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被历史误解的中国农民起义,死亡人数竟超过二战

一个事务的晚期,总是会呈现一定症状,然而总体却是平静的,甚至比盛世时更为平静,在看似平静的表皮下,却隐藏着汹涌的暗流。

晚清正是如此,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支付两千八百万的战争赔款以及赎城费,将税收提到三倍以上,此时,表面的平静终于被打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尤其是广西地区,因受压迫盘剥比较重,反抗得更为汹涌。

这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爆发的时代背景,作为晚清颇有影响力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存在了十三年,对晚清直接起到摧毁作用。

但摧毁中,又有一种重生,没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崛起,就不会有湘军淮军,也就不会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臣的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平天国运动本可以在历史上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但它却在巅峰时期走向没落,它的衰落和崛起一样令人触目惊心。

表面看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终结的号角,而实际上,最深刻的原因是洪秀全身边没有一个靠得住的人,尤其缺乏知识分子的辅助。

其实论造反这件事,知识分子还真难做成,老粗流氓倒是容易做成,但老粗得了江山,就需要文人的辅助了,不然对治理国家可谓一窍不通。

如果刘邦没有张良、陈平,江山要想维持长久,恐怕也难。人各有所长,你自己能力再大,也不说就不需要人帮。十个人的脑子比一个人的脑子好使,知识分子的头脑尤其好使。

太平天国为什么没吸引很多知识分子呢?因为太平天国是靠神道的宗教起家的,儒家是太平天国打砸的对象,他们把儒家都否定了,知识分子谁还跟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秀全还编了一个故事说孔子的坏话,作为一个连秀才都考不上的读书人,他这么明目张胆,令天下读书人恶心,所以没人替他做事。

太平天国还有一个失误的地方,就是得罪了洋人。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权,有脑子的人都是尽可能多地争取国际同盟,而洪秀全却完全不把洋人放在眼里。

太平天国刚兴起的时候,洋人很高兴,因为太平天国是靠拜上帝教起家的,洋人怀着期望到天京考察,结果惊呆了。

在太平天国的世界里,几个领导人都是上帝的儿子,关键是他们有什么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洋人觉得他们不仅狂傲自大,目中无人,还藐视神明,自立为神,简直是大逆不道。

后来太平天国又在一些政策上限制洋人,直接得罪了洋人,洋人转而支持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受到夹击,四面楚歌。

太平天国是被历史误读的农民起义,对太平天国负评特别多,其实想想也有些不公平,作为一个能挺立十三年的政权,必然有其进步的方面,而太平天国对洋人不合作的态度,也必然有其爱国的一面。

然而历史是这样,不会给失败者以仁慈,也不会对胜利者吝啬,历史属于强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在分析一个事物的意义时,也不要忘记它所带来的耗损。太平天国运动带来人口巨大的伤亡和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在《人口与中国的现代:1850年以来》书中认为太平天国战争给中国带来的人口损失至少在1亿以上,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达70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说法有点触目惊心,不过《中国人口通史》认为,太平天国损失的人口将近八千万,其他的史籍里认为是七千五百万。

据《二战人口统计》中说,二战有六十一个国家,二十亿以上人口被卷入,据不完全统治,全世界有不到七千万人死亡。根据这个数字,太平天国多有盈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能说清政府并没将死多少人当回事,清朝的昏庸,也导致了统治者无法做到爱民如子。

不过咸丰皇帝也够倒霉的,刚上位就先后遇到太平天国运动,英法紧随其后进行第二次侵略,连圆明园都烧了,还被迫签订卖国条约。

太平天国只是声势最大的起义,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反抗也颇为凶猛,这就是捻军起义,捻军起义坚持了十多年,也造成了很大人口耗损。

太平军北伐期间与捻军汇合一处,形成极大的势力,让北京摇摇欲坠,差点连北京都保不住了,你说清政府有多狼狈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洪秀全病逝,湘军攻陷天京太平门,城内太平军自焚,但无一降者。曾经辉煌的天京,变成一座死城,令人唏嘘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如何,太平天国造成的巨大人口伤亡率,是近代的一次大的事件,虽然没有一战、二战在世界影响力大,但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次沉重的历史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