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不停车处理事故,反而逃离现场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和法律的基本原则,还可能导致伤者得不到及时救治从而加重伤亡情况。因此,交通肇事逃逸本身即具有一定的主观恶性。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并未就肇事逃逸行为进行明确界定,但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里,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较为直观地进行了列明。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事故现场逃离。

逃逸行为一经实施,即告成立。即便肇事人逃离事故现场不远或不久.即被交警追获或者被其他人拦截、扭送,均不影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因而不存在“逃逸未遂”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财产损失的,车辆驾驶人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2、未履行救助义务。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负有救助义务的人未履行救助义务,致使受害人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因此,交通肇事逃逸不仅包括事故现场的逃离行为,还包括了在事故发生后未履行法定救助义务的行为。

此外,如果肇事人肇事后积极对被害人进行救助,比如说拦截车辆,将被害人送往医院,立即报案,并在医院等待,虽然其离开了肇事现场,但本质上是为了积极履行救助义务,当然不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反之,如果肇事人积极履行救助义务后没有立即投案,如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而逃跑;或者虽然肇事人立即投案,但有能力却没有积极履行救助义务,均属于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的“逃逸”行为。以最高院刑事审判庭指导案例第415号为例,被告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实施了“拨打电话报警,并将被害人扶至路边"的救助行为,但其离开肇事现场后并未立即投案,属于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此外,如有以下这些情节,还可能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认定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85条规定:“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肇事单位、肇事者逃逸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组织专门力量及时查缉,查缉时间超过七天,尚未查获肇事车辆、肇事驾驶人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按照以下规定确定责任方:

1、逃逸的当事人为侵权人的,承担全部责任;

2、对方当事人有过错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主要责任;

3、双方当事人均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4、由于当事人逃逸,无法确定各方当事人有过错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5、道路外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比照本条规定处理。

但交通事故当事人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无人员伤亡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03不同的法律后果

1、民事责任:

民事方面,逃逸的肇事者须赔偿当事人各项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2、行政责任:

(1)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可以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吊销驾驶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拘留: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交通肇事逃逸可能会被处以行政拘留。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3、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加重情节: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减轻情节:相反地,如果逃逸行为人在事故发生后采取积极配合调查、主动赔偿损失等行为,可能会被作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依据。

在实践中,交通肇事逃逸的具体法律责任需要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逃逸行为人的过错程度、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因素综合判断。

【畅森律师提醒您】

为了有效预防交通肇事逃逸,公众应提高法律意识并承担道德责任。个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及时报警并保护现场,避免因逃逸而受到法律制裁。在处理事故及报警前后,如有法律问题上的困惑,也可及时向律师寻求法律咨询,避免因一时的疏忽或行为错误,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