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最经典的一首诗,一千年来无人能超越,其中两句更是至理名言

王勃,被杜甫列在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上,这不是偶然的。在“四杰”当中,他年纪不大,且寿命最短,但他在十九岁时所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是震古烁今的诗作: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十四岁即有才名,被皇帝破格任用,意气风发。这首诗,写的是他在长安送别亲密朋友杜少府时的心情。亲密的朋友一旦分袂,王勃心中未免怅然若失,于是就写了这首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的开首,王勃先写他和杜少府握别的地点,两人是在唐代首都长安握别的。

在唐代,长安宫阙巍峨,百业兴旺,已是人口越百万的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更有开阔的三秦地区,作为京畿的拱卫,足见气象恢宏。

作者对此大笔勾勒,写千里无垠的三秦辅翼着长安城阙,展现出长安景色的磅礴,让居住在这里的人无比自豪。而在当下,一起在繁华首都当官做吏的朋友,可惜将要在此分手了。

紧接着的一句是“风烟望五津”。五津,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是四川岷江的五个渡口,是杜少府要由此登陆当差的地方。

当然,他到底在哪一个渡口上岸,实在也不晓得,只好是笼统而言。唯其是统笼言之,足见岷江与长安距离之远。这一去,前途未卜,别离人不禁有点落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这诗开头的两句,实有暗写离情别绪的一面,才很自然地引出第三、第四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两句话,是作为送别者的王勃,对着杜少府说的,他说临别这一刻惆怅的心情,实在是彼此相通的。

按一般写别情的诗,既写到分别,自然多会承接上面流露出的惜别之情,渲染别离人眼中看到的景色,或者进一步通过形象抒发胸中块垒。

但是,王勃却出人意料,突然迸发惊人之笔: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两句诗,震古烁今,流传千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今天,至亲至爱的人分开,远隔千里万里,未必需要牵肠挂肚,只要互通微信,打开视频,即使远隔高山大洋,也能立刻在屏幕中见面。但在古代,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为什么会出现“生离死别”一词?为什么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魂销者,唯别而已矣”?为什么在古代文坛上,惜别,从来是最为盛行的题材?

原因正是关山隔阻,后会难期。“多情自古伤离别”,因此,诗歌一涉别情,总难免会写到彼此执手相看泪眼,依依不舍的情态。

但是,如果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对待这难以解决的问题,又可以进入新的境界。

王勃少年才俊,血气方刚,对前景充满乐观的意绪。他认为,在亲朋之间,只要是心心相印,一直保持着相知的心态、深厚的友情,那么,即便相距在天之涯、海之角,其实也如同邻居那样,可以天天相见。王勃的观念,出人意表,却又合情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王勃对杜少府表达了两层意思,首先,他俩之间是知己朋友,即使分开,友情始终不变。更重要的是,他指出在人世间,最值得珍重的是彼此的情谊,只要是“知己”,时空阻隔,并不成为导致友情疏远的障碍。

这道理,其实是人人心中所有,却又人人笔下所无的。而在第三、四句语气平缓的铺垫后,突然冒出这极不平凡的两句,真如大声镗鞳,振聋发聩。《唐宋诗举要》引吴北江的评价云:“凭空挺起,是大家笔力。”谁想到,这“大家”,只是十九岁的小人物!

很清楚,王勃概括地写出了人们对待人生应有的情怀,反过来,它又影响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

正由于这两句诗,包含人生理念的议论,具有哲理性的意味,它能够流传久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勃的这两句诗,本身就表示他和杜少府有着深厚的情谊,是对友人惆怅心情的抚慰,这无疑是在议论中包含情韵。

情理交融,寓情于理,在概括普遍真理中透露出惜别而又乐观开朗的感情,所以它能够震动天下人的心扉。

顺流而下,王勃便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作结。既然知己之心永存,不存在天涯阻隔的问题,也就可以心无挂碍,大可以不必效儿女之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王勃说自己也是不得已的“宦游人”,可见他心情实在也是惆怅的,只是他认为,彼此既是知己之交,便应以阔广的胸襟对待别离,不必黯然伤感而已。所以,《唐诗广选》引述顾玉华的意见,说这首诗“多少叹息,不作愁语”。

确实,在开朗豁达中,缠绕着一丝怅惘;在浑成流畅的语调中,突然迸发的精警之笔,像流水行云,忽然奔腾跌宕,不能不让人感悟到王勃这首小诗艺术构思的精彩!

王勃的这首诗,成就了我们太多美好的想象。

温暖了历史,温暖了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