要了。消息一传十,十传百,29团和乡亲们都觉得这样真不错,那就别磨蹭了,回家去吧!

从后人的角度来看,放弃井冈山去攻打湘南显然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其实这事儿,谁也别太责怪了。大家都有自己的立场,没有谁一开始就想着做错事。咱们还是一起来看看到底是咋回事儿吧。

湖南省委当时建议红四军转移到湘南,主要是想找个更适合红军发展的地方,这是很自然的。不过呢,杜修经这家伙给的信息太简单了,他没把井冈山那边的敌我情况说清楚,也没看出毛泽东的战术有多高明。结果他传消息时,凭自己想法瞎猜,结果误导了省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实话,咱们也不能怪省委当时为啥没做出最佳选择。那时候,从党中央到井冈山革命一线的同志们,大多才二十来岁,革命战争对他们来说就像个新课题,根本没啥经验可学。他们能参考的就只有苏联的十月革命,但中国和苏联国情差别大,稍不注意就会学偏了。咱得理解,这些年轻人也不是生来就会革命的,都得靠实践慢慢摸索。就拿毛泽东的思想来说,那也是通过实践才逐渐形成的。

红29团有错吗?其实也不能这么说。那些湘南暴动的子弟们,都是自家乡的亲人们,想回家乡打仗,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他们嘛,都是老百姓,没啥战略眼光和政治素养,不懂那些政治道道。后来,我军认识到这点,开始大力抓思想政治建设,把党的理念和信仰好好普及给大家,也是从这事儿里吸取了教训。

杜修经这个人,他其实也没打算要毁掉井冈山这革命根据地。他主要是太心急,对井冈山的形势没看清楚,一听到敌人要来就慌了。毛泽东还想让他多待几天,好好看看这边的情况。但杜修经心里害怕,觉得敌人太强大了。可能这就是他急着要离开的原因吧。说到底,他还是太年轻了,沉不住气。

年轻人嘛,有那股子冲劲,让他们冲锋陷阵,豁出去,他们绝对不含糊。不过,要是让他们别太浮躁,遇事多想想,多冷静冷静,这可就难倒了不少年轻人啊。

说到红四军,他们可是采取了分兵战术。

就在毛泽东想尽力说服上级别往南去湘南的时候,情况却突然有了变动。

敌军突然袭击永新县城,这地方对我们太重要了,吃的、用的、军费都靠它,绝对不能失守。毛泽东、朱德和杜修他们商量了一下,得赶紧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毛泽东带着他的31团,那可是秋收起义的硬骨头队伍,赶去永新抵抗敌人去了。

离开之前,毛主席特地强调,井冈山这块根据地,咱们得死守,不能轻易放弃。朱德、陈毅这些大领导都支持毛主席的看法,带着剩下的三个团,就去攻打井冈山西边那些茶陵、酃县、宁冈县去了。

打着打着仗,29军里有人又嚷嚷着要去湘南,还说要打到郴州去。杜修经看将士们这么积极,也想着要不就听湖南省委的,去湘南算了。

那时候朱德和陈毅他们还没当上大领导,得听上面省委的。杜修经在上面催,29团的人又在下面嚷嚷,他们俩也挺为难的,就跟着大部队走了。王尔琢是个懂军事的,他和毛泽东看法一样,觉得井冈山不能丢,湖南南部那地方国民党军力太强,去了就是送死,所以反对南下。

不过,胳膊拧不过大腿,杜修经最后还是带着他们往南去了。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斗争》里提到杜修经,说他“火上浇油”,这评价真的很到位。

杜修经走之前跟杨开明商量说:“咱们部队南下这事,没跟毛泽东说一声,是不是不太合适啊?”杨开明也觉得自己有点想当然了,他觉得往南打应该没啥问题,毛泽东估计也不会有啥大意见。他就说:“你们先走吧,我去找毛泽东解释一下。”

红四军啊,就这样分了两路,大部分人都往湘南那边去了。

咱们到了湘南的郴州,准备拿下这城。朱德一打听,发现这儿是范石生的地盘。想当年,范石生对朱德可好了,还让朱德的南昌起义剩下的部队在他那儿躲了三个月,才躲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朱德跟范石生告别时,他们有个约定:以后战场上再见面,就互相放过,别动手。

朱德其实不太想打这仗,但杜修经坚决得很,他说:“咱们人都到了,还能不动手吗?”最后,朱德只能无奈地下了进攻的命令。

郴州城里其实范石生的主力军并不多,就只有一个补充师,虽然物资和给养都很充足,但那些兵啊,战斗力真的不行。红军一冲,轻轻松松就进了城。

这时,29团在党建教育方面的不足就显现出来了。

29团里的军官们,很多都是以前的老军队里的,他们脑袋里多少还留了点老习惯,不太懂缴获的东西得归公家的道理(后来毛主席教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才懂)。一进城看到那么多敌人扔下的装备、枪炮、子弹和吃的,就都忙着去捡宝贝,反倒忘了先要把城防弄牢固点。

王尔琢看到形势不妙,立马下令特务营进城,要他们管好纪律,别让士兵乱拿东西,得保护老百姓。

终于把局势给稳住了。

他们完全不知道,危险已经悄悄靠近了。

四、王尔琢英勇牺牲了。

国民党主力大军在郴州城外候着呢,补充师被打得落花流水,逃出了城。他们赶紧调来另外两个师的兵力,准备再攻郴州城。

这事儿就说明了,毛泽东早就预料到了,他可真是有远见啊。

29团那时候真的没想到形势会这么糟糕,还满心想着能顺利回家呢。没想到敌人两个师直接重兵压境,把他们的美梦给打碎了。经过一番激战,红军这边损失惨重,守不住城了,最后只能撤出城外。

撤出来后,敌人紧追不舍,29团的人越打越少,最后剩下的队伍都四散而逃,各自跑到了湘南的各个角落。

杜修经这时已经哑口无言了。他回想起南进前毛泽东的那些话,感觉像是刚刚说过的,心里那叫一个后悔啊!如果能再来一次,他肯定老老实实地听毛泽东的。

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在军队中,每一位成员都承担着特定的责任和义务,而收拾“烂摊子”这样的说法,不仅缺乏尊重,也忽视了其他军人的贡献和价值。我们应该以平等、尊重和团结的精神来面对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将责任归咎于某一个人或群体。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军队是一个整体,每个人的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现在咱们手上就剩下28团和29团的一个连了。多亏萧克把29团那个连给稳住了,没让他们跑散。为了稳住剩下的队伍,朱德将军下令,把剩下的兵力都合起来成一个团,他自己来当团长,王尔琢变成了参谋长,其他的干部也都降了级。这么做就是为了把队伍给稳住,不让29团那种情况再发生。从此以后,29团这个番号就消失了。

没想到28团里也有人被带偏了。那个营长袁崇全,他带着2营的人就叛变了。

袁崇全和王尔琢啊,他俩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还是同学呢。

叛变后,朱德建议直接派兵去“收拾”袁崇全,而王尔琢觉得可以“叫”他回来。王尔琢很有信心地说:“我当过他们团长,和他们一起奋斗过,他们会听我的。”但朱德告诉他:“你虽然对他们好,战士们也都服你。但叛徒可是啥都不顾的,最好还是打他一顿让他回来!”王尔琢还是不信:“我估摸着袁崇全他不敢对我开枪!”

朱德和陈毅琢磨了一下,觉得袁崇全特别尊敬王尔琢,而且他们还是同学。于是,他们决定让王尔琢带着军部的警卫排去追袁崇全。

王尔琢骑马冲在最前头,看到叛变的士兵后,他大声喊:“大家别慌,我是王尔琢,我来带你们回家的!”

王尔琢这人特有魅力,虽然年纪不大,但满脸大胡子,他开玩笑说,革命没成功前就不刮胡子。大家都爱叫他“美髯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尔琢一到井冈山,就带着28团在永新县大显身手,一天内狂奔130里,打垮了国民党军一个师。这可把红军士气给提振起来了,大家都夸他是“飞兵团长”,在28团里,他的威望可是响当当的。

喊完这句话,袁崇全带走的那些将士们,一个个就急着回来了。

王尔琢径直朝袁崇全的指挥部走去,他大声喊道,声音里充满了坚定:“袁崇全、杜松柏,别躲了,快出来!我来带你们回家!”

没想到啊,那个叫袁崇全的叛徒,竟然先跳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两把枪,连句话都没说,直接对着王尔琢砰砰砰地开了几枪。

王尔琢胸部中弹,当场就没了气息,年仅25岁就走了。

袁崇全那家伙逃跑后投奔了国民党,结果国民党也不待见他,不给他啥好脸色。没多久,红军就在遂川县城抓住了这个叛徒袁崇全。红28团的官兵们开了个大会,亲自处决了他,给他们的团长王尔琢讨了个公道。

王尔琢牺牲了,红四军里的战士们哭得可伤心了。1928年10月中旬,在宁冈砻市草洲上,大家为王尔琢开了个追悼会。战士们搭了个小台子,中间挂着个大横匾,上面写着“赤潮澎湃”四个大字,都是用棉花做的,特别精美。两边还挂着毛泽东写的挽联,是陈毅写的字,真是让人感动。

一哭再哭,都是为了你,琢琢。如今你已不在,这留下的重任,谁还能扛得起呢?

人活一世,都是为了某个阶层或群体。就算死了,这份归属感还在。但到底这阶层怎么才算圆满呢?要等到胜利那一刻,才能真正心安啊!

陈毅来主持追悼会,朱德讲了悼念的话。毛泽东说的“这么重要的任务,谁还能接呢?”真的就是给王尔琢的历史功绩点了个大大的赞!

王尔琢啊,他可是井冈山早期最猛的战将。毛泽东后来想起那段艰苦的革命日子,一说到王尔琢,心里就忍不住觉得惋惜。

要我说,他要是能活到1955年,那铁定是个元帅级别的大佬。你们想想,我们国家的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在1929年前后,他们的地位也就是这样了。

在十大元帅里,有七位的地位、资历都比王尔琢要高呢。

说起朱老总和陈帅,他们两位的地位,咱们前面已经简单聊过了。

彭总可是个厉害的人物,他自个儿搞出了红五军!

叶帅是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之一,曾经在黄埔军校担任过教官。

聂帅和叶帅都有过担任省一级军委书记的经历,所以他们的情况很相似。

贺帅啊,他早在南昌起义那会儿就当上军长了,还是咱们湘西红军的创始人呢!

刘帅啊,南昌起义之前他就已经是个军长了。起义那会儿,他可是前敌委员会参谋团的参谋长呢。

相比王尔琢,其他三位将军就显得稍微平凡一点了。101和罗帅呢,他们在红四军里都是营、连级的指挥官,后来王尔琢不在了,101就接了他的团长位置。徐帅嘛,虽然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但早些时候在军队里并没有很高的职位。

至于那十位大将,那可是个个都是厉害角色,更不用多说了。

1929年,粟大将已经是连长了。除了他,张云逸大将和王尔琢的资历差不多,当时在广西整顿旧军阀部队,挺有能力的。徐海东是湖北红军游击队的教官,陈赓南昌起义后当了营长,黄克诚是红四军的团长,王树声是红军第七军的党代表,许光达才和党组织联系上,罗瑞卿是闽西红军的参谋长,萧劲光在苏联学习,谭政是31团的党委秘书。

王尔琢的牺牲真的挺让人惋惜的。你看,毛主席在文章里五次直接点名批评杜修经,就能感受到他对这场败仗和王尔琢的早逝有多难过,心里得多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