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明成祖朱棣,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以亲王身份起兵,成功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的案例。

他继位为帝后改年号为永乐,多次北征蒙古,修编《永乐大典》,迁都北京,施行仁政,创立了永乐盛世。

他劳碌一生,不仅只是想做一代明君。除此之外,他还有特殊的情结,那就是他带头造反死后没脸去见他的父亲,只好用自己的贤政来赎罪。

一、从小就是军事迷

元至正二十年,正当陈友谅和朱元璋南方争雄的时候,朱棣恰巧在南京出生。当时紧急的朱元璋来不及给孩子取名就匆忙跑去前线作战。

等到朱元璋准备称帝的时候,已经7岁的朱棣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名字。说来也很有趣,朱元璋规定后世子孙名字部首偏旁一定要带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武九年,朱棣16岁,朱元璋带领儿子们一起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凤阳。史载朱棣在凤阳“民间细事,无不究知”。

20岁的时候,朱棣奉命到自己的封地北平就藩。

按理来说,凤子龙孙应该在京城自己的王府享受荣华富贵的。可是朱元璋并不这么想,他看到元朝不到百年就被赶到了北方。除了历代灭亡的各个要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主弱臣强。

君主被权臣所压制,而自己的兄弟又没有权力,整个皇室只能任人宰割。于是他把自己的儿子们全部分封到边疆各地,以备中央有变可以随时勤王。

聪明一世的他肯定没想到,他死后四年他的孙子就被他的叔叔给推翻了。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随名将傅友德出征漠北。在这场战役中,他兵不血刃就说降了元军的首领乃儿不花,从此声名大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九死一生的靖难

朱元璋是一个传统的人,他继位后立自己的长子朱标为太子。一开始还没有什么,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多藩王都立有军功,大家心里就都不服了。特别他的三个弟弟秦王、晋王和燕王。

朱标又偏偏身体不好,洪武二十五年就去世了。朱标去世时,诸王都觉得自己有戏,都开始试探性地讨好朱元璋以及互相攻击。

朱元璋为稳定宗室,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诸王也就暂时熄火了。在朱元璋去世前,燕王朱棣所有的哥哥相继过世,他又觉得自己有了资本。

朱元璋曾经选一些僧人分配给诸王讲经,那个时候朱棣遇到了他一生的战友——道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衍一句送白帽子给他就吸引了他的注意,从此形影不离。

建文元年,明惠帝朱允炆接受近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削藩。几经商议之后,他们先把除燕王以外所有的王爷基本处理干净,以防诸王襄助燕王一起反叛。

朱棣也看出了端倪。他很想起事,又很怕失败。有一次,他在王府举行宴会。席间他出了一个对联来看众人是否合他心意。上联是:“天寒地冻,水不一点不成冰。”众人不解其意,只有和尚道衍对出了合适的下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做主。”这个下联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朱棣下定决心要起兵,可是仍然害怕失败。于是问道衍:百姓心里想着朝廷,不会向着藩王怎么办?道衍:要信天道,而不用去管民心。

当时的朱棣只有北平府这么一块地方,怎么能和拥有全国的建文帝相抗衡呢?只能硬着头皮上,因为即使不造反建文帝也不会放过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文元年,朱棣败曹国公李景隆五十万大军于北平城外。

建文二年,朱棣不敌盛庸,在济南损兵折将。

朱棣开始失去信心,与其全军覆没不如放弃。这个时候,又是道衍跟他说:别人能退,你能退吗?你已经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你退了建文帝也不会放过你的。

朱棣只好咬咬牙,继续干。

建文四年,朱棣趁南京空虚,渡江作战。没多久,曹国公李景隆叛变建文帝开城迎接他,南京陷落,建文帝失踪。

大战四年,他也想过放弃,吃过败仗,受过委屈,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皇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励精图治

朱棣登基后,改国号为永乐,把建文帝时期与太祖时期相反的政策一律废除。他找来以解缙为首的一帮饱读之士编纂《永乐大典》。这部书囊括了前代各类学科的精华,是一项浩大且精细的文化工程。对后世的文化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他又把都城从南京应天府迁到北京。为的是遏制残元势力对北方燕云地区的侵扰。他自己曾多次御驾亲征,使瓦剌部对明朝俯首称臣。

由于他的父亲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所有军政大事都要皇帝亲手处理,长此以往,对帝王的体力是个严峻的考验。

他设立内阁,让一些有能力的大臣进阁帮他处理政务。他在位的时候本来内阁成员只是皇帝的秘书(内阁成员仅仅是五品官),明朝中期的内阁首辅权力越来越大,和旧时的宰相并没多少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郑和下西洋

说到永乐皇帝在位期间,则郑和下西洋是一个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朱棣所缔造的时代是中国最强盛的时期,在全球地位无可匹敌。

因为当时的美洲还没有被开发,非洲还处于原始蒙昧。日本还在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欧洲就更奇怪,英法还在百年战争,哈布斯堡家族建立的帝国强敌环伺,德意志帝国尚未统一,拜占庭帝国苟延残喘。

西班牙国王为了继续称霸海上,资助哥伦布去航海,以求获得大量的黄金以作军费。

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每年都会有几十个国家纷纷来朝贡,为了安抚那些没条件来华的国家,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国威的同时,探访建文帝的下落。

当年朱棣攻进南京的时候,翻遍了整个皇宫也没有找到这位侄儿的活人以及死尸。最尴尬的是,传国玉玺也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玉玺,代表着没有天命啊,所以他必须要找到建文帝以及玉玺。

那么永乐时代能人那么多,为什么单单要选郑和呢?

郑和从靖难的时候就跟着他了,他能放心郑和的忠心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其次郑和祖上是阿拉伯人,沿途各地正好都是阿拉伯国家。他本人既懂伊斯兰教又是佛教徒。再有就是他长相很好,不会有损大明的面子。

郑和就准备出发了,他第一次出行了带了近三万人,各种行业各种作用的人都有,不亚于当时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部落。

这要是让哥伦布知道了,肯定会气死。因为哥伦布当时第一出行只有三艘小船,一百来人的水手。

船上该有的物品应有尽有。不同于哥伦布出行是去抢东西的,郑和出去是白送东西的。

郑和七下西洋,对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做了很多的调研,开拓了当时人们的视野。最远达到了非洲的的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虽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下落。却达到了宣扬大明国威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军中去世

永乐二十二年,已经风烛残年的朱棣,骑上自己的战马第五次率领大军出征,留皇太子镇守北京监国。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出来没能活着回去。

他知道自己身体不行,已经没有几年可活。可是为了给子孙留下一个太平盛世,他还是要扫灭蒙古残余。

他虽然崇尚文治,毕竟还是马上天子。就算蒙古阿鲁台部不主动作乱,他也还是要打的。

他一路向北,一直没有发现蒙古人的痕迹。等到大军到达榆木川后,朱棣那原本强撑着的身体终于支持不住,于军营中病逝,时年六十五岁。

六十五年前,他诞生于烟火纷飞的南京,他一生能征善战,终于在征途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获得了永久的安宁。

他以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善始善终,不亦快哉!

他去世后,皇太子朱高炽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于北京称帝,史称明仁宗。当时给朱棣上的庙号是明太宗,因为朱棣的文治武功足以媲美伟大的唐太宗李世民。

嘉靖年间,朱厚熜又给朱棣上了明成祖的称号。因为朱棣确实开创了一番功业,太宗这个称号有点委屈他了,成祖并不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朱棣的一生过于精彩,很难用三言两语叙述完整。

有一个人做到了,那就是《明史》的作者张廷玉。他在文皇本纪的结尾说了这么一段话: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这是多少皇帝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朱棣一生都在叛逆之事赎罪,如果他知道后人是这么看待他的,那他应该无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