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北宋,是一个重文抑武的朝代。在这个朝代,武人的地位远远低于文人,甚至可以说,是被歧视和压制的。这一切,都始于这个朝代的开国之主——宋太祖赵匡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宋朝:一个歧视武人的朝代

公元960年,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了北宋王朝。此时的赵匡胤,不仅拥有雄才大略的政治手腕,也是一名出色的军事统帅。他深谙“志士仁人,文章为先”的道理,认为文治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他上台伊始就实行了重文抑武的国策。

在赵匡胤眼里,武人粗鲁残忍,易生祸乱。他历历在目地记得五代十国那些武人祸国的惨况,甚至还目睹郭威带兵灭汉的场面,只能抱着妻子孩子躲在家中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一夜。这样的经历,使他对武人们充满了敌意和防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赵匡胤上台后便大力提拔文官,同时也采取各种手段压制武将。他命令所有武官要在文官面前下跪,哪怕比武官高两个级别的文官也要像对皇帝一样跪拜。不仅如此,所有的武官还必须在脸上纹上辱带“杀人凶手”之类侮蔑性文字的标记。这种做法,无异于在武官脸上狠狠地扇了一个耳光,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感到羞愧。有些武官甚至在得知这个要求时,沮丧地拂袖而去,再也不愿踏入朝堂半步。

而对于那些强忍屈辱留下来的武官,赵匡胤也会故意为难。有一次,一名武将见到五品文官来访,连忙下跪行礼。那文官却故意不理他,自顾自地把玩着一本书。这武将只得维持跪姿一个时辰,直到双膝麻木,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才得以起身。这种刻意羞辱让武官们愤愤不平,但无奈赵匡胤权势太大,只能忍气吞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官小不代表能小:林冲的真实身份

林冲,《水浒传》中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他被描写成“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听起来官职不低,身份不凡。但在北宋朝的语境下解读,林冲的真实身份其实只是个官小能小的底层武官。

林冲原本是个地痞流氓,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逃进了军营。根据史书记载,北宋军队大多由这种社会底层人组成,他们不是真正的职业军人,而是一些逃荒的穷人和流民。林冲就是典型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进入军队,林冲不得不在脸上纹上耻辱的标记。这已经说明了他的地位之低下。根据北宋的军事体制,一个都虞侯手下就有十几个教头,而每个职位都要四人共同管理,相互制衡。所以林冲根本就管不了多少人,所谓的“八十万大军教头”纯属故事夸张。

事实上,据史书记载,林冲仅仅是一个小军官,顶多是个排长级别,手下才十几二十人。他没有品级,也没有太多禄赏,仅仅可以在都城里沾些光。要知道,在北宋时代,扔一个砖头下来,砸到的都是一个五品的官吏。林冲这种连个小吏都不如的小角色,其实是属于朝堂上的“小菜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冲的日常工作非常单调乏味,主要就是训练那十几个士兵,教他们一些基本的棍术、枪法。有时城中会有些许棘手的案件需要处理,林冲也会带人去支持处理。当然,大多数时间里,林冲和他手下的小兵们无所事事,就在训练场上你打我挨,互相切磋棍术,也算是打发时间。

林冲其实内心非常不甘心自己的身份。他由于出身低微,才会沦落到这个田地。但他自知才学过人,本可以在军中成大事。只是这重文抑武的时代,让一个来历不明的武人很难得到重用。林冲时时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只是机会实在太少太少......

所以,林冲的官职很小,能力也很有限。但这不代表他没有真才实学。相反,在重文抑武的环境下脱颖而出,已经能说明林冲的过人之处。只不过,他注定难以在政治上获得太大作为,这也与北宋的时代环境分不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80万禁军:一个读起来厉害实则难堪的数字

北宋禁军号称80万,林冲就是这个“80万大军”的教头。但实际上,这个数字纯属夸大。

根据史书记载,北宋80万禁军,充其量也就60多万。而其中八成都是朝中收编的地痞流氓,另外一小部分是一些生活所迫的穷人、逃荒的流民。这些禁军不仅无战斗力,而且军纪涣散,大肆贪污。可以说,80万禁军基本上是一支废军。

即便辗转把这支废军交到林冲手中,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根据北宋的军事体制,一个都指挥使手下才十几个教头,而每个职位还要多个人共同决策。所以林冲顶多也就能指挥几十人,要管理“80万大军”纯属痴心妄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声名显赫的“80万大军”中的普通士兵,不仅不受军纪约束,还横行霸道,欺压百姓。他们三五成群出现在街头巷尾,动不动就抢夺百姓财物,甚至连妇女也不放过。百姓们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土匪强盗一样,既害怕又愤怒,却也无可奈何。这些士兵明明就是朝廷的军队,百姓们连报官的权利都没有。

所以,80万禁军只是一个读起来很厉害,实际上十分难堪的数字。它既不能彰显北宋国力,也无助于维护边防民安。相反,这支军队成了朝廷的一个心腹大患,还占用了大量财力物力。如果不是担心军兵闹事,朝廷早就想解散。

林冲作为这支废军的小校尉,自然也难以发挥太大作用。“80万禁军教头”的虚衔也成了讽刺。这既非林冲的错,也不应该完全归咎于赵匡胤,而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重文抑武:宋太祖选择只做表面文章

之所以出现“80万禁军教头”这样滑稽的称号,那是因为北宋王朝重文抑武的体制已成定局。

赵匡胤为了巩固文人政权,压制武将,采取了种种手段。他命令武官要向文官下跪,刻上耻辱标记,削减武官俸禄,禁止武官和文官通婚等等。这使得北宋武官地位极低,即便有真才实学,也难以施展抱负。

与此同时,赵匡胤又大肆招募军队,建立了数量庞大的禁军。但这些禁军大多是社会底层人员,不具备实战作用。赵匡胤其实并不指望他们真的能战斗,而是希望通过收编这些人来减少祸乱和防止叛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匡胤的重文抑武政策遭到了一些重臣的谏言。他们提醒赵匡胤,外患内忧仍存,不应过分压制武将。但赵匡胤置之不理,他认为只要武官地位低下,文臣就能稳坐江山。于是他继续削减武官待遇,甚至减少军饷,导致士兵们愤恨不已。这给北宋以后积聚了隐患。

可以说,重文抑武让北宋在表面上拥有了巨大的军力,但实际上军力削弱。赵匡胤也仅仅凭借禁军的数量来彰显威严,却没有让这支庞大军队发挥真正作用。这种选择,使北宋以后在对外战争中节节败退。

林冲就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受害者。他本是一名才华出众的武将,却无法在这个重文抑武的王朝里获得应有的地位。“80万禁军教头”的虚衔也成了讽刺。这既非林冲的错,也不应该完全归咎于赵匡胤,而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林冲:一名为时代所迫的悲情英雄

林冲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人物。

他生不逢时,才华无处施展,最后只能以一个小校尉的身份结束一生。其间,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妻子被毁容,却无能为力。这种憋屈和无奈,成就了他悲情的一面。

与此同时,林冲内心仍怀有正义感与铮铮气骨。他宁受官府追捕,也不选择投降做奸邪之事。入伍后,他凭借过人的才能脱颖而出,受到军中的好评。虽然终究难逃小人物的命运,但他的精神令人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冲的妻子被毁容后,他悲痛欲绝,整日闭门不出,甚至一度想要与妻子同赴黄泉。妻子劝他要活下去,于是林冲选择了加入军队来发泄自己的悲愤。他想要通过在军中建功立业,洗刷耻辱,重新给妻子一个可以昂头挺胸的家。只是宋朝的环境注定了他难以达成心愿。

如果放在其他朝代,以林冲的资质,说不定能凭借武力走上人生巅峰。可他偏偏生在了重文抑武的北宋,这成就了他悲剧的一生。当然,我们今天也应该宽容地看待赵匡胤的做法,因为那是一个武力泛滥的时代,他的防备是可以理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林冲和赵匡胤都只是历史的牺牲品。一个是时代制度的受害者,一个是治国艰难的承受者。我们回望历史,自然应该怀有同情之心。

当然,北宋的重文抑武政策最后也证明是失败的。理应恢复武将地位,使文武兼济,国家方能兴旺发达。不过,历史的悲剧也往往启发人们的智慧。我们惋惜英雄林冲的悲情遭遇,也看到北宋王朝因重文抑武而导致的教训。这是我们应当铭记的。