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戏到花灯,从蜡染到木雕,从射弩到屯味,每一项非遗都是安顺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的安顺,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指导下,“非遗+旅游”成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彩贵州游·非遗伴你行”系列活动非遗展区

10月1日,在安顺黄果树瀑布景区举行的“多彩贵州游·非遗伴你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贵州发布了省内21家非遗工坊成果和8条“多彩贵州游·非遗伴你行”主题线路,线路围绕贵州各地特色非遗,串联起周边景区景点,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满足游客多元化出行需求。

活动现场,非遗文创、非遗互动体验、非遗技艺展示等主题展区,为游客提供了一场全方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旅。贵州省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安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文化传承人杨婷婷告诉记者:“这次活动,我们带来的一批蜡染和苗绣制品受到了不少游客的喜爱,它们的设计都兼具民族性与实用性,向外界展示了安顺蜡染的独特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屯堡地戏展演 王元兴 摄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非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推动文旅发展的新动力。

近年来,安顺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不断拓展“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把非遗与景区、文创、研学、演艺活动等进行巧妙结合,让非遗更具生命力。

“咚咚咚咚咚……”随着阵阵鼓声响起,若飞广场热闹非凡,一场精彩绝伦的安顺地戏在国庆节当天上演,地戏传承人们用精湛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今年国庆,听说有地戏花灯表演,特意带着家人过来看看。在家门口观看非遗表演,非常棒。”市民蔡兰说。

来自昆明的游客冯女士在若飞广场看完地戏表演,跟着演员们沿着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石板路前行,走进安顺文庙和武庙,领略着安顺深厚的文化底蕴。她说:“今天不仅看到地戏花灯表演,逛了逛几百年历史的文庙武庙,还看到了中国画非遗蜡染创作展,了解到了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冯女士口中的“中国画非遗蜡染创作展”,是国庆期间在安顺武庙举行的展览,所展作品为安顺画家徐波35年间创作的作品,以屯堡文化为主题,涵盖地方人文、自然风光的蜡染和绘画作品共75件套。

此次创作展旨在通过蜡染艺术的展示与交流及蜡染作品与绘画作品的并置展示,探索蜡染这一非遗技艺在传承和创新中的新路径,让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从而激发公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验蜡染制作

非遗,是历史的活化石,承载着文化的记忆与智慧。旅游,因非遗的融入变成一场深度的文化探索之旅;非遗,因旅游“活起来”,变得更有烟火气,而文化体验作为二者的桥梁,不断强化消费者感知,进而让游客们爱上文旅、爱上非遗。

作为“东方第一染”的安顺蜡染,一直受到游客的青睐。在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家蜡染体验馆内,游客们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蜡染制作的精湛技艺,更能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用蜡刀勾线上蜡,体验蜡染的制作过程,感受非遗的魅力,激发消费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州旧屯研学旅行发展有限公司的非遗研学基地

在位于旧州古镇的贵州旧屯研学旅行发展有限公司的非遗研学基地,游客和来研学学生可以同时体验古法造纸、活字拓印、刺绣、油纸伞、蜡染、手编、土陶、地戏脸谱8个非遗项目,丰富的非遗体验增添着旅游的乐趣。

非遗赋能旅游,旅游活化非遗。作为屯堡文化的一项“活态”传承,安顺特色非遗美食——灌汤猪脚,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很多外地游客的首选,舌尖上的最爱。

“‘灌汤猪脚’是地道的屯堡非遗美食,其酸汤、清汤、麻辣几种口味满足了不同游客的口味需求,老少皆宜。加上制作过程中从选材到烹饪的严格要求,获得广大游客的认可。国庆期间,安顺‘屯滋味’四个店面接待了4000多桌顾客,外来游客占比百分之六十以上。”屯滋味负责人刘伟告诉记者,他坚持通过美食文化来吸引客人,没有文化的产业是没有灵魂的,没有产业的文化是不能持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屯滋味餐饮店制作的非遗美食“灌汤猪脚”吸引众多食客前往品尝

随着“非遗+旅游”模式的不断深化与创新,安顺文旅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绽放光彩。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而未来,“非遗+旅游”将继续为安顺文旅注入不竭的活力,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推动地方文旅市场的蓬勃发展。

来源: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